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攻堅戰勝利後哪首詩可以用來總結宣佈結束戰鬥?

臨海聽風16


一、這次中國“戰疫”的偉大勝利,已是大概率的事了。作為本世紀二十年代初發生的這一重大事件,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件了,受到全世界的持續關注,中國成功抗疫,必將載入人類的史冊。

二、歷史正在發生,為文人提供了深入觀察事件和體驗特定生活的契機。在這次千年一遇的重大歷史事件中,全社會、各方面、各階層都參與其中了,宏大、豐富而獨特的現實生活,為作家、詩人們提供了重要的實踐體驗和生活素材,好作品大量湧現,網絡上我讀到了不少,感同身受。但至於用哪些詩來概括,因信息量較大很難找全,需要花些時間,目前略為時過早,值得並有待文學專家或史家去尋找、發現。

三、大事件與大詩歌之間,並無必然的聯繫。安史之亂,使杜甫的很多詩成為了詩史。楊妃事件與《長恨歌》的誕生隔了幾十年。

以就當下來講,個人感覺,在重大事件的題材創作上,

短小的隨筆和新詩(白話自由體詩)更受歡迎,有相當的優勢,也便於朗誦、歌唱。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就深有感受,寫舊體詩是很難表達比較豐富的感情的,就寫了些新詩。當代的新詩一定要擺脫“無病呻吟”和自我炒作,就應離現實和大眾近一些。

至於舊體詩(古體詩),也有相當大的受眾群體,寫得好的,也有不少。體詩越來越向“史詩”或“詩史”(即能留存於青史)的方向發展了。寫詩趕時髦的現象從古即有,但真正能存得住、流傳得下來的又有多少?所以有人認為,寫詩要與現實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既能“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巨量汶川地震詩,至今還能流傳的,又有多少?但是,話又說回來,巨大的現實衝擊,一定要多蒐集好素材,勤於練筆,時代和讀者都需要思想性藝術性兼備、符合今人和後人閱讀和欣賞的好作品!

本人在這件事件過程中,只試寫了幾首五言和七絕,屬於中等偏下的水平。如,寫春節假日期間的情形的

《五律·歲初》

庚子歲華新 , 居家憂疫情。

百城增病例 , 千里少人行。

全民投戰疫 , 患難見真心。


傳統古體詩詞探索蕭園


有三首詩可以總結這場“戰疫”。

其一是毛主席的《七律. 送瘟神》: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其二是宋朝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三是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民》: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文化不苦旅


毛主席詩《沁園春、雪》手跡,非常適合,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無人能比。



佔軍


重讀毛主席發表於1958年的七律二首《送瘟神》,能夠很好的表達全國人民最終戰勝疫情的心情。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澤東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曉,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晨曦060


我認為最佳的詩當屬毛主席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一詩!

這首詩大氣磅礴,雄渾自然,把人民群眾和領

袖結束瘟神的喜悅之情抒發的淋漓盡致,此詩莫屬!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周易指南針


疫情攻堅戰勝利後,針對疫情前後應驗了毛主席的"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他的《七律二首.送瘟神》是生動描敘,當今讀來更有現實意義:

綠水青山枉自多,

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薛荔人遺矢,

萬戶蕭蔬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

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

一樣悲歡逐逝波。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梨花園主


毛主席的《送瘟神》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惟謙書院金偉哲


是毛主席的《七律. 送瘟神》: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靜如水147


不用再創作或找,1958年7月1日毛澤東主席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是最完美的宣言。

(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心平氣和更快樂


毛主席的詩詞,用偉人的話來結束戰鬥吧

洞庭波湧連天雪

萬花紛謝一時稀

人有病,天知否

飛起玉龍三百萬

攪得周天寒徹

要似崑崙崩絕壁

又恰像颱風掃寰宇

獨有英雄驅虎豹

更無豪傑怕熊羆

風檣動,龜蛇靜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志成城

萬水千山只等閒

三軍過後盡開顏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突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