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看到武漢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不大量使用正壓防護裝備呢?

七十二行3


正壓防護服一般適合於實驗室,不需要大幅度運動、操作場合,比較適合坐在椅子座具上。護士要來來回回做各種護理操作,“大腦袋”影響視力範圍。而且這種服裝隔斷時間還要加、補充氧氣保證穿戴人員健康生命呼吸。而且重量較重。目前在本次防疫中,比較適合採取病人病毒樣品、創傷插管的醫護人員使用……


世界要團結一心


每天看著戰鬥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裝,心裡很難受。

他們(她們)只要穿上就不喝水,不吃東西,更有甚者女義務人員因為特殊的需要而虛脫。

我不是義務工作者,但總覺得就我們目前的製造水平,製作一種從頭到腳,面部留護照,頭盔部分裝有對講機、呼吸(甚至是氧氣)管的一體化的防護裝備,為什麼不行?非要戴口罩戴面罩一層一層的?各個部位以不同的防護材料製成,平時說的納米技術、石墨技術都到哪去了。

門外漢說的門內的事,不就是著急嗎[捂臉]


快樂攝影郝建新


說的沒錯,但是正壓防護服的空氣源還是室內已經受到汙染的空氣。

目前在新冠病毒感染性不明的情況下,使用被汙染的空氣作為正壓防護服的空氣源。被汙染空氣是被一定壓力打進正壓防護服的濾芯的。實際過濾和殺毒效果誰也沒有做過嚴格的測試。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使用正壓防護服,一旦醫護人員發生大批量感染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呂傳左


他們一開始連普通防護服都沒有,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醫護人員被感染。


隨波逐流不好嗎


一套差不多一萬,代價太大了,還是要開發可以重複利用的,這才是方向。


豐1234666


就這種簡單的防護服,我們一開始也非常稀少,只到今天才勉強夠用。


素食的貓


目前為止還沒有適用的正壓防護服,因為疫情的刺激,各種科研項目肯定會層出不窮,科技的進步,會促使防護裝備升級,預計1年內,正壓型醫用防護服會研製成功。


聞伯智庫


我看美國的視頻,他們的防護服背後還有一個包袱,貌似裡面有可以充氣的設備,中國有沒有這種防護服?


真相探索者


是時候我們要著手研發一套裝備了。不能老是去依賴別人,就如防彈衣,從沒有,到有,到現在世界聞名。


小健145107595


正壓防護適合衛健委領導,要做到他們無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