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雄鷹”戰“疫”折翼 ——追記永善縣戰“疫”中殉職民警毛勇

在金沙江畔,在烏蒙山中,有一隻“雄鷹”,飛翔39年後,倏然間折翼,墜落長空——那就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壯烈犧牲的永善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以下簡稱“縣交警大隊”)民警——毛勇。

雪泥鴻爪,有跡可循!在眾人的追思中,在眾多的故事裡,毛勇的感人事蹟、動人精神不曾消逝,搏擊長空的麗姿倩影還在人們心中從未離去,繼續展現出人性之美、道德之光、榜樣之力。


“雄鷹”戰“疫”折翼 ——追記永善縣戰“疫”中殉職民警毛勇

戰“疫”一線: 一隻 “雄鷹”不幸折翼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今年1月下旬,永善全縣人民向疫情全面“開戰”。縣公安局381名民警和486名輔警全員出擊,成為抗疫一線上的主力軍、最美的逆行者。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中隊民警毛勇主動請戰:“疫情在前,人人有責,本人主動申請在人民和組織最需要的時刻,投入疫情防控一線……”按下了鮮紅手印,遞交了《請戰書》。

在戰“疫”中,毛勇和其他幾位民警、輔警攜手,在永善縣溪務公路(溪洛渡鎮至務基鎮)吳家河溝疫情防控卡點值守,與醫衛、交運等部門人員協同作戰,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查驗登記、測量體溫、防疫宣傳、檢疫勸返,還承擔起該卡點至永善縣城的路面巡防、保通以及事故處理、案件查辦等繁重任務。

毛勇一直在戰“疫”一線忘我奮戰、晝警暮巡,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到5個小時。

今年2月19日傍晚,永善縣務基鎮回龍村發生一起摩托車交通事故,造成1人受傷、部分電纜線受損。縣交警大隊接警後,指派正在吳家河溝疫情防控卡點值守的毛勇帶領輔警冮雲、陳煒前往處理。

當晚7時30分,3人在趕往交通事故現場途中,所駕乘的轎車突然被山上巨大滾石砸中,造成車輛受損、3人不同程度受傷的交通事故。毛勇當場嘴耳流血、昏迷不醒,後被緊急送往永善縣人民醫院救治。

不幸的是毛勇因搶救無效,於當晚9時17分因公殉職,年僅39歲。

噩耗傳開,親人悲痛、戰友致敬、同事落淚、友人哀傷、群眾惋惜……

揮淚送“鷹” :一曲用哀思譜寫的輓歌

2月21日上午,毛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永善縣殯儀館舉行。由於正處在疫情防控、避免人群扎堆的特殊時期,告別儀式現場拒絕了無數前往悼念的各界人士,奏響了一曲哀婉低沉的輓歌。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們的好戰友、好民警、好兄弟毛勇同志!”在遺體告別儀式現場,永善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羅仕洪介紹了毛勇的生平事蹟:“毛勇從警14年以來,總是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哪裡有事故,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人民警察對黨、對人民、對公安事業的無限忠誠……”

毛勇犧牲後,公安部發來唁電,雲南省公安廳、昭通市公安局發出唁電和慰問電,社會各界人士紛紛以自己的方式寄哀思、訴衷腸、表敬意,永善全縣也拉開了向毛勇同志學習的序幕。

同事心聲: “好戰友怎麼就走了!”

輔警冮雲回憶說,2月19日當天,為了在天黑之前處置好那起交通事故,他們3人駕乘車輛在懸崖林立、江水環伺的盤山公路上飛速行駛,與時間賽跑,與傷者生命接力,卻不曾預料到會遇上飛來的滾石橫禍。

“這個早有所聞的毛勇果然不一般,滿懷激情、業務嫻熟、做事高效。”永善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丁剛紅與毛勇在戰“疫”一線相識,結下了短暫而深厚的戰友情。

自從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毛勇一直忙於工作,讓12歲的兒子獨自留守在永善縣城,每天靠吃方便麵和洋芋充飢。

“毛勇平常總是把工作留給自己,把立功、嘉獎的機會讓給別人,甘做一名默默無聞的交通警察。”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粟明珠發自內心地說。從警14年以來,毛勇始終忠誠履職、甘於奉獻,永善縣委、縣政府多次評他為“優秀公務員”、縣公安局多次授予他“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群眾感恩: “一輩子感謝不盡!”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就要對得起自己身上的制服,要多為群眾做實事。”在日常工作中,毛勇是這麼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毛警官’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們一家人一輩子都感激他的大恩大德。得知‘毛警官’出事後,我們一家人都哭了。”永善縣檜溪鎮得勝村村民張清勇感激地說出了緣由,事情發生在2019年10月的一天凌晨,張清勇從老家騎行摩托車到永善縣城,因為燈光昏暗、車速過快,他騎的摩托車發生了側翻,自己從車上摔倒在地,頓時頭破血流、當場昏迷。經搶救,他第三天甦醒,醒後才知道,趕赴現場處理事故,開車迅速將他送進醫院搶救的人是毛勇。最終,他脫離了危險,撿回一條命。事後,他們成為一對無話不談的摯友。

“說實話,到現在,我都不敢相信,這麼好的‘毛警官’說走就走了。”永善縣蓮峰鎮大蕩村村民梁開友回憶說,2014年1月6日,蓮峰鎮白雪皚皚,他和幾個親屬用微型車拉著大米、鹽、煤炭和蔬菜途經蓮峰鎮交通管制卡點時,被執勤交警攔截下來。這讓他們心急如焚,連忙下車說情,車上物資是為病逝的老父親辦理後事要急用的。

“現在的雪太大了,你們的微型車沒套鏈條,不能上路行駛。不過,你們不要急,我們來幫你們運送物資。”說完,毛勇立即帶領輔警,開出警用皮卡車,套上防滑鏈,往返多趟運送完物資,解決了梁開友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2018年1月後的兩年時間裡,毛勇抽調到永善縣大興鎮核桃村駐村扶貧。到村後,他認真調研、出點子、跑項目,用心、用力、用情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迅速成為深受當地村民歡迎的“毛警官”。

在瞭解到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4歲的楊再堂一家主要靠傳統種植為生,經濟收入微薄,加之有5個子女在上學的情況時,毛勇為他家專門開出了發展養殖業的“藥方子”,並協調、幫助貸款5萬元,讓他家喂起了母豬、養起了黃牛。

在毛勇的傾情幫扶下,2019年,勤勞的楊再堂一家收穫滿滿,靠賣豬仔和黃牛就收入近5萬元,摘掉了多年的“窮帽子”。楊再堂一家將要搬遷到美麗宜居的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期盼著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聽到“毛警察”犧牲的消息後,老人遺憾地說:“2月21日到現場悼念‘毛警察’被拒絕後心裡空蕩蕩的,決定到明年這個時候,一定要去祭奠幫助過我們一家脫貧摘帽的‘毛警官’。”

家人哀思: “他是一家人的驕傲!”

毛勇的老家在農村,父母年近七十,母親雙腿殘疾,父親患癲癇病多年,他在家裡排行老二,還有4個兄弟姐妹。他的姐姐毛向畢出嫁到貴州,大妹毛靜出嫁到四川,二妹毛治、弟弟毛俊都在老家務農。

說起哥哥毛勇的為人,33歲的毛靜講述了一家人的溫馨故事,“我和大姐都嫁得遠,平時很少回老家,主要由哥哥和弟弟照顧父母。哥哥歷來看重親情和盡孝,平時經常打電話給她們,噓寒問暖、關心備至。”“哥哥在犧牲前,曾向我們兄弟姐妹發出明年大家一定要回老家過春節的約定,大家都允諾了。可是,哥哥卻早早地離開了,留給我們的是一個永遠都兌現不了的承諾。”說完,毛靜禁不住淚如泉湧。

毛勇的父母都是農民,兄弟姊妹多,家裡經濟負擔重。但是,在他的扶持和擔當下,兄弟姐妹情同手足,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聲笑語不斷。以前,毛勇一大家人有啥子大事小事,他都會去管,給大家出主意。如今,他走了,幾個兄弟姐妹缺少了一個商量事情的主心骨。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回望毛勇39年的人生旅程和14年的從警生涯,他是一個特別“有心”的人:愛黨愛國的忠心、執法為民的初心、真誠待人的熱心、扶危濟困的善心、不恥下問的虛心、與人為善的良心、從未停歇的操心……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念敏丨春城晚報記者 申時勳)

來源丨轉自昭通日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