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名蔬菜配送員的“保供戰”

國內餐飲產業鏈正在成為疫情之下保供的中堅力量

在這個特殊時期

新鮮蔬菜是如何從田間走向餐廳以及普通消費者手中

疫情對於這個產業鏈條又造成了哪些影響?

帶來了哪些機遇?

從蔬菜源頭到平臺、倉儲、配送

小編跟隨蔬菜供應平臺的一線配送員體驗了整個過程


一名蔬菜配送員的“保供戰”

掃碼觀看蔬菜配送員的一天vlog

疫情期間,一名蔬菜配送小哥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凌晨4:00

倉庫提貨 做好消毒防護

一名蔬菜配送員的“保供戰”

劉忠華是美菜網八倉的連長,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從定點的倉庫提貨,然後在餐飲企業開工之前把餐廳提前一天在美菜網上訂購的蔬菜配送到餐廳。

他每天凌晨兩點左右就要到到達倉庫,到達之後要做一系列的車輛檢查、倉庫檢查工作,還要負責給配送員開晨會,叮囑配送員疫情期間的注意事項,強調配送員一定要在配送過程中戴好口罩,並且減少與他人的接觸。這也是自疫情發生以來,劉忠華每次晨會新增的會議內容。

大興區的美菜八號倉庫也已經加強了防護措施,並且設立了負責防護工作的崗位,進倉的車輛都要在門口進行車輛消毒,進倉的人員也要測量體溫並且做好登記,取貨後車輛出倉還要進行一次消毒,倉庫全員都佩戴口罩。

劉忠華說,因為一系列的防護流程,每次進出倉庫的時間長了不少,但是由於疫情原因,很多餐廳都停業了,這也導致餐廳訂單大幅減少,所以配送的需求量也相應減少。

“原來每天有差不多150多輛車來取貨,但現在每天差不多隻有七、八十輛,減少了將近一半,所以雖然防護工作增加了車輛進出的時間,但是整體等候的時間還是少了很多,這樣我們還能兩班倒,相比疫情之前清閒了一些。我今天要配送11單,相比之前也少了一半”。


清晨6:00

運送餐廳外賣需要的蔬菜

一名蔬菜配送員的“保供戰”

美菜網的定位是服務於中小餐飲企業的供應鏈平臺,像劉忠華這樣的配送員也主要是和一些單體餐廳的老闆打交道。這一天劉忠華總共要給6個餐廳配送原材料,劉忠華需要提前規劃好路線,儘可能在早上8:00之前把所有的餐廳訂單配送完,以免影響到餐廳的經營時間。

凌晨6點,劉忠華到達第一家配送的餐廳,這是一家經營家常菜的單體餐廳,目前餐廳的堂食已經完全關閉了,現在全部轉向了外賣,外賣訂單還是比較穩定的,能夠勉強維持餐廳的生存。

因為堂食關閉,該餐廳的食材需求也相應的減少。由於該餐廳是單體餐廳,在這個特殊時期也很難短時間內搭建起自己的配送和訂餐渠道,所以現在的外賣經營也全部依靠外賣平臺完成,而平臺的高佣金也正在成為餐廳現階段的主要壓力之一,這也讓餐廳老闆開始重新思考門店的生意以後該怎麼做。

疫情對餐飲行業造成重創,對於這類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餐飲企業或許是致命的,希望疫情能夠快點過去,餐廳的經營能夠重回正軌。

早上8:30

各小區送菜上門


一名蔬菜配送員的“保供戰”

危機之下孕育著新的商機。

服務於B端餐飲企業的美菜看到了疫情期間家庭買菜的需求,推出了面向C端的訂菜渠道和配送上門的服務,這也成為劉忠華疫情之後工作的最大變化。

“以前只需要給餐廳配送,現在家庭訂單上漲的很快,我們幾乎一半的訂單都來自家庭,這是和疫情之前最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現在把家庭訂單的配送時間放在餐廳配送之後,一來是可以把菜品分類做的更清晰,而來不讓兩類訂單的時間衝突也能更好的服務於家庭用戶,要是太早了,說不定會打擾人家休息。”

劉忠華覺得,加上家庭訂單,配送的目的地就更加分散,所以儘管現階段餐廳訂單減少,但工作時間和之前幾乎沒有差別,因為很多小區為了防護封閉了部分小區大門,所以配送的時候要繞一些路。

在這個過程中劉忠華也找到了一些樂趣,“看這個訂單,大概就能知道這個家庭大概有多少人,要做什麼菜,像這個一千多塊錢的訂單肯定是一個大家族,做的菜肯定很豐富。這個一百多的應該就是小兩口,做的菜應該也就是一些很平常的家常菜。”

家庭訂單與餐廳訂單配送過程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家庭訂單要求無接觸的訂單更多,一些小區還專門在門口設立起了蔬菜寄存的架子,劉忠華只要把蔬菜放在門口就可以了,“無接觸配送挺好的,保護客戶同時也是保護我們”。

下午2:30

為第二天備貨

一名蔬菜配送員的“保供戰”

劉忠華在當天中午左右就完成了一天的配送工作,回到站點開始準備第二天的配送。小編又前往了位於大興區青雲店鎮的蔬菜種植基地,看看蔬菜供應的源頭目前的生產供應情況。

基地負責人李興華早已開始在大棚工作,籌備次日美菜等經銷商需要的蔬菜。李興華說,現在是蔬菜種植的淡季,綠葉蔬菜的成熟週期大約在50天左右,夏天旺季的時候大概只需要25天。現在蔬菜基地的生產和供應一切正常,蔬菜產量也與往年同期相當,保障供應沒有問題。

但李興華也有擔憂,由於餐廳進貨量大幅下滑,導致蔬菜供應過剩,因為他也擔心會出現蔬菜滯銷的情況。但李興華並沒有減少蔬菜生產的打算,他認為源頭供應充足是他們能為戰勝疫情做的最大貢獻,李興華也已經向武漢捐贈的15噸新鮮蔬菜,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武漢的關心和支持,“蔬菜很多,不用擔心沒有菜”,李興華笑著說道。

此次疫情不僅僅給餐飲行業帶來影響,同時也影響到整個餐飲的產業鏈條。

但在此次採訪過程中小編也發現,國內近兩年國內餐飲產業鏈的發展正在成為疫情之下保供的中堅力量。從源頭到平臺、倉儲、配送,整個過程十分流暢、防護也很到位,同時平臺能夠在特殊時期通過增設C端渠道為家庭保供提供更多選擇和保障。與此同時,供應鏈的穩定也是支持中小餐飲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郭詩卉 於桂桂/文

於桂桂/視頻拍攝&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