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線軍魂——開州區豐樂街道退役軍人抗“疫”紀實

大年二十八,開州區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豐樂街道出現,戰“疫”的號角隨之正式吹響。在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特殊的“戰士”:他們始終不忘“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錚錚誓言,視疫情為號令,將轄區當戰場,以勇赴一線、率先垂範、衝鋒陷陣的“戰鬥”姿態,彰顯了退役軍人的軍魂本色。

“做好防疫的每一件小事”

黃應成,豐樂街道華聯社區副主任兼民兵連長,中共黨員。2002年退役後,他轉業回家從事社區工作已有10多年時間。社區的工作繁瑣而複雜,治理社區環境、調解居民爭端、收集上報信息……而每一次困難的出現,黃應成總能衝鋒在前,積極想辦法解決,為此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這有好大個事嘛,我來!”這是黃應成的口頭禪。黃應成家離社區近,疫情期間,每天他都早早來到社區,幫助其他同事做好消殺工作;同時,他還主動承擔起社區數據上報工作,這項工作要求細緻、認真並且時間不固定,需要24小時聽命。無論多晚來通知,黃應成都能及時將信息報上去。

在前期人員排查中,黃應成每天接聽近100通電話,登記近200名居民的信息。華聯社區多為未安裝電梯的老舊小區,為了能挨家挨戶地宣傳、排查到位,他爬遍了社區所有的居民大樓。

家裡人半開玩笑對他說:“你就是一個小小的社區工作者,也不是一線的醫生,你能幹啥,不怕被傳染啊?掙的不多,操心的事倒不少!”他總是笑著回應:“我在後方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了,也能給一線醫護人員減輕點負擔”。

抗疫| “疫”线军魂——开州区丰乐街道退役军人抗“疫”纪实

“為社區站好最後一班崗”

向洋,豐樂街道華聯社區人,中共黨員。2012年因為家庭的關係,他選擇從部隊退役,回到家鄉開了家照相館:日漸年邁的父母,2個尚未到學齡的兒子、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哥哥、智力缺陷的嫂子、天生腦癱的侄兒,向洋就是這個特殊家庭的“頂樑柱”。

2月1日,面對社區疫情防控日趨緊迫的形勢,向洋將想要去社區做志願者的想法告訴了妻子,妻子的鼓勵打消了他的顧慮:“你放心去,家裡人由我照顧”。於是,向洋成為第一位向社區報道的志願者。從此,入戶摸排、關卡值守、人員管控……幾乎所有志願服務崗位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安排我”成了他說的最多的三個字。

目前,大進鎮被劃為低風險區,向洋的照相館已經可以正常開業,他卻選擇繼續留在社區。他說,“我是一名退役軍人,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為社區站好最後一班崗,義不容辭!”

抗疫| “疫”线军魂——开州区丰乐街道退役军人抗“疫”纪实

“放下小家守護大家”

周緒平,豐樂街道滴水村黨支部書記,退役軍人。“請所有幹部職工務必於1月27日按時到崗上班……”接到通知時,周緒平的兒子周豪已連續多日發燒38.5度(已確診為流感,非新冠肺炎)。“我是一名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我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組織有需要,應當第一個上。”說完,周緒平將發著高燒的兒子託付給妻子,獨自回到村裡,成為眾多抗疫戰士中的一員。

為了打消部分村民的僥倖心理,周緒平每天都要和網格員拿著宣傳單、揹著流動喇叭進村入戶進行宣傳;面對春節期間一些村民準備舉辦宴席聚餐活動,他不厭其煩地勸導、走訪、宣傳,先後勸阻了6場宴席,有的村民甚至專門給他打電話:“周書記,我兒子這個事情我們支持你們,婚期就延後舉行嘛,這個情況下,不辦才是最負責任的做法!”

按照街道工作安排,周緒平帶領滴水村幹部在村道上設置交通卡點,24小時進行值守,從此,周緒平白天走村入戶,晚上就到卡點守著。好幾次,妻子心疼他道:“連飯都不回家吃了,你到底還有沒有家!”“滴水村就是我的家,我在村頭吃飯不都是在家裡吃飯嗎?”周緒平玩笑著安撫妻子。

抗疫| “疫”线军魂——开州区丰乐街道退役军人抗“疫”纪实

黃應成、向洋、周緒平的事蹟僅僅是豐樂街道退役軍人參與防疫工作的一個縮影。據瞭解,在這場特殊的戰役中,豐樂街道有近50名退役軍人投身疫情防控一線,他們以普通志願者、社區工作者、街村幹部的身份,彰顯著退役軍人的軍魂本色。

綜合供稿:中共重慶市開州區委組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