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木村拓哉新專,聽見J-POP三個時代和“半壁江山”

木村拓哉新專,聽見J-POP三個時代和“半壁江山”

木村拓哉的專輯《Go With the Flow》,可以說是2020年新年伊始,整個東亞地區最重磅的一張音樂專輯!

對於老歌迷來講,這張專輯自然代表著情懷,而對於新一代的歌迷來講,木村拓哉這個“新人”專輯,又帶來他們這個時代歌手所沒有的質感。也因此,即使在這個屬於頂流的時代,木村拓哉這張專輯在國內網易雲和TME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上線後,依然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和下載量。而且,這張專輯還是一張付費下載專輯。

雖然現在僅僅只是2020年的1月初,但木村拓哉的這張《Go With the Flow》,卻已經可以確定成為今年音樂圈的重大事件。而這張專輯本身還包含著兩個紀錄,一個是這竟然是出道29年的木村拓哉,第一次發行個人Solo專輯;另一個則是這張專輯,也是亞洲男團、男偶的前輩公司“傑尼斯事務所”,第一次在中國開放數字音樂售賣。

在歷史上,“傑尼斯事務所”曾經擁有過像“忍者”、“光GENJI”、Four Leaves,以及木村拓哉所在的SMAP等等男團,這些男團的打造模式,甚至成為整個東亞流行音樂圈的行業典範。在這裡還可以舉一個例子,“小虎隊”這個組合可以說是很多中國80後的少年及青春記憶,而“小虎隊”最初就是按照日本的“少年隊”打造的,創造後者的廠牌,正是“傑尼斯事務所”。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曾經東亞流行樂的潮流中心,這些年的日本流行樂,無論是泛周邊地區的輻射度,還是國際的影響力,都有點落後於風頭更勁的韓國流行樂。而此時此刻,由當年東亞偶像木村拓哉的專輯作為契機,倒是可以讓更多中國歌迷,真正瞭解一下日本的流行樂。

出道29年才發行首張個人Solo專輯,木村拓哉甚至戲稱自己是“老新人”,不過標籤雖然不算新穎,但卻又道出了《Go With the Flow》這張專輯的實質,從演唱模式、音樂取向等等方面來講,木村拓哉的這張專輯確實算不上前衛,不能提供像Future Bass、Trap之類的風格,比較接近傳統的老範兒。

木村拓哉新專,聽見J-POP三個時代和“半壁江山”

但與此同時,《Go With the Flow》卻並不是一張倚老賣老的專輯。一方面,木村拓哉的聲線和他的外形一樣,比起同齡人來講,顯然缺少那種明確的年代感。再加上音樂選曲和製作上新、舊的平衡,以及木村拓哉心態上的自然和活力,也讓《Go With the Flow》依然保持了一種青春的能量密度,沒有任何暮氣、聽來輕快真實。

《Go With the Flow》在音樂平衡性上確實也做得好,整個幕後及合作陣容中,既有老一代的富樫春、慎原敬之、稻葉浩志、小山田圭吾,又有中生代的川上洋平、水野良樹、森山直太朗、多保孝一和Love Psychedelico,還有Uru這樣新一代的唱作人,可以說是集齊了J-POP老中青三代的精英,這也讓音樂審美取向上,保持了傳統感與現代感恰到好處的折中。

整張專輯的開場曲是《Flow》,“Flow”這個單詞,對於木村拓哉來講,意義不言而喻。“Flow”也是木村拓哉電臺節目的名字,而這次專輯中的很多音樂人,就曾經上過這個節目,並且因為節目嘉賓的“慫恿”,最終有了這張專輯的問世。

作為一首僅僅兩分多鐘的純樂曲,《Flow》很大程度上也是為這張專輯的理念開場。曲子前面聲音採樣,來自於木村拓哉在海邊為衝浪板上蠟,作為一個重度的衝浪愛好者,這樣的開場設計,實際上也是以生活場景作為切入點,預示著這將是一張偶像形象與真實生活兼具的平衡專輯。而從採樣到電音的過渡,很大程度也是傳統與現代的一種平衡。

木村拓哉新專,聽見J-POP三個時代和“半壁江山”

《Go With the Flow》整張專輯的曲風,基本上以流行搖滾和Ballad為主,再加上像《Speaking to World》這樣EDM的舞曲,整體並沒有出格的音樂形態,在聆聽感受來講,這樣的音樂曲風也有更大市場的適應性和傳播度。當然,這其實也是一直以來J-POP的特點。

搖滾類作品中,多保孝一的《One and Only》,有著英式吉他搖滾特有的爽朗和輕快,簡潔明快地呈現出木村拓哉氣質中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水野良樹的《NEW START》,雖然在節奏上接近於重型音樂,但鍵盤音色恰到好處的運用,卻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節奏的稜角,讓旋律更顯得唯美。這樣的音樂設計,實際上也被很多日本視覺系搖滾、甚至二次元音樂所採用,形成了J-POP獨一無二的音樂線條。

《My Life》更接近於Bon Jovi一卦的美式搖滾,甚至就連木村拓哉的英文咬字,也試圖向美語靠攏,但依然還是沒能遮蓋住他日式美語的腔調。其實,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這樣充滿地域特色的英語發音,反倒有一種個性的可愛,甚至同樣可以稱為風格。

《Speaking to World》的EDM曲風,可能更讓年輕歌迷喜歡,當然木村拓哉的EDM,也不會過度追求音色和律動的EDM。整首作品的旋律,其實就是標準的中板流行樂,這種流行電音風格,也讓人想起日本的另一支男團組合“嵐”,而“嵐”,不僅是SMAP的師弟團,同樣也是“傑尼斯事務所”一手打造的組合。

如果說搖滾和流行電子類作品,體現的是木村拓哉舞臺偶像光彩奪目的一面,那麼Ballad類作品,則更能體現出他內在的真情實感。

作為本張專輯中最年輕的幕後音樂人,Uru共為木村拓哉創作了兩首單曲,分別是《I Wanna Say I Love You》和《サンセットベンチ(日落長椅)》,前者是用吉他伴奏的R&B小品,後者是一首純質的鋼琴歌謠。不像新一代年輕歌手那樣瘋狂的炫技,木村拓哉的演唱,更多靠的是情緒的鋪墊和營造,那種厚實的磁性聲線,甚至和許多經典的英倫歌手,有著共通之妙。

森山直太郎的作品《ローリングストーン(滾石)》,則是一首民謠搖滾的作品,歌名既有一個時代的標誌,而歌曲本身則是關於一個面對自我的故事。如果再加上《Your Song》和《A Piece of My Life》這樣的歌曲,一個更真實的木村拓哉,簡直就是呼之欲出了。

日本流行音樂曾經有輝煌的歷史(當然現在的發展也很良性),即使像中國香港地區和臺灣地區的流行音樂,都受到了日本流行樂的影響,很多粵語經典歌曲,甚至直接就是來自於日語經典作品的翻唱。

木村拓哉新專,聽見J-POP三個時代和“半壁江山”

這次木村拓哉發行的這張《Go With the Flow》,則又是一張對於日本流行音樂來講,有一定繼往開來作用的專輯。整張專輯的音樂,非常J-POP,但又並不老派和落伍,在昔日經典光環的影子下,依然有著一種通往未來的嶄新明亮。

更何況,木村拓哉本身又是一個劃時代的偶像,在整個東亞地區,都是標杆式的偶像。像羅志祥、林心如等華人偶像,就都把木村拓哉當成偶像,陳綺貞在《Demo 3》這張唱片裡,還以唸白的方式,呈現過一首名叫《我喜歡木村拓哉》的作品。而李雲迪當年簽約“環球古典”後,宣傳推廣語更是“古典界的木村拓哉”。

種種的影響力,都讓木村拓哉成了東亞偶像文化圈神一樣的存在,而出道29年才發人生第一張個人專輯這件事,更成了很多歌迷活久見系列之一。更何況在一定程度上來講,《Go With the Flow》還是一張J-POP領域具有標杆意義的專輯,其幕後音樂人的份量,堪稱日本樂壇的“半壁江山”,對於這樣一張專輯,你怎麼能不“順勢而為”下載並收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