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汽車在高速上跑了兩三個小時,有必要停車打開發動機蓋散熱嗎?

凡塵先生


汽車高速跑兩三個小時,停車後沒必要將發動機蓋掀起來透氣。我知道您擔心的是汽車在長時間高速運轉後,發動機會產生很大熱量,艙內由於處於相對密閉的環境,裡面的電器件有可能出現損傷。

舉例來說,過熱的發動機使積存於活塞頂部、燃燒室壁、氣門頂部及火花塞上的積碳形成熾熱點,易造成可燃混合氣的早燃。又或者火線圈可能過熱而使高壓火花減弱,容易出現發動機高速斷火現象。

不過這些都只是理論上而言,其實汽車並沒有這麼脆弱。以上這些其實是汽車在長時間高負荷運轉下有可能發生的損傷。不過高速跑兩三個小時,一般是不會出現類似問題的。

除此外,要知道現在的發動機降溫廣泛採用的是水冷技術,而不是風冷技術。

這裡的“水”指的是防凍液,通過防凍液在發動機內的循環,帶出發動機的熱量來起到降溫效果。

簡單來說,冷卻系統的循環過程是:水泵→發動機缸體→節溫器→水箱(風扇定時散熱)→副水箱→水泵。

水冷的優點在於它時時刻刻能給發動機降溫,而風冷技術則不行,因為一旦停車,就沒風了,風扇自然也就不轉,導致沒辦法降溫。所以在以前,跑了很長時間的高速後,採用風冷技術的汽車確實應該掀起發動機蓋來幫助降溫。

當然了,萬事沒有絕對。通常我們可以通過水溫表來觀察發動機的受熱狀態,但如果水溫表的指針一直處在紅區,或反覆地在紅區震動,這時就得停車檢查,並通過開啟發動機蓋等方式幫助降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