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韶山灌區全面檢修保障生產用水

湘潭在線3月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希臺)灌渠有水好耕田。韶山灌區作為我省最大的灌區,一直為湘中地區百萬畝農田輸水灌溉。去冬今春,灌區全線乾渠開展清淤掃障,近段時間又全面檢修渠道沿線的涵閘、隧洞和渡槽,全力保障今春全流域春耕生產用水。

從去年11月初開始,灌區總計投入700多萬元,共處理險工險段30餘處,清理淤泥20多萬立方米,防滲襯砌3000米,維修處理涵閘600處,處理枯樹近500棵,維修信息化設備39 處。通過對一些隱患工程的精細專業處理,極大地提高了灌區輸水安全係數,通過提質改造設施設備切實補齊短板,大大提高灌區灌溉水利設施效益。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韶山灌區緊急動員,加強沿線巡查,防止生活垃圾和有害汙染物入渠。灌區渠道閘門、攔汙柵的打撈實行定時打撈與巡查隨機打撈相結合,重要部位安排專人打撈和處置,盡力確保水質清潔和安全。

年前,灌區利用冬閒渠道停水時期,在42條支渠上安裝了量水設施,對11處大支渠的閘門進行遠程控制改造,在一些關鍵節點安裝視頻監控57處,在縣鄉交界的地方安裝水位點46處,使全流域的水位、流量計算更為精準。現在,管理局調度中心可24小時監視整個灌區的運行情況和用水情況,灌區每年因此可節約水資源400至600萬立方米。春耕在即,灌區將精準調度,將有限的水資源合理分配到各地,全力保障春耕生產及夏秋灌溉高峰期的用水需求。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