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縱觀新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各種“區”層出不窮,成為中國道路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實踐者。這些“區”的設立不僅僅為中國打開了“一扇窗”,更是打開了“一扇門”。

回看青島,從“國家級新區”到“上合示範區”,再到“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等,隨著一個個國家級“功能區”的落戶,青島也因此形成了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新格局,那麼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審校/©莊建成

跟跑、並跑到領跑

“區”重塑城市新格局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這是一個關於“春天的故事”,此後,“深圳人”開始用“深圳速度”,締造了一個關於“深圳特區”的奇蹟。

鑑以往而知未來。數年來的發展成就顯示,“區”的設立是新中國發展進程中一個成功且必然的路徑選擇,“國家級新區”也因此應運而生。在所有類型的城市新建區域中,“國家級新區”算得上是最稀缺的一種城市空間。從1992年第一個設立的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到雄安新區,全國的國家級新區一共才19個。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經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成為全國第九個國家級新區,從此便開啟了屬於她新的征程。作為全國唯一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新區,西海岸新區利用自身國家級新區的政策、產業、區位等優勢,不斷開發重大合作成果,逐漸成長為青島的一張“王牌”。

新區獲批之後,西海岸新區從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人才改革以及發力海洋攻勢等多方面齊驅並進,五年來,西海岸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3517億元,年均增長10.9%,佔全市GDP總值近30%;重點項目開工、竣工面積連年佔全市一半左右,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5%;綜合實力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穩居前三強。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在對外開放方面,西海岸新區不斷加快融入“一帶一路”的步伐,形成了一系列國際經貿合作、產業轉移、資源能源開發等重大合作成果,與近100所國外學校建立合作關係,對外締結友好城市1個、友好合作關係城市5個。在48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非金融類境外投資項目208個,累計投資額66億美元。

目前,西海岸新區已經成為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對外開放的主陣地、這塊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從跟跑、並跑到領跑,也重塑了青島城市發展的新格局。

“國家級新區”的設立鑑藏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也顯露著青島銳意進取的鋒芒,從農田灘塗到朱樓碧瓦,這是青島爭當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的強勁速度。

先行先試

“區”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惟變所出,萬變不從。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青島的經濟日益繁盛。在這其中,“區”扮演的改革試驗田的利好也日益顯現,這些“示範田”正在不斷成為推動青島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平臺和中堅力量。

2019年8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海洋局聯合發佈《關於印發青島藍谷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標誌著藍谷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方案就此獲批!

根據方案顯示,海洋科技源頭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發展優勢特色海洋產業成為了青島藍谷建設示範區的三大重點任務。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2018年,青島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3327億元,同比增長15.6%,海洋經濟佔GDP比重達到27.7%,支柱作用盡顯。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除了海洋經濟優勢明顯,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也毫不“勢”弱。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成立一年多,已經是國內高速列車及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綜合優勢全國實力最強的功能區,並擁有國家建設的第一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2018年的軌道交通產業鏈產值達850億元。

2019上半年,示範區新簽約項目14個,計劃總投資130億元以上;擬開工項目13個,計劃總投資300億元以上;重點在談項目30個,計劃總投資500億元以上。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在12月16日舉行的2019青島·城陽企業家大會上,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管委主任秦青松提出了示範區的新目標:到2035年,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產業集群規模將力爭突破5000億元。

這一串串數字不僅是數字的羅列,更是青島“摸著石頭過河”率先垂範的光輝見證。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發展才有活力。2014年2月,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成立,成為我國唯一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目前,青島金家嶺金融區累計落戶金融機構和類金融企業超過900家,涵蓋超過20餘類金融業態,大型法人金融機構、基金認繳規模均佔青島市的80%左右。

這些“區”的名稱、類型都雖不同,但身上肩負的“先行先試、率先示範、敢闖敢幹”的目標卻是相同,這些區也猶如一個個“臺階”成就了青島經濟的高度與繁榮。

新時期、新使命

“區”引領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2018年6月,上合峰會在青島成功召開,隨後上合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落地青島,從此,青島又添國家新戰略。

一年後,《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發佈,併為上合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定調,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拓展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領域合作。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毫無疑問,青島作為“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在上合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這個大平臺上必將會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增強經濟合作屬性,拓寬中國與上合各國在地方經貿領域的合作空間。

近年來,青島與上合組織國家的貿易往來日趨頻繁,增長勢頭強勁。在2018年,青島與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達到55億美元。相信未來在上合示範區的加持下,這個數字會更加龐大。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2019年8月,中國山東自由貿易實驗示範區正式獲批,青島是山東自貿區三大片區之中面積最大、承載職責使命最多的片區。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目前,自貿區已吸引新增市場主體900多家,新入駐金融機構20多家,新引進重點工業項目19個,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個,總投資81億元。片區內共有在建、待建產業項目78個,總投資869億元,計劃完成投資202億元。

如果說“上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區”是青島對外的重要戰略支點,那“中日韓自貿協定示範區”就是青島對外的窗口。

眾所周知,青島在地理位置上與日韓毗鄰,也是我國最早與日韓展開經貿交流的城市。今年3月,經城陽區政府落實,中日韓自貿協定示範區核心區已確定落戶流亭街道,主要依託流亭西部片區的青島環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及流亭機場轉場後的“未來之城”部分片區改造建設。重點建設中韓國際消費中心、中日韓產業促進中心、中日韓展示交易中心,日韓研究院等項目。

青島為何會有這麼多“區”?

從“國家級新區”到“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再到“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等,青島在一個個“區”的加持下已經形成了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這些“區”先行先試、以點帶面,不僅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發揮“試驗田”作用,在對外開放中發揮重要“窗口”作用,更是為青島打開了“一扇門”,給青島的未來帶來無限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