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對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醫學觀察,是切斷潛在傳染鏈條的有效方法之一。集中醫學觀察點內是什麼樣的情況?醫護人員每天是如何開展工作的?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進了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

  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是原廢置龍臺金龍酒店改建而成,由安嶽縣第四人民醫院負責管理。觀察點分為上下四層,一層是工作人員休息區。二層左側是辦公區,二層右側和三、四層是留觀區,共設置了63個觀察室。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按規定穿上2層防護服,戴上口罩、帽子、護目鏡和雨鞋進入4樓的隔離區。這裡和想象中人來人往的忙碌場景不同,長長的樓道顯得十分安靜。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穿防護服

  據介紹,高峰時期這裡曾住著40餘名留觀者,12名醫護人員分為兩班,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每天為留觀者們定時配送食品和生活物資,收集生活垃圾並集中處理,早晚兩次檢查體溫及身體狀況並做好記錄,並對房間進行消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代敏是第一批主動申請到觀察點的醫護工作者之一,2月5日來到留觀點以後,他就和其他11位同事一樣,再也沒有回過家。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開始的時候沒有跟家裡人說,過來過後第二天才告訴他們。我爸爸曉得我來了之後,就說了一句話:‘娃兒,保護好自己’。就這樣,掛電話了,但是我曉得他這句話的意義很長、很深。隔家這麼近,平時工作忙,很少回去看他們。最近爸爸得了腦梗塞,還在我們科室住院,我來這的第三天還是第四天才出院回去。為人子女,我覺得我有點愧對我的爸媽。”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孩子,保護好自己。”簡簡單單幾個字體現的是父親對兒子的愛,體現的是老人的小家大義。代敏和他的同事們作為父母、兒女、丈夫、妻子,都是血肉之軀,同樣害怕生病、害怕生死別離。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護師黃小娟年僅4歲的兒子因為連續半個多月沒有見到媽媽了,經常在家吵著要見媽媽,奶奶便帶他來到隔離點。但當孩子在警戒線外看到身著隔離服的媽媽時,感覺既陌生又害怕,遲遲不敢靠近。看到兒子這樣的遲疑,堅強的黃小娟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現在在留觀點這12名人員,都是我們醫院比較年輕、精明能幹而且醫療技術比較出眾的人員,也是我們醫院的驕傲。能夠在“大戰”面前,不怕犧牲,勇往直前,能夠把這項工作任務圓滿的完成好,我覺得他們確實是付出了很多。”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請戰書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觀察點實行全封閉管理,每名留觀者都有獨立的房間,雖然配備了電視、書籍、無線網絡等,但是面對隔離每個人壓力都特別大,醫護人員除了做好醫護工作,還需要安撫他們的情緒。在這裡,每一個人都身兼數職,醫生、護士、服務生、心理諮詢師、家人、朋友……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隔離觀察者:“感覺這裡可以,所有人都很負責,醫生也很負責。”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隔離觀察者:“他們對我們都有幫助,我們需要哪樣他們都及時給我們拿上來,比較可以的,謝謝他們這些白衣天使。”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觀察點的工作雖然辛苦,但能得到隔離者理解和認可,代敏他們感到非常欣慰。觀察點成立以來,12名醫務、保障人員24小時堅守一線,觀察點整體運行穩定,至今已接收51人次。截止記者發稿時所有隔離者已全部解除留觀。按照相關規定,所有的醫護人員還將在觀察點隔離觀察14天。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深入龍臺集中醫學觀察點,帶你看看隔離區裡面的那些人和事兒


【記者手記】

  作為一名記者,慶幸有機會用手中攝像機真實而細微地記錄下神秘的隔離區、記錄下這段歷史、記錄下那些感人的人物和力量。

  當醫護人員幫我穿好防護服那一刻,彷彿自己也成為了一名戰士。我忽然理解了什麼是責任與擔當,在疫情面前,無數平凡的人衝鋒在前,用身體為我們築起一道厚厚的防護牆,守護著我們的健康和安全。

  穿著防護服在隔離區內採訪的短短40多分鐘,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呼吸不順暢,寬大的防護服限制了行動,眼鏡和護目鏡層層疊加有種霧裡看花的感覺。堅守在這裡的醫護工作者們每天克服著防護服給身體的不適和內心的畏怯,保持觀察點有序高效運轉,我想這背後是醫者使命的召喚,是紅色黨旗的指引,更是每個安嶽人眾志成城的力量。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