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民間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什麼意思,怎麼來理解?

用戶63611405


在農村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郎朗上口,經過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記,而在農村經常老人們經常說道這句老話:“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句俗話大多數農村人都清楚,這句俗話的是什麼意思呢?應怎麼來理解呢?



這句話雖然在很多的農村都在說,但是不同的地方卻又不同的說法,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版本的解釋,第一種解釋是農曆正月初一的女孩,和正月十五的男孩(順產),這樣嬰兒將來必是富貴之命,所以在農村只要女孩是初一出生的,男孩是十五出生的,家裡人就會很高興認為這是很吉利的預兆,意味著孩子一生任何事都會別一般人順利,甚至還會大富大貴。


第二中解釋是古代農村有戶人家有兩孩子,是初一女孩子和十五的男孩剩下給多少聘禮沒人要,就找個道士重金收買他,道士就想了個餿主意把孩子出生年月改了,嫁出去的女兒,土匪殺了南方全家,後來生的娃每天娘娘的叫,大傢伙都說:初一女變成了娘,之後就給女孩起了個外號:初一娘娘。而男的心想自己花了大價錢買的媳婦,應該長相不錯,結果一看,媳婦長的奇醜無比,憤怒之下失手殺了媳婦,之後人也瘋掉天天嘴上念道:我是新郎官,我是新郎官,家人也就哄著他說:你是官你是官,時間久了大家都叫他十五的官。


現在看來這些都是一些小故事而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也帶著一些迷信的色彩,我們都知道人一生的命運是出生的時間並沒有多大的關係。農村之所以還會有這些俗語實際上都是農村人對後輩的期望和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不同的地方也許還有不同的說法,你對這句農村俗語又有哪些看法呢?歡迎大家討論交流。


惠農圈


在農村,定親、結婚、上樑、溫鍋等等都很講究,要看日子選吉時,新生兒的生日時辰也有不同的說法,而“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就是其中一個民間俗說,寓意美好。

這句話原本意思是說:正月初一這天出生的女孩沾了大日子的光,是“娘娘命”。所謂“娘娘命”當然就是指命好,將來可以十指不沾陽春水,有人伺候,衣食無憂,大富大貴,有女如此,全家享福;而正月十五這天出生的男孩那就更了不得了,是“官家命”,將來定會步步高昇,高官厚祿,男孩子能有如此發展,家人自然歡心。家人的美好祝願如此,後來就不僅僅侷限於正月初一和十五了,每逢陰曆初一、十五出生的孩子,大人們都會賦予這“娘娘命”和“官家命”的美好祝願。



在我們膠東農村,孩子過百歲的時候會宴請賓客,而且還會買來一些書本、玩具、零食等物品擺成一排,讓小孩自己爬過去抓,抓到書本寓意好讀書,將來定會學有所成;抓到玩具寓意小孩子好動好玩;抓到小烏紗帽寓意孩子將來能做官,其實這一舉動與老人們說的“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有異曲同工之妙。


農村俗語蘊含著長輩們對晚輩的愛和美好期盼,能不能當上“娘娘”和“官”還要憑孩子自己的本事。


一品小十六


字面上的意思是,如果你是大年初一出生的姑娘,那麼恭喜你,你長大後是要做娘娘的,而如果你是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子,那麼恭喜你,你長大後是可以做大官的!

為什麼這兩個日子有這個效果?拋開易經八卦這些學問不談,單說神話,大年初一和十五這兩日,傳說是諸護法天神下凡的日子,傳說紫薇星,文曲星也是這兩天投胎降世。這兩天老百姓都會焚香供養,這兩天出生的寶貝間接得到了眾生的供養,自然福氣臨門,這輩子都會受到神靈庇護。

文曲星,代表著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以及藝術,所以文章寫得好且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是“文曲星下凡”。讓我們來看一下傳聞“文曲星下凡”的歷史名人都有誰: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劉伯溫。

紫微星,乃眾星之主,也是北極五星中的帝星,所以古典小說中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最後被姜子牙封神時封為“紫微星”,而紫微星下凡後的歷史人物,如女皇武則天,以及趙飛燕,以及《紅樓夢》裡的元春。

所以正因為這樣,民間就有這樣的傳說,如果你在大年初一出生,還是個女的,那麼你就是紫微星投胎轉世,大富大貴的命,以後是要做正宮娘娘的,而如果你是正月十五出生,還是個男的,那麼你就是文曲星轉世,以後是要做大官的。

這些封建思想,在如今看來有點笑談了,我們可以輕易提出如下疑問:

(1)文曲星和紫微星為啥一定要每年轉一次世?

(2)轉世的日子是正月初一和十五,這誰規定的?

(3)天上一日,人間一年,這麼說文曲星和紫微星在天上一天就要下來一次,累不累?

(4)即便下凡了,同一天出生的娃那麼多,難不成還得批量複製幾千幾萬個分身不成?

(5)是不是隻要日子對,醜女也能做正宮?痴兒也能當大官?

所以這麼來看,這種說法是立不住的,如果你恰好是這兩個日子出生的人,別人用這樣的話稱讚你,你感到開心無妨,畢竟這也算是另一種正能量,要相信心理學上的“自證預言”還是很有效的,但如果你不是這個日子出生,也莫抱怨自己的出身,因為命運是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改變的。


馬丁馬小虎


“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句民俗,其實暗含大自然宇宙星相的玄密。明白了之後,便會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初一和十五,指的是我們的農曆,跟月曆有關,跟月亮有關。

初一呢,月亮開始一天比一天大,也是陰氣初生的意思。直到十五月圓,代表陰氣最旺盛的階段,然後開始陽氣生長。

我們可以拿十二長生中的長生,來比喻初一和十五。初一是陰氣的長生,十五是陽氣的長生。長生代表的意思,是開始生長,氣數綿長的意思。在我們人呢,女人屬陰,男人屬陽。那女人在初一這一天出生,就是陰氣開始茁壯生長。男人在十五出生,也代表陽氣開始茁壯生長。

假設,如果男人屬於陽氣,出生在初一,便代表不夠陽剛,陰氣越來越旺,會不利發展。而女人若是出生在十五,則會被認為陰氣太旺,旺則開始衰退,而陽剛之氣越來越多,對女人來說,就不是幸福了。

在民間,人們的觀念樸素。認為當官就了不起嘛,所以男人當官是為事業有成。而女人當娘娘,就是夫人的意思,當個夫人,官太太,當然也是很好的福氣了。

所以便有了這句話: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


命理師陳一宏


“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句話在民間以詐傳詐,流傳很廣,本意指什麼現在已經撲朔迷離,很難有人說清楚了。

以我的理解,這句話應該從“男不娶初一女,女不嫁十五男”演變而來,說的是反話。歷來,人們都有這樣的心理:我惹不起你,但我躲得起你呀。我打不過你,我可以不與你為敵,嘴上可以誇讚你,給你說好聽話呀。

“男不娶初一女,女不嫁十五男”,意思是說,農曆初一出生的女孩和十五出生的男孩,他們長大後都不是省油的燈。為什麼呢?

因為這兩個日子前後都是節日,如正月初一,二月初二,正月十五,八月十五等等,人們都在過節,做吃喝玩樂或招待親朋好友的事,孩子若在這些天出生,忙碌得焦頭爛額的大人很少有時間照顧小孩,小孩容易哭哭啼啼,會破壞人們過節的心情。

過去,人們生育孩子多,本來就難以照顧過來,不像現在孩子少,會把每個孩子視作掌中寶。因為忙碌,只要不出現安全隱患,大人甚至會放任孩子,任由孩子哭鬧。

小孩自小若被照顧不周,在性格上會或多或少形成缺陷,比如,孤僻、敏感、冷漠,自私。長大後,由於性格原因,女的不會那麼容易嫁出去,男的也不容易找到合適結婚對象。

因此,就有了“男不娶初一女,女不嫁十五男”的說法,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人們寄託美好生活的一種願望,以及對自己兒女找對象時的一種要求和標準而已。

對於自家難以嫁出去的女孩,或難以娶到媳婦的男孩,大人一邊憂心忡忡,一邊對外宣傳時,常常會說反話,說自家孩子有多麼好,甚至會說:我家女子初一出生,將來是娘娘命呢,誰娶誰幸運。我家小子十五出生,將來是當官的命,哪個女子嫁給他,將來會享盡榮華富貴。

久而久之,這些話被許多有相同境遇的大人傳播起來,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說法。從側面看出,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一種具體表現和真實寫照。


鴻鵠迎罡


小編從小在農村長大,聽到過很多民間俗語。農村民間俗語有很多,其中有一類是關於出生時辰與運勢的。聽的最多的就是,“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該怎樣來理解呢?這句俗語還有另一種說法,“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

家鄉的老人們說,女初一、男十五,是天生的富貴命,一輩子都很有福氣。農曆初一出生的的女孩,尤其是正月初一的,長大了是要當娘娘、太太的;農曆十五出生的男孩,長大了是要做官的。

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家鄉的老人們說,如果顛倒過來,男初一、女十五,那就是受罪的命,一輩子不太順遂。農曆初一生的男孩,一輩子受磨難。農曆十五出生的女孩,尤其是七月十五的,命格相當硬,容易克親人。

其實這句俗語,沒什麼科學依據,帶著一些迷信色彩。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那是因為古人對抗天災人禍的能力弱,更相信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把人生髮生的好事、壞事,都歸結於命運,或許恰恰有那麼幾個初一出生的娘娘,十五出生的大官,正是因為這種巧合無法解釋,就推動著古人把一個人的命運押在出生的時間上。

現在農村之所以還會有這類俗語在流傳,實際上都是農村人對子孫後代的一種期望,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其實孩子是是父母的結晶,是一家人的希望,無論何時出生,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對於這句農村民間俗語,大家那邊是怎樣的說法呢?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土妞話三農


初一的娘娘與十五的官,本來字面意思是農曆大年初一出生的女孩與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都是富貴的命。還有一種說頭是這兩個日子裡出生的人命硬,克人。先說富貴命一說的故事吧。

以《紅樓夢》裡賈元春為例吧,她是大年初一出生的人,長大後就進宮當了娘娘。大富大貴之命,果然像真的一樣。再說個命硬的事吧。傳說古時有一農戶,生兩孩子,女兒是初一生日,男孩是十五出生,長大後下多少聘禮都沒人要。就找個道士出了個餿主意,把孩子生日改了。結果,女兒嫁出去了,卻遭土匪殺了男方全家,留下一小孩整天娘娘的叫,大家都說:初一變成了娘,之後就成了初一娘娘了。

而這十五出生的男孩呢?花錢買了個媳婦兒,本以為是個漂亮美女,誰知掀開蓋頭來發現奇醜無比,他一怒之下殺了媳婦兒,自己也瘋了,整天裡嘴裡唸叨我是新郎官,我是新郎官的,家裡人就哄著他說,你是官,你是官……於是,後來都叫他十五的官。

其實這只是傳說故事而已,無可考究。講這個故事與大家開心一樂罷了。不管什麼出生都是命中註定的事,至於富貴多是自己拼掙的。咱們是不信那封建迷信的。


a夢美兒


對於這個問題,老農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記得在老農小的時候,就常聽農村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有福之人生在大年,無福之人死在大年”,以春節這天來判斷一個人命運的好壞。為什麼這樣說,老農判斷是因為過去人們家裡窮,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點好的,所以生在大年,過生日的時候能吃點好的。死在大年,無福享用。



同樣,我們來看題目中的這句話,說“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句話來源於這樣一個典故。在很早以前有一位地主妻子生孩子,大老婆在初一的時候生了一個女兒,二老婆在十五生了一個兒子。等到這兩個孩子長大以後,女兒嫁到皇宮做了娘娘,兒子金榜題名進朝做官。由此以後,就有了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句話。


這句話一直流傳下來,其意思也發生了一些改變。變成只要在初一出生的女兒,兒子不算,一生的命運總不會差。在十五出生的男孩,女孩不算,一生定能飛黃騰達,出人頭地。

說實話,老農對這句話並不相信。不過很多出生在初一或者十五的孩子,家長都會說這句話,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


農家人話農家事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十五出生的男人,當官的人比較多,那麼初一出生的姑娘,為什麼是娘娘命呢?因為這個日子出生的人,命硬,如果是順產的話更好,命更加富貴,但是如果顛倒了,那就不好說了!

所以說,這句民間諺語也有一句相反的話,那就是“男怕初一,女怕十五”,也就是說初一適合生女孩,十五適合生男孩,而男孩子儘量避免初一生,女孩子儘量避免十五生,就是這個道理,這也代表了人們對孩子寄予的美好願望!

不知道,關於這個民間俗語,大家有什麼看法?一起說出來討論討論吧!


龍堂Vlog


此俗語是指人間祭祀的一種禮制規矩?也就是說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的朔望日,人們一般會進廟燒香拜佛或是信土們進寺院廟堂裡去例行燒香禱告。或是家中初一十五兩進香等。

在這朔望之日進香的人,有男女之分。初一朔日為陽,為日,娘娘們(婦女)是不進廟寺進香的,只有男人可行。一是陽日用陽男。二是朔日之神均為男神,女人是應避忌的。

十五的望日,為陰,為月,為女人,為女神,所以說,在望日的祭祀中,官人(男)們是應避忌的。只可由女人來進行祭拜。

此語不是說生到初一的女人和生到十五的男人好不好的問題,初一十五無論從什麼角度和方法上來說,它都不具備左右生男與生女的命運的好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