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印象川農人|用30年耐心描繪美景——記園藝學院果樹專家廖明安

“我是半個漢源人!”果樹專家廖明安教授愛用一種自豪的語氣和表情向人介紹自己。從1982年參加了漢源果樹資源普查以來,他把漢源當成了自己的家,把“讓水果種植成為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當成了一輩子的事業。一晃30年過去了,他用超常的耐心在這片土地上一點點描繪出心中的理想圖畫。

   好脾氣的廖老師

“這麼多年從來沒看到他生過氣”,漢源縣九襄鎮果技站站長付士元認識廖明安多年,但廖老師給他印象最深的除了認真負責,就是絕對的有耐心。

無論面對果農還是基層農技幹部,廖明安總有用不完的耐心。沒有這種耐心,想要在文化程度並不高的基層農民中推廣現代科技,那根本不可能。

剛開始推廣科學種植,對果農們講要疏花,要鋸掉一些老枝,果子才長得好,收益才會高。果農們很不理解,“花少了,枝幹少了,結果肯定少啊,果子少當然收入就少。哪裡來的冒牌專家?根本就是瞎指揮!”面對村民的懷疑和拒絕態度,廖明安不僅沒生氣,反而更耐心地跑了一個村子又一個村子,跟果農反反覆覆講解,說明原理。在鄉間搞培訓,他經常是上午講理論,等中午飯一下肚,又熱情地和果農一起到地頭,手把手地教哪些枝該剪,該怎麼剪……廖明安的功夫沒有白費,看著果農一點點從害怕變為主動為果樹疏花疏果、鋸枝修剪,這讓他特別高興。

“技術上的難題肯定要找廖老師幫忙的!”好脾氣的廖老師逐漸成了果農們可親可近,巴不得請到自家裡去的權威。

   “授人以漁”的廖專家

96、97年漢源縣大面積梨樹得了一種怪病,好好的果子到端午節前後,無論怎樣施肥管護都開始木栓化,很快就完全萎縮;有的樹今年掛果,明年卻一個梨也不結。有損失慘重的果農想梨樹都挖來賣掉,卻發現連賣梨木也賣不到好價錢,因為樹幹都變成了泡沫一樣。“從現象判斷肯定是缺微量元素”,可一些缺少科技知識的果農不懂,乾脆一次就把自家幾百棵樹給砍了。砍了樹今後就沒收成了,廖明安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這件事讓他深刻地認識到果農懂技術、懂科技的重要性。

“治窮先治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將科技知識優勢轉化成生產力,需要更多懂技術懂科技的技術人員和果農。要讓最直接接觸果樹的農民懂得更多技術,那專家大院就需要建成人才培訓和科普基地。這是2003年廖明安成為漢源水果專家大院首席專家後想到的頭一件事。

遵照“授漁”的思路,廖明安和專家大院的其他專家們一起,除了親到田間地頭指導外,他們還按不同時節、不同果樹種類和生產上出現的問題開展技術培訓。採取課堂講授、田間示範、逢場趕集諮詢、發放資料、印發知識手冊、利用“漢源科技報”宣傳等形式,每年辦各種果樹實用技術培訓班30期以上,9年來共培訓約7萬人次,還通過提供遠程電話諮詢等形式傳播宣傳科技知識。漢源現在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覆蓋縣、鄉(鎮)、村、社配套的技術隊伍,果樹鄉土人才達5000人,技術能人近2萬人。唐家鄉果農張建營高中畢業就回家種果樹,多年培訓後現已成了鄉里小有名氣的技術尖子,每年家裡單是水果人均收入就有7、8千元。

如今,果農生產觀念的轉變,“科技種果,種果靠科技”已經成了整個漢源的一種風氣,山鄉這一變化讓廖明安相當有成就感。

   最鄉土的廖副縣長

2010年7月到2011年9月,廖明安掛職漢源縣科技副縣長。在這一年裡,他每月往漢源跑兩三趟,呆的時間超過1/4;這加起來90多天裡,他把漢源主要果產區都挨著跑了個遍,幾乎每個鄉鎮都去過了。

這些地方要去並不容易。2010年8月一天,天下著小雨,鄉間小路上到處泥濘。大田鄉勝利村的村民怎麼也不會想到,在這樣的一個時候,他們的廖副縣長居然下了越野車後,又搭了農戶的摩托車,還爬了一段山路,走進了他們村子。看見當地良好的生態條件下,長得水靈靈的蘋果、梨等水果,廖明安是欣喜的;可看著這樣好的水果因為沒路運出去爛在地裡,勤勞淳樸的村民因為沒路怎麼也富不起來,廖明安又是痛心的。原本從農村走出來的他,感到了肩上的責任和壓力。

當時從雅安到漢源路況不好,途中堵車是家常便飯。正常4、5個小時的車程,一堵車就可能變成十幾小時。在這條“傷心路”上跑了究竟多少回,廖明安自己都數不清。靠種果致富一方父老始終是他的放不下的情結。“30年來,漢源的書記、縣長換了若干茬了,我們的科技推廣工作一直在堅持。”

現在,水果已成為漢源一大產業,其收入佔全縣農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在九襄鎮水果收入更佔到總收入的60%以上。在全省“水果二十強縣”中,漢源位居第六。

今年3月,漢源更在原有果樹優勢基礎上打造了首屆陽光梨花生態旅遊節,數萬畝梨花開得正盛,樹下游人如織。“讓一方百姓增收致富,也算是給‘三農’做了點貢獻,搞科研的人都希望做這樣的事情。川農是農業大學,作為農大的一員,‘關心農民、支持農業、發展農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能為‘三農’做一點事,很高興很欣慰。”30年,廖明安從當年剛大學畢業的小夥子變成了年過半百之人,漢源也一點點按照他心中的樣子發生著變化,他用30年耐心澆灌出的這片果園正煥發無限生機。

印象川農人|用30年耐心描繪美景——記園藝學院果樹專家廖明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