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高瓴張磊:始於33歲那場冒險

高瓴張磊:始於33歲那場冒險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使勁裹了裹藍色西裝外面的黑棉服,張磊大步快走邁向紐約卡耐基音樂大廳,第一次來到這裡,張磊被誤以為參加文藝演出。2017年高瓴資本全球機構投資人大會在這裡召開,作為高瓴創始人,他準備向投資機構解釋重倉中國的機會。


走在大街上,張磊難以想象,工業化、城鎮化、互聯網化、科技化、人工智能等一波又一波浪潮,極短時間內,集中展示在這片土地上。


高瓴資本資金管理規模超600億美元,2018年9月,完成一隻規模為106億美元新基金的募資工作,創下亞洲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募資規模之最,打破了全球私募巨頭KKR的紀錄。


張磊沒想到高瓴資本有一天會做到如此規模。2005年,他放棄每天下午四點下班,週末可以做飯、帶孩子的安逸生活,創辦高瓴。加入WTO後,企業家精神受到推崇,中國像個巨大磁場,吸引著他回來。


“中國正在快速崛起,高速火車正在駛離車站,請立即上車。”①他用極富煽動性的語言向對這裡不甚瞭解的國外機構募資,那會兒,幾乎沒有人相信他。



提到高瓴資本,很多人都評價其神秘、難以定義,如今,它卻通過一個個成功案例,打破人們的混沌認知。


歷時半年之久的格力混改拉下帷幕,從“二十五選一”到“二選一”,高瓴資本戰勝厚朴資本,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2019年12月,格力電器發佈公告,大股東格力集團已與高瓴資本旗下的珠海明駿簽署格力電器股份轉讓協議,將持有的格力電器9.02億股A股流通股,以人民幣46.17元/每股的價格進行轉讓,最終轉讓總金額為人民幣416.62億元,佔格力電器總股本15%。格力電器由“國資控股”上市公司,變為無實際控制人企業。


張磊不僅幫助董明珠站穩C位,也為自己在傳統行業的佈局再添棋子。2017年7月,百麗在港交所摘牌,私有化之後,高瓴持股57.6%,成為鞋王實際控制人。此前,高瓴已經投資了騰訊、京東、愛奇藝、美團、滴滴、去哪兒等諸多互聯網科技公司,投資百麗成為高瓴轉向實業的標誌,張磊在多個場合解釋背後邏輯,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結合大有可為。百麗退市兩年後,2019年10月,高瓴資本將其國際業務(滔博國際)分拆推向香港資本市場,600多億的市值早已超越私有化所用資金。


除了技術與傳統產業相融合的領域,張磊越來越重視基礎科學與原發創新。他的興趣不僅在於幫助科學家把基礎科學做紮實,以此提升國家競爭力,也在於幫助年輕人,在紛繁複雜、選擇眾多的世界中,迴歸本質,做自己的價值投資人,而不是老想著在一個浮躁的社會做短期博弈的事情。②


2019年11月15日,我國第一款創新藥通過美國FDA認證。新藥研發九死一生,週期長、投入大、也不見得有多少效果,新藥背後百濟神州前六位大股東中,只有高瓴資本一家為中方資本。從2014年的A輪,到2015年的B輪,再到2016年美國上市、2018年在香港二次上市,高瓴全程投資百濟神州。


儘管張磊的投資理念是“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時間的朋友”,2019年2月亞布力論壇上,他還是當著百濟神州中方合夥人王曉東的面開玩笑,自從認識王曉東後才知道什麼叫“沒收入的公司”。


王曉東是張磊的河南老鄉,不過,對張磊影響更大的是另一位老鄉施一公,他們也是駐馬店高級中學校友。“儘管河南駐馬店是這麼一個小城市,卻出了一個很牛的師兄叫施一公”,張磊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說,“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步,知道要努力。”


2018年,施一公從清華大學副校長職位離職,創辦西湖大學,張磊成為西湖大學創始捐贈人。張磊第一次捐贈教育在2010年,為母校耶魯大學捐贈888萬美元,創下該校個人捐贈的最高紀錄,2017年,他還向母校人民大學捐贈3億元,用於培養人才,為前沿學科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張磊的人生切分為兩段,33歲之前的人生,順遂、目的性不那麼強。


張磊1972年出生於河南駐馬店市,父親是外貿局幹部,母親是律師,他以當地高考狀元身份考入人民大學金融系,畢業後接受國家分配,到五礦工作,因為接觸一位美國客戶的緣故,萌發到美國留學的念頭。


1998年,張磊來到耶魯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及國際關係碩士學位,原以為可以獲得全額獎學金,意識到獎學金只有一年後,開始找工作單位實習,一方面賺學費,一方面為就業做準備。


從紐黑文去往紐約的火車穿行不息,十幾年不曾發生改變。張磊常常乘坐這趟火車去紐約面試,無一不是滿懷憧憬而去,失望而歸。央視財經人物紀錄片《遇見大咖》中,在站臺上回憶的這段往事,是張磊33歲人生中少有的蕭瑟時刻。


第一個向張磊拋出橄欖枝的是張磊耶魯時的導師大衛·史文森。


史文森是耶魯大學捐贈基金首席投資官,也是美國僅次於巴菲特的投資人,他的著作《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被譽為機構投資的聖經。儘管這裡沒有招收MBA學生做實習生的先例,眼前這位小夥子聰明、勤奮,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的氣質打動了他,史文森幫他在耶魯大學捐贈基金謀得一份實習生的職位,並向他傳授投資藝術。


做時間的朋友、價值投資等理念開始在這裡萌芽。捐贈基金安排他去做木材行業研究,幾周功夫,張磊交回一沓一英寸厚的行業分析報告。他還寫信給標普500的每一家公司,免費獲得他們的年報,從中學到資本回報率、權益回報率等諸多商業知識。在《新京報》的採訪中,張磊說,“重視基礎研究,是高瓴的核心。”耶魯畢業後,張磊先是在一家全球新型市場投資基金工作,後來又擔任紐約證券交易所首任中國首席代表,靠著踏實的研究,張磊敲開了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的門。


33歲那年,張磊創辦高瓴資本,從此開啟高瓴資本創始人的人生。後半段人生始於2005年,這也是中國投資機構興起元年,紅杉、NEA、紅點等外資機構進入中國,今日資本、中國基金、北極光創投等本土投資機構開始興起。


高瓴取自中國成語高屋建瓴。高屋建瓴地看,這一年,中國正在經歷一場互聯網浪潮,阿里巴巴收購雅虎、百度上市,58、360、去哪兒、汽車之家等公司成立,新生市場為投資機構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大多數人拒絕為張磊提供資金時,史文森為他提供了一筆2000萬美元的投資,後來又追加1000萬美元。“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2005年,大家都用MSN時,張磊跑到義烏商品城調研,每個攤主的名片都印有QQ號,當地招商辦也有自己的QQ號。首次投資,張磊全部給予騰訊。當時騰訊市值只有20億美元,這筆投資讓高瓴大賺一筆。


2010年,劉強東找到張磊,希望獲得一筆7500萬美元的融資,張磊分析之後回覆,要麼投3億美元,要麼一分錢也不投。在他看來,企業家往往低估了事情的困難,張磊仔細算過一筆賬,京東若在大城市做重資產電商,建倉儲、物流,至少需要25億元,7500萬美元只夠一個城市的花銷。四年後京東上市時,這筆資金的價值達到39億美元。


研究商業歷史,讓張磊有種朝聖感,“我們就是要找為社會瘋狂創造長期價值的企業家。”③高瓴創立前五年僅投出了騰訊、京東幾個僅有的案例,正是這兩個案例奠定了其江湖地位。當人們習慣把資金分散到不同籃子降低風險時,張磊靠著紮實的基礎研究,在兩個籃子中孵出成果,並靠著這份時間積累的友誼,成為騰訊與京東合作的推動者。


2017年烏鎮互聯網飯局中,坐在馬化騰左側第二位的是張磊,這是除劉強東、王興之外最重要的位置,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張磊在投資圈的地位。踏實的基礎研究不僅定義了風險,也定義了他的人生。


註釋:

①②③:《遇見大咖》(張磊),CCTV-2,2018年10月。


* 圖片來自於張磊訪談視頻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