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各位老鐵,你知道嗎?

北京在1949年時,曾有32個區

現在的區域劃分和名稱

大多是幾經調整後而確定的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城市範圍就是現在市區的大部分地區:包括東城西城的全部,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的部分地區。

由於石景山區是1967年才成立的,所以當時7個區。

到了1958年,陸陸續續把北京市周邊挨著的原屬河北的通縣、昌平、門頭溝、房山、大興、平谷、懷柔、密雲、順義、延慶劃歸到北京市行政區域裡。中間還有過燕山區等過度區,到1986年,基本就形成了18個區縣的格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2010年7月1日,北京市合併了東城和崇文設立新的東城區;合併西城宣武設立新的西城區。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又將密雲和延慶由縣升級為區。

至此,北京告別縣治時代。

今天大北還是按照18個區縣的名稱來說說他們的由來,和各區縣的經典古建地標?

東城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明代永樂十九年(1421年)定都北京,東城為15個坊。清代屬大興縣,東城駐有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個旗。元、明、清三代皇宮均建於今東城區域內。新中國建立後,1952年設東單區、東四區。1958年合併改稱為東城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東城區金字招牌是智化寺,位於東城區祿米倉東口路北。明初司禮監太監王振於正統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藍七堂"規制而建,初為家廟,後賜名"報恩智化寺"。

寺內主要建築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獸鋪砌,雖經歷代多次修葺,樑架、斗拱、彩畫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經櫥、佛像及轉輪藏上的雕刻,道勁古樸,藝術高超。1961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城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西城區歷史悠久,元、明、清三代均為都城西半部。元大都五十坊,今西城境內有十九坊。清八旗中有四旗駐防今西城境內。清光緒末年廢除內八旗、外五城舊制以後,五十多年間行政區劃多次變動。

1952年9月,市政府再次調整區劃,設西單區和西四區。195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西單、西四二區合併為西城區至今。2010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北京市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西城區金字招牌是莊嚴肅穆具有天人合一的北海白塔,是人們心目中整個北海的象徵。他是中國古佛文化的白塔,也是北京人心中不老的記憶。

朝陽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朝陽區歷史久遠。從秦至隋唐,該地區屬廣陽郡,後屬幽州所轄的薊縣,遼時歸燕京道析津府,金時屬中都路大興府,元代將中都路大興府改為中都路大興縣,明清時屬京師順天府,仍歸大興縣管轄。1925年設區,稱北京市東郊區,1928年改為北平市東郊區,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朝陽區至今。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元大都始建於1267年(元世祖至元四年),建成於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因其全部用土夯築而成,又名土城。1957年被公佈為北京市市級文物古蹟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文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崇文區因位於崇文門以南而得名

作為文明古都的一部分,在今崇文區境內曾有過較為繁盛的時期。1950年5月北京市城區調整為,九個區(一區至九區),原八、九區併為六區、十區改為七區,十二區改為九區。1952年9月1日又改六區為前門區,改七區為崇文區,九區撤銷,其東部從天橋南大街以東,珠市口東大街以南九個段併入崇文區。

1955年9月又將原東郊區的廣渠門外和東便門大橋以東部分以及豐臺區的永外地區劃入崇文區管轄。1958年6月1日在城區合併,原前門區撤銷,以前門大街為線,東、西分別劃屬崇文、宣武二區。

2010年7月國務院批准7月1日19時38分,崇文區正式撤銷,與東城區合併;自此,崇文區便成為歷史

宣武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宣武區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作為六朝古都之始的金中都,即在現今的宣武境內

明清時期宣武作為外城,由於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歷史積澱,孕育了老北京平民文化、商業文化、戲曲文化的繁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宣南文化。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宣武區內漢、回、滿、蒙、朝鮮族等38個兄弟民族和睦相處。其中,牛街地區是北京最著名的回族聚居區。

2010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北京市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宣武區已是北京人心中永遠的記憶

豐臺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清末豐臺鎮以東、大紅門以北劃為城屬區。

1928年6月,豐臺區東部屬南郊區,中、西部分屬宛平縣、房山縣和良鄉縣。1950年6月,經北京市人民政府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撤消建制的北京市十八區(長辛店)併入第十五區。同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郊區名稱與城區銜接,原十四區(南苑)改為第十一區,十五區(豐臺)改為第十二區。

1952年7月,撤銷宛平縣,成立豐臺區、南苑區、石景山區,隸北京市。1958年,南苑區、石景山區大又都併入豐臺區。1963年,石景山區從豐臺區分出成立石景山辦事處。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石景山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石景山區因“燕都第一仙山——石經山”而得名。自古就是京西曆史文化重鎮

解放後,北京市區劃幾經調整。1952年,撤銷宛平縣,成立豐臺區、南範區、石景山區,隸北京市。

1958年,南苑區、石景山區大都併入豐臺區。1963年,石景山區從豐臺區分出成立石景山辦事處,1967年8月7日,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決定,將石景山辦事處改名為石景山區,此後,行政區域未再變動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海淀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海淀區因歷史上此地有大片水域而得名。隨著我國朝代的更迭和建制的變更,海淀地方的隸屬也多次發生變化。

作為一個地區的興起,則是與北京城的發展息息相關。清代在這裡修建了大規模的園林建築,圓明園、頤和園一帶成為皇家禁地。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和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致使海淀區兩次遭受劫掠。 1949年1月10日,十八區人民政府在海淀鎮成立,1954年6月“海淀區”作為行政區劃名稱,正式在版圖上出現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大興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明代初期,大興縣隸屬北平府。

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大興屬之。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明遷都北京,大興為依郭京縣。清代,大興仍為依郭京縣,隸屬順天府。

中華民國時期,1914年10月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大興屬之。1928年6月,大興縣劃歸河北省,9月定為特等縣,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隸屬河北省第三專區。1945年8月日本投降至1948年12月地區解放,大興縣隸屬河北省第五專區。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興縣仍隸屬通縣專區。1958年3月,大興縣劃歸北京市並將原屬北京市南苑區的舊宮、亦莊、瀛海、西紅門等地劃歸大興改為區建制。1960年1月,恢復縣建制。

2001年1月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以原大興縣的行政區域為大興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村鎮。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門頭溝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漢代屬薊縣,唐屬幽都縣。唐末至遼末的二百年間屬玉河縣,金初併入宛平縣治下。

元初,門頭溝區山區存在過一個“大周朝元年”政權。明代宛平縣在此派典史。清道光二年派縣丞。1928年成立北平特別市,其餘部分屬宛平縣。門頭溝解放後,先後是北京市屬的28區、20區、16區, 1948年12月14日門頭溝全境解放。

1952年9月河北省宛平縣、北京市第16區併入京西礦區,今門頭溝區全境屬京西礦區轄界,包括今龍泉、永定、潭柘寺3鎮範圍。

1958年5月京西礦區調整區劃後改稱門頭溝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房山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元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兩縣屬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屬中都路大興府。二十一年(1284年)改屬大都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奉先縣改名房山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良鄉縣屬河北省通縣專區,房山縣屬河北省通縣專區,縣政府駐房山城。1958年,原河北省房山、良鄉縣合併為周口店區。1960年周口店區改名房山縣,歸屬北京市。1980年,城關、周口店部分地區約36平方公里劃出成立燕山區。1987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房山縣和燕山區,建立房山區,區政府駐房山,其行政區劃為原房山縣和燕山區範圍。

1986年,撤銷房山縣、燕山區,設立房山區,以燕山區和房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房山區的行政區域。1997年,國務院批准將房山區人民政府駐地遷至良鄉鎮。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通州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將徐達又攻佔元大都,改名北平,並改元大都路曰北平府。同時省潞縣入通州,從此潞縣之名變成歷史地名。通、漷二州俱隸北平府,十四年(1381年)二月,漷州降格為漷縣,改隸通州。

至此,通州領有三河、武清、香河、漷縣四縣,屬北平府不變。1948年12月通縣解放,分置通縣、

1958年3月縣市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後,合併為北京市通州區。1960年複稱通縣

通州歷為京東交通要道,漕運、倉儲重地。萬國朝拜,四方貢獻,商賈行旅,水陸進京必經此地,促進了通州經濟的繁榮和興旺。享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說法。

1997年4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區人民政府駐通州鎮。2017年10月,河北廊坊北三縣(三河、大廠、香河)要與北京通州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2017年年底啟動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套班子”和相關市屬部門搬遷至通州。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昌平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名稱來自漢代的昌平侯,為昌盛平安之意。此處,西漢始置縣,明朝正德年間縣升為州,轄密雲、順義、懷柔三縣。清雍正年間,轄縣改屬順天府。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撤州設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2日昌平縣解放。

1949年4月昌順聯合縣分設昌平縣,屬察哈爾省南口專區;8月1日起屬河北省通縣專區。1956年1月劃歸北京市管轄,撤縣設區。1960年1月,撤區復設昌平縣。

1999年9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昌平縣設立昌平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順義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明朝於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降順州為順義縣,屬北平府,後為順天府所轄。

民國三年(1914)十月,改順天府為京兆特別區,民國十年(1928)六月,北京改稱北平,順義直屬河北省。1948年12月8日順義縣城解放。

1949年8月,順義屬河北省通州專署領導。1958年4月,劃歸北京市,199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制,設立順義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延慶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延慶縣早在戰國時期就設立了縣,名“居庸”。元仁宗年間更名為龍慶州,明永樂年間設隆慶州,明穆宗朱載垕登基後改年號隆慶,由於避諱而改名為延慶州,民國年間改為延慶縣。

1948年5月19日,解放軍解放了延慶縣城。延慶縣屬察哈爾省,1952年改屬河北省,1958年10月劃歸北京市。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平谷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平谷區因其地形三面環山,中間是平原而得名。自漢高祖十二年便已建立平谷縣,是北京區縣中最古老的名稱之一

平谷縣自漢高祖十二年設縣以來,歷經2000餘載,期間,縣有撤併,境域多變。1958年3月,通縣專區撤銷,平谷縣改屬河北省唐山專署。同年10月,劃入北京市。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懷柔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懷柔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經有了“懷柔”這個名稱,唐太宗貞觀年間開始設立懷柔縣。公元1368年明朝設置的懷柔縣與今天的懷柔區管轄範圍基本相同。

在古代漢語中,“懷”是來的意思,“柔”是安撫的意思。“懷柔”這兩個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團結,交融發展。2001年12月30日,國務院批准懷柔縣撤縣設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密雲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原密雲縣城南15千米處有一高山,終年雲霧繚繞,故名密雲山(現豐寧縣雲霧山)。縣名來自山名。舜築“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古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置漁陽郡、漁陽縣,為密雲地區建縣之始。明洪武元年省檀州入密雲縣。

永樂元年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密雲縣隸之。雍正六年改密雲縣直屬順天府北路廳。民國初廢順天府,改稱京兆,密雲縣屬京兆;1928年廢京兆,改隸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歸北京市所轄。

2015年11月13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同意北京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撤銷密雲縣設立密雲區

北京16區更名歷史:原來,它們也有過土裡土氣的曾經……

這就是北京16區的更名歷史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評論區裡告訴大北

你有沒有改過名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