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抗疫路上“凡”事多!

在家庭與事業的選擇上,監獄民警將事業挺在前面,是使命所在,大家化思念為力量,嚴格履職,堅決阻擊疫情,抓好罪犯改造,全力維護監獄安全穩定。因為,他們堅信,萬眾一心,共同抗疫,勝利將不會遙遠,待到旗開得勝時,他依然是女兒的好父親、是父母的好孩子!


->抗疫的“最強搭檔”

他是人民警察,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西寧監獄民警田乃慶,比往常顯得更加忙碌,首當其衝地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她是白衣天使,田乃慶的妻子,幾乎在同一時間,接到了武警青海總隊醫院的封閉管理命令,也投入到了抗疫戰鬥中。忠孝兩難虧親情,面對行動困難的84歲老母親和期盼著陪伴的女兒,他們,只是默默收拾行囊.......分別的那刻,“媽呀,您老注意身體,可千萬要保重啊,在家待著哪都別去,我很快就會回來!”“寶貝啊,你要好好寫作業,在家一定要好好聽奶奶的話,我很快就會回來!”老母親和女兒趴在窗口,看著漸行漸遠的背影,喊到“孩啊,注意身體,早點回來!”“爸爸、媽媽,再見!”

抗疫路上“凡”事多!

抗疫路上“凡”事多!

共同抗疫

抗疫路上“凡”事多!


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了“約定”回家時間,接到的卻是執勤延期的命令,“媽媽,我還得繼續執勤,你在家要好好的,我很快就會回來!”“寶貝,你自己寫完作業,好好複習,照顧奶奶,我還得上幾天班,我很快就回來!”電話那頭是:“好,好,不著急,家裡都好,宛禾的作業都寫完啦!”,“行行,我會照顧奶奶的,你們放心!


在萬眾一心、共同抗疫的路上,不僅上演著這樣的“夫妻檔”,還有很多很多“父子檔”“母子檔”“父女檔”,甚至還有“全家總動員”。普通的情節,樸實的對話,頻繁出現的“我很快就回來”,這樣的故事,青海監獄很多很多,歲月靜好,總有人走在前面。


->走心的“最後一課”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川監獄刑務管理和獄內偵查大隊副大隊長楊海龍每天早上都要為即將回歸社會的刑釋人員上“最後一課”。即使監獄將疫情防控相關科學知識納入教育改造計劃和教學內容,但他堅持“重要的事情再說三遍”,每次等到刑釋人員脫下囚服、換上新裝後,他就從嚴格實名登記到服從社區、小區、村鎮聯防聯控要求,從堅持體溫檢測到注意消毒安全事項,從減少外出再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等方面進行全面細緻的講解。他還特別強調,目前全國疫情防控總體發展形勢向好,但依然不能放鬆警惕,要持續做好自我防護,為打贏疫情防控戰盡到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抗疫路上“凡”事多!


儘管每堂課的“學員”最多不超過4、5個人,時間不到半個小時,但他依然堅持講的再全一些、再深一些,絲毫不敢放鬆。臨“下課”前,他還會為刑釋人員送上一句詼諧而不失內涵的祝福語:“監獄的大門已為你們關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後傾注了監獄警官們的默默付出和諄諄教誨,飽含了警官們寄予刑釋人員迴歸社會重塑自我的厚望。


疫情當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不打折不放鬆,把好罪犯教育改造最後一關,是職責所在,每天,同樣的故事從未停止,疫情面前,需要加倍“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