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线军魂——开州区丰乐街道退役军人抗“疫”纪实

大年二十八,开州区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丰乐街道出现,战“疫”的号角随之正式吹响。在疫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始终不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铮铮誓言,视疫情为号令,将辖区当战场,以勇赴一线、率先垂范、冲锋陷阵的“战斗”姿态,彰显了退役军人的军魂本色。

“做好防疫的每一件小事”

黄应成,丰乐街道华联社区副主任兼民兵连长,中共党员。2002年退役后,他转业回家从事社区工作已有10多年时间。社区的工作繁琐而复杂,治理社区环境、调解居民争端、收集上报信息……而每一次困难的出现,黄应成总能冲锋在前,积极想办法解决,为此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有好大个事嘛,我来!”这是黄应成的口头禅。黄应成家离社区近,疫情期间,每天他都早早来到社区,帮助其他同事做好消杀工作;同时,他还主动承担起社区数据上报工作,这项工作要求细致、认真并且时间不固定,需要24小时听命。无论多晚来通知,黄应成都能及时将信息报上去。

在前期人员排查中,黄应成每天接听近100通电话,登记近200名居民的信息。华联社区多为未安装电梯的老旧小区,为了能挨家挨户地宣传、排查到位,他爬遍了社区所有的居民大楼。

家里人半开玩笑对他说:“你就是一个小小的社区工作者,也不是一线的医生,你能干啥,不怕被传染啊?挣的不多,操心的事倒不少!”他总是笑着回应:“我在后方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了,也能给一线医护人员减轻点负担”。

抗疫| “疫”线军魂——开州区丰乐街道退役军人抗“疫”纪实

“为社区站好最后一班岗”

向洋,丰乐街道华联社区人,中共党员。2012年因为家庭的关系,他选择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开了家照相馆:日渐年迈的父母,2个尚未到学龄的儿子、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哥哥、智力缺陷的嫂子、天生脑瘫的侄儿,向洋就是这个特殊家庭的“顶梁柱”。

2月1日,面对社区疫情防控日趋紧迫的形势,向洋将想要去社区做志愿者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的鼓励打消了他的顾虑:“你放心去,家里人由我照顾”。于是,向洋成为第一位向社区报道的志愿者。从此,入户摸排、关卡值守、人员管控……几乎所有志愿服务岗位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安排我”成了他说的最多的三个字。

目前,大进镇被划为低风险区,向洋的照相馆已经可以正常开业,他却选择继续留在社区。他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为社区站好最后一班岗,义不容辞!”

抗疫| “疫”线军魂——开州区丰乐街道退役军人抗“疫”纪实

“放下小家守护大家”

周绪平,丰乐街道滴水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请所有干部职工务必于1月27日按时到岗上班……”接到通知时,周绪平的儿子周豪已连续多日发烧38.5度(已确诊为流感,非新冠肺炎)。“我是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组织有需要,应当第一个上。”说完,周绪平将发着高烧的儿子托付给妻子,独自回到村里,成为众多抗疫战士中的一员。

为了打消部分村民的侥幸心理,周绪平每天都要和网格员拿着宣传单、背着流动喇叭进村入户进行宣传;面对春节期间一些村民准备举办宴席聚餐活动,他不厌其烦地劝导、走访、宣传,先后劝阻了6场宴席,有的村民甚至专门给他打电话:“周书记,我儿子这个事情我们支持你们,婚期就延后举行嘛,这个情况下,不办才是最负责任的做法!”

按照街道工作安排,周绪平带领滴水村干部在村道上设置交通卡点,24小时进行值守,从此,周绪平白天走村入户,晚上就到卡点守着。好几次,妻子心疼他道:“连饭都不回家吃了,你到底还有没有家!”“滴水村就是我的家,我在村头吃饭不都是在家里吃饭吗?”周绪平玩笑着安抚妻子。

抗疫| “疫”线军魂——开州区丰乐街道退役军人抗“疫”纪实

黄应成、向洋、周绪平的事迹仅仅是丰乐街道退役军人参与防疫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丰乐街道有近50名退役军人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以普通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街村干部的身份,彰显着退役军人的军魂本色。

综合供稿: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组织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