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的種植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水稻每667㎡產量不斷增加,有力緩解了糧食供給壓力,保障了糧食安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大量可耕地被佔用,水稻種植面積逐漸減小,水稻產量大受影響。另外,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威脅也很嚴重,可直接導致水稻減產甚至絕收,對水稻種植構成嚴重影響。因此,

研究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1優質水稻栽培技術

1.1選擇品種

水稻栽培的首要任務就是進行品種的選取,水稻品種直接決定水稻的生長情況及產量。在選種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當地土壤、光照、水分及氣溫等自然條件,選擇適宜的水稻品種。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1.2處理種子

選好品種後,需要及時對種子進行處理,一般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首先是種子晾曬,儘可能選取晴好中午晾曬種子。攤開水稻種子,且需要晾曬3h左右。通過晾曬能提升水稻種子種皮的通透性,激發水稻種子內酶的活性,還能殺菌,促進種子發芽。其次是再一次篩選種子,用密度為1.13g/cm3的鹽水選種,通常是將12kg食鹽加入50kg清水中,去掉漂浮在水面上的空稻穀,將沉入水底的稻穀撈出沖洗乾淨。再次是對種子進行浸泡消毒,將種子在清水中浸泡12h後,放入40%強氯精200倍液浸泡12h,然後將種子沖洗乾淨。最後是藥劑拌種。拌種的目的是防止病蟲害破壞種子,提升種子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提高種子發芽率。播種前將藥物拌入種子,或者直接選擇經藥物處理過的種子。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1.3播種

嚴格控制水稻播種量並要合理密植,行列應端正且整齊,不可重播和漏播。一般直播的標準株距為13cm×26cm,每穴要保證有3~5幼苗。待水稻發芽之後,需要及時做好查苗和補苗工作。插秧可以採取標準化作業方式,依據水稻的具體品種、產量和施肥狀況完成秧苗種植,從而完成秧苗種植。秧苗的入土深度不能超過2cm,完成插秧後,補苗工作隨之進行,保障秧苗的插播質量。水稻直播比移栽更高效快捷,直播省去了緩苗期及相關工作,即可以實現較早分櫱、較低的節位,還可以實現高產和高效等。但是該種植模式也存在明顯的缺陷,如種子出苗和行株距不夠均勻等。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1.4田間管理

1.4.1生長期管理

①苗期。水稻苗期的管理要點為苗床溫度和苗床水分,如果是大棚種植,則需要將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溫度較低,應採取升溫措施提高棚內溫度。苗床水分控制方面,在確保澆透底水的基礎上,合理控制苗床的水分,不可使秧床上的水分過淺,否則容易發生高溫死苗現象。②分櫱期。分櫱期水稻的生長速度會加快,在該階段要注意增施氮肥,並保證田間水分,自然落幹以後要淺水灌溉,構建科學化的淺水勤灌溉方法。

③抽穗期。抽穗期要科學進行水肥管理,增強稻苗根系活力,根據水稻實際種植情況追加葉肥,以滿足水稻對肥料養分的需求。④灌漿期。灌漿期需提高水稻顆粒的飽滿度,要加強肥水管理,增施鉀肥,促進灌漿。水稻進入成熟期後,要注意做好根葉管理,強化根葉關係,防止過衰。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 1.4.2肥料管理 水稻生長期不同階段,對於肥力的需求是有差別的,因而需要合理施加氮、磷、鉀肥,並且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降水充沛的情況下,還需要對水稻追加氮肥,以補充水稻根部氮元素。通常氮、磷、鉀按照1.0∶0.5∶0.9的比例控制施肥量,並根據水稻生長情況適當增加葉面肥,合理增加微量元素。
  • 1.4.3水分管理 水分是水稻生長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揚花至灌漿這一時期,必須確保田間具備充足的水分。待水稻成熟收割前7d可以斷水。
  • 1.5收割 收割水稻的時機務必要恰當,一般當水稻的成熟度達到90%時開始收割。此時,水稻的顏色呈金黃色,稻梗變幹,手掐稻穀,顆粒飽滿堅硬度即可收割。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2水稻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問題一直是水稻種植管理中的重點,病蟲害會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及稻穀質量,因而加強病蟲害防治十分重要。

  • 2.1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技術是通過使用化學農藥來防治水稻病蟲害。化學防治技術的優勢在於能及時消除水稻蟲害,減少蟲害損失。缺陷在於化學農藥會影響稻田周圍環境,破壞生物的生活生長環境,長期使用化學農藥,會增加蟲子的抗藥性,降低藥效,需要不斷更新藥物類型才能再次發揮化學防治作用,如此會加大環境受損程度。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2.1.1葉稻瘟和穗稻瘟

深入調查水稻的生長狀況,掌握病蟲害發生時期、類型、規模以確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如果出現了葉稻瘟,可以選用20%三環唑100g兌水45kg,直接在稻田中噴灑,也可以選用15mL30%對稻田進行噴灑,通常潔苗乳油兌水45kg,噴灑在稻田中。對於穗稻瘟,可以選用30g75%的三環唑兌水45kg需要持續3周。或者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選用100g20%兌水三環唑粉劑,75%豐登可溼性粉劑1包或1.5包兌水和水勾兌,在田間直接噴灑。

2.1.2稻飛蝨和稻螟蟲

稻飛蝨,俗稱“簸箕瘟”“浮塵子”,常出現在水稻抽穗楊花階段,吸取植株的汁液,導致水稻植株發黃、病死。防治辦法為選用30g25%優樂得粉劑兌水45kg在稻田中噴灑。稻螟蟲的防治可以選用30g98%巴丹原粉與25kg的細土拌勻,在稻田中施撒。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 2.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通過人工及機械方式來防治病蟲害,這種防治方式優劣明顯。優勢在於能清除隱藏的病蟲,且無副作用。不足在於耗時、耗力且耗費資金,防治成本高。

  • 2.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式是利用某些生物來控制害蟲的新陳代謝,提升害蟲幼蟲死亡率,進而達到控制害蟲數量的目的。生物防治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效果顯著且無副作用。

  • 2.4農業防治技術

農業防治技術是通過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採用科學的栽培方式,加強水稻生長週期內的各項管理工作,及時清理田間雜草,預防病蟲害發生。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

3結語

水稻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水稻的產量關係稻米的供應量,而水稻的生長質量關係稻米的品質,因此需要選擇合理的水稻栽培技術提高水稻產量,確保稻米能滿足人們所需。另外,水稻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會影響水稻產量及品質。因此,必須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在水稻栽培方面,要加強對品種選擇、種子處理、播種、田間管理以及收割整個過程的控制,並且應結合化學、生物、物理及農業技術防治病蟲害,確保水稻高產、優質。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