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網課時代學校管理要有定力和靜氣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社會各行各業的節奏。教育人“疫”不容“遲”,置身其中,凝心聚力。

前段時間,“停課不停學”的網課學習,引發諸多爭議。但錯的不是渠道選擇,而是教育工作者還沒做好足夠的思想準備和能力儲備。在雲課堂和直播教學新挑戰下,正確找到教育規律,完成心理定位,需要校長和教師團隊共同實現轉變。

校長領航,穩健操盤靠定力

作為學校團隊和課程發展的頂層設計者,疫情時期的全民網課服務工作,是對校長在非常時期網絡教學管理能力的“大考”。

面對輿論關切,保持一份心平氣和的行動定力。每一個批評背後,都是家長和社會尚未滿足的需求。作為掌舵者的校長,要正確理解輿情,在可為與不可為之間把握分寸。規範從教,不借題發揮;不蜂擁而至,把好事辦好;敏銳把握時代的要求,增強學校的應變能力;堅守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理念不變。

每所學校土壤不同,信息技術積澱不同,學生家庭環境也不相同,網絡教學方式應量體裁衣,不僅要讀懂時代要求,更要讀懂本土文化和學校現狀。所以,學校未必一定要選擇跟風直播,還可以嘗試多樣化的資源組合形式,把“廣納資源”和“重點研發”相結合,把“生命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把“技術培訓”和“質量研磨”相結合,做好頂層設計和清晰規劃。

面對遠程教學,保持一份網絡教學管理的調適力。全民網課時代的教學管理,對於每位校長來說都是新的。如何卓有成效地進行網絡遠程管理,考驗著校長的信息技術素養。網絡開課,教師團隊的遠程教學能力是否日日都有進展,還要靠校長的統籌和引領。網絡教學管理應在靈活應對中找尋穩健的整體節奏。要對可能出現的網絡擁堵有足夠的預案,有提前的管理研討和試教試學的組織,保證基本網絡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

面對全民網課,找尋一份網絡教學管理的破局力。事實上,備好幾節主播課,實在不算是網絡教學的難點,當前的困境多半由信息技術素養缺失或相關培訓缺位導致。網絡教學管理的困境破局點,還是要回到教學有效性上,應該全力避免“視頻一看,問題一答,作業一練,全部抓瞎”的徒勞狀態。

因此,校長要加強對網絡教學現場質量的管理,花時間在各班網課現場“盯”“觀”“跟”,在每日碰頭會中根據把握的大量現場細節進行分析,一日一彙總,一日一共享,搭建班班互通的管理橋樑,鼓勵教師在學中求進,快速調整。此外,要鼓勵教師適應遠程教學節奏,促使教師教學“畫風”轉變,鼓勵教師更自由的表達風範,也許會對團隊教學風格帶來有益促進。

同時,校長應以疫情為契機,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推動學生居家的勞動教育和親情教育。只有把教育的種子深耕在時代背景和家庭背景中,才能取得成效。

教師主播,適應時代是真諦

“全民網課”時代的開啟,給教師帶來了諸多挑戰。

網課時代的主播角色,微而有味,需要教師良好的信息選擇能力、風格轉變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

面對網絡授課,要善於自我解嘲和釋放自己。從常態課堂的“當面怒喝”到遠程教學“鞭長莫及”,師生關係狀態的變化,不能只是無奈一笑,聽之任之,而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積極適應教學環境變化。

教育的網紅主播,肯定不是紅在顏值,紅在噱頭,而是紅在教育藝術。教師要讓自己的講授變得有趣,精心推敲遠程教學中的對話策略和技巧,卸下嚴謹但嚴肅的面孔,主動尋求改變,從呆板聚焦研究內容轉向同步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接納自己,願意在屏幕前積極回應自己。

面對課堂管理,要善於“學來主義”和“拿來主義”。教師主動適應網課時代的秘訣就是精心。首先,在對大量網絡信息互參後,不斷篩選信息,確定自己的教學風格。網課備課也要有從模仿到優化的意識,要有十易其稿而涅槃的精益求精的勇氣,也要有“先做起來,再做精彩”的灑脫。其次,於網絡教學技術,要善於在“拿”和“學”上做文章。何謂“拿來主義”?拿來成熟的網絡信息和教學產品,用於教學環節當中。何謂“學來主義”?善於向兄弟班級同事學習,跨班學習遠程教學的“盯”“觀”“跟”方式,在環節引導、過程指導和意外干預等方式方法上找啟發改進的點。再其次,面對並不出色的教育技術能力,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在頻繁的試錯和請教中,排解因搞不懂而引發的焦慮,讓自己放鬆下來,努力再來。

面對情緒管理,要善於敏銳察覺和主動調整。在疫情奮戰關鍵期,太多的角色需要教師承接,執勤、排查、統計、網課等多種能力切換,更要善於提高效率,切換頻道,居家工作兩不誤。教師要善於利用小程序提高排查疫情效率,給忙碌的生活找回時間;善於忙裡偷閒,迅速切換頻道,在生活和工作間遊走自如,實現對情緒的自我調頻。

教師情緒的穩定,關乎著一間教室的穩定。教師要善於挺身而出心理抗疫,用陽光的姿態和最好的面貌去擔綱,過好這段“不紅主播”+“社區阿姨”的難忘生涯。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春暉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04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