03.04 用佳能相機拍風光,比尼康拍攝效果更好嗎?

攝影微談


用佳能相機拍風光,比尼康拍攝效果更好嗎?

現階段的數碼產品,都有著良好的性能表現,當然在沒有給出具體哪兩款相機做對比的話,真還不好確定哪個拍攝風光更為優秀。

過去我們常只說,尼康拍攝風光好,佳能拍攝人像更為優秀。其實這種說法主要還是指膠片時代,在數碼時代,這個說法還是不太全面的。

但我們從兩大廠商眾多產品拍攝作品中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區別的。

我們從兩廠商最為優秀的5D4和D850相比來說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尼康還是有著較為寬廣的寬容度,這一點在拍攝風光上還是佔有相當好的地位,較好的寬容度,會帶來更為優秀的細節及畫質表現,這一點我們不能質疑,另外從尼康D810開始,就有了超低感光度的表現,這一點尤其是在拍攝風光中更佔優勢,低感帶來優秀的畫質,讓畫面更為細膩。

不過,我們就不能說佳能拍攝風光就很差,其實它也是相當優秀的,兩款機子細微的差別我們普通攝影朋友還是網眼難以判斷的。

總的來說,機子嘛,就看我們怎麼來用了,您說是吧?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一個畫畫的攝影人,期盼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文中圖片引用於網絡,只為表題意,版權歸原作者,在此致謝。


劍舞影像


對於攝影稍微有點關注的人對尼康和佳能這兩個品牌應該不會陌生。對於攝影圈更是兩個不可忽視的品牌,尼康成立於1917年,去年已過百歲。佳能成立於1933年,比尼康晚10多年,離百歲也不是很遠了。尼康開始只是製作望遠鏡顯微鏡和測量光學儀器等。佳能於1934年製作出自己的第一臺旁軸相機,這比尼康早很多。但是佳能沒有鏡頭,於是於尼康合作,一個做鏡頭,一個做相機。到1939年佳能才研發自己的第一支鏡頭。尼康到1946年才研發出自己的第一臺旁軸相機,1948年才開始上市銷售。

相機的出片效果主要由鏡頭決定,早期有尼康硬、佳能軟的說法,這種說法基本總結出了兩種鏡頭的特點,雖然也不見得都對,但至少體現了兩個品牌鏡頭的風格。因為這個特點也就決定了尼康拍攝風景更逼真,佳能拍攝人像更“藝術”,同時佳能拍出的照片顏色更鮮豔,喜歡佳能的人更多些。

尼康成像偏銳,拍攝風光照片效果要好些,比如拍攝砂子“顆粒”感要強些,更接近真實:

佳能的照片偏柔,拍攝人像有優勢,因為拍攝人像更多追求的“藝術”效果,如果太銳就顯得人的皮膚很“粗糙”,所以現在的手機美顏就是通過對原始圖片進行處理(如“磨皮”等技術)來達到人們所期望的效果,但佳能相機的清晰度是沒有問題的,同樣可以拍好風景片:

現在兩家的機器都做得非常好了,無論哪種都能完全滿足於普通人的攝影需要(無論是風光還是人像),由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不可能同時擁有兩款相機,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是要看自己偏重風光還是人像來時行選擇,如果喜歡拍攝風景就選尼康,喜歡拍攝人物就選佳能。


雲頂上的小草


一樣沒什麼區別,人為的劃分相機之間的特點沒有必要。(隹能1DXⅡ拍攝)




陽光136699081


個人認為,如果一幅攝影作品的優劣,要依靠相機本身的差異來體現的話,那麼,對於攝影者來說,在攝影技術和藝術造詣上應該說是還停留在相當初級的階段。

攝影是一門技術,但更是一門藝術。對於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技術方面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更重要的也是決定這幅作品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攝影者對於作品的理解、構思、設計和創意。當下各種攝影器材的功能,對於這些攝影要素的表現和傳達來說,已經綽綽有餘。所以學習攝影的朋友,完全沒有必要糾結和拘泥於器材特別是器材品牌的差異。練好自己的基本功,不斷提高自己對美的欣賞能力和對美的識別判斷的敏感性,提高自己在作品構思創意方面的修養和積累,真正練就一雙“攝影眼”,才是最重要的。

黑格爾說:“假如你不缺少發現美的眼光,那麼,你在每個人、每件事物身上,都可以發現美,在受到美的吸引的同時,感受到很大的快樂。”

其實攝影何嘗不是如此?發現,並且用你嫻熟的攝影技術,捕捉和表現這種美,才是每位攝影人應該追求的。至於相機的品牌,在實現這種目標的過程中所能產生的作用差別,實在是微不足道的。


八千里路44078


我認為就機身而言,尼康的機身確實比佳能更適合拍攝風光,而鏡頭群來說,反而是佳能鏡頭更發揮出機身的素質。因為拍攝風光是個綜合的比較,不僅僅是看機身素質,還有看鏡頭的素質,搭配才能出來更好的效果。

尼康機身的動態範圍,色深,以及熱噪控制都比佳能更好,因為新的尼康單反機身都是索尼提供的cmos,加上尼康本來就強悍的機身設計和算法,RAW文件出來會比佳能畫質強很多。

但是,佳能的白平衡算法更為討好人的視覺,也就是佳能拍出來的顏色會更“好看”。然後佳能在廣角鏡頭上有17移軸,16-35三代,11-24,還有24定等等很優秀的廣角,而尼康鏡頭大部分廉頗老矣。





sorin索林


所謂風光,風景、景色也。

風景、景色,一般就是大自然的自然景觀,上有藍天白雲,下有山川湖泊;還有我們人類賴以生活的城市和鄉村。

風景、景色,就是一切好的東西,自然而好的東西,觀則養人耳目,聞則潤人心肺。

所謂風光攝影,就是對風景、景色的記錄。這種記錄,就是把自然界中美好的東西,更好地記錄下來,更好地呈現給讀者,讓不能身臨其境的人,也能感受美的存在。

風光攝影,不只是“再現”,而是“更上層樓”。

風光攝影的“更上層樓”,一般是通過拍攝者的觀察和取捨、相機的記錄這兩大部分。

一張好的風光攝影作品,我認為應該有一個新穎的角度、合理的取捨、有美感的構圖和清晰的畫面。

在角度、取捨、構圖上,這都算是拍攝者的個人理解問題,與相機無關,而畫面的清晰與否也與拍攝者的個人技術水平有相當大的關係。

所以,從上面的分析來講,特別是在風光攝影方面,好像與相機的關係不大呀,主要還是在人。

不過呢,請大家不要誤會,不是關係不大,而是不同品牌的相機間在這方面的差異不大:像色彩上的差異、寬容度上的差異、高感上的差異,其實都不大,甚至可能會因為人的因素而忽略不計。

可能你計較了相機上所謂的“佳能黃、尼康綠、賓得粉”,但在實際的風光攝影作品中,整個照片色調是由拍攝者主觀決定,是拍攝者認為是需要偏暖還是冷,如果相機即使有這方面的差異,都是次要的。

同檔次的各品牌相機,特別是在清晰度方面,基本是就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多,那絕對不是一個檔次,否則就完全失去了競爭的可能。清晰度方面,還是個人因素更多一些!

風光的拍攝,構圖是其最主要的部分,也是作品成功與否的一大因素,但這與相機無關,完全是拍攝者的理解再現。

所以:不管是風光攝影還是其他題材,不要糾結器材如何如何,同一檔次的器材,沒有誰更強之說,大家都差不多,沒有一定的實力,早死在了N年前的路上,你目前能看到的器材,都是很有競爭實力的,把精力都放在了比較各大器材的強與弱上,那是器材黨的任務!


南方之南


可能尼康還會更好一些!


記者張北


拍風光(除銀河星軌片)不論佳能、尼康都能拍出好片,風光片除了前期的選景拍攝,後期修圖合成佔了風光片60%的技術,所以說前期用誰家的相機拍攝不是決定一張高質量風光片決定性的因素,除了JPG直除,這種情況現在應該很少,大多都是拍RAW格式。



陽光海洋_湖北


直出的話佳能清淡粉,尼康銳利黃,後期這些基本能找回來。


六零後老農民


拍風光,放大數毛黨,建議一億像素中畫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