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岳飛真的有收復河山的能力和實力嘛?

岳飛是大家所熟知的宋朝名將,歷史上不乏有多少文豪對岳飛歌頌稱讚,在現代甚至有不少地名是利用岳飛來取的,在岳飛的老家還專門建立了景點和祠堂以表示紀念。一般在我們國家只有對社會有貢獻的名人才會有這樣的待遇,岳飛被眾人所熟知,自然他對歷史對社會造成了積極的影響,影響後世。

可以清楚的是岳飛是一個名將,從古至今,後世對他的評價可謂是多種多樣,而目前最讓人接受的是他是抗擊金的英雄,也正因為他是一名名將所以才有了後來岳母刺字這樣的佳話,岳母刺字在當今一直是被奉為長輩們勉勵晚輩後生的例子。

岳飛真的有收復河山的能力和實力嘛?


岳飛,字鵬舉,宋朝時期湯陰縣人士,其實說他是民族英雄有些不真實,在宋代,金兵在宋人的眼裡是外國勢力,所以當時人們自然稱呼他是民族英雄,而實際上當時的金人其實也是華夏民族,並非是外國人,因此最容易讓人接受的說法就是他是南宋時期的中興四將,是軍事專家。

岳飛從20歲也就是成年之後先後四次從軍,參加過多次大小規模的戰爭,因為岳飛所處的環境正處於戰亂,外族入侵的年代,也因為這一環境培養了他報效國家的想法。

根據史料記載,岳飛從小就喜歡熟讀兵法,曾拜於周同的門下學藝,從小便學會了騎馬射箭。在成年之後,宋宣和四年也就是1122年,童貫等人兵敗於契丹,朝廷損病折將,需要從民間徵兵。

自此,岳飛走上了軍旅的道路,岳飛經過選撥成為了“敢戰士”的一員。岳飛在之後的戰爭中不斷建立軍功,得到了當時的將領所賞識,岳飛在多次的戰鬥中表現十分出色,本來是可以被提攜的的,可是在那一年,岳飛的父親嶽和病故,他不得已回家守孝。

岳飛真的有收復河山的能力和實力嘛?


之後到了宣和六年,河北地區災難不斷,岳飛帶著母親謀生計又再次去參軍,這次一下就做了偏軍。宣和八年,金兵南一路南下滅掉了遼,宋微宗那年禪位於長子趙桓,也就是宋欽宗,宋欽宗在位時期,對金兵的入侵是不斷忍讓,又是割地又是賠錢。

誰知當時的金兵早已打算將宋的疆域收入囊中,所以得到了宋的妥協之後還是一路南下,金兵的入侵讓南宋山河破碎,岳飛也是將這一幕幕看在了眼裡,國破山河,百姓流離失所讓這位熱血青年氣憤不已,後在岳母的支持下投身於抗擊金兵的前線。

靖康元年1126年,康王趙構讓劉浩率軍北上,岳飛奉劉浩的命令前往李固渡於金兵周旋,在之後的幾次小戰役中嶽飛發揮了自己的優勢,都獲得了勝利。在和金兵展開的十三場戰役中,都獲得了勝利,岳飛也因此升到了修武郎。靖康二年,金兵的攻勢越來越厲害,岳飛跟隨大軍轉到了曹州,在曹州也立下了不小的軍功,又再次得到了升遷。原本當時金兵是被劉浩的大軍擊退的,可是由於當時臨時換了大將,讓黃潛善替了宗澤導致貽誤戰機,黃潛善有三萬多的人馬,可是卻沒有救援宗澤導致宋軍元氣大傷。

到了靖康二年,金兵攻破了汴京城,宋欽宗和宋徽宗帶著皇室成員以及大臣都被金兵所俘,北宋也就此被滅。岳飛當時十分氣氛和悔恨,眼看自己的國家被金兵踏破,之後他的抗擊金兵的決心更加堅定,然而這個時候的新朝南宋統治集團早就不像當年,新帝康王趙構儘管仍然任命了以李綱為主的抗擊金兵的大將,並且任命李綱為左相,明面上是重用這些主戰派,實際上寵信的是主和派黃潛善等人。

對於金兵的進攻攻勢,宋高宗並沒有採納岳飛等人的主張還是採納了黃潛善等主和派的南行巡幸的策略。岳飛得知宋高宗南行,不顧自己的職位高低直言上表。在岳飛的奏疏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句原話:“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這一奏疏也成功送達了宋高宗的手上,不過宋高宗不僅沒有采納還被革職問罪,因為岳飛越權。

岳飛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抗擊金兵的決心,而是輾轉北上到了北京大名府,讓岳飛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統治集團早已放棄抗擊而是主和,趙構黃潛善等人都不斷打擊朝中主戰勢力。

岳飛的一生建立公功勳達到頂峰時期是在之後的紹興時期,紹興四年,岳飛所帶領的岳家軍抗擊了金兵而且屢建奇功收復了六郡,岳飛出師取得了大捷,這次的大捷讓北宋朝廷大為吃驚,趙構也因此重視這位年輕不服輸的抗擊金兵將領。

岳飛真的有收復河山的能力和實力嘛?


就此,岳飛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被封為節度使,是宋朝時期最年輕的持節者,以後的收復戰役中,岳飛是一路勢如破竹,讓不少金兵聞風喪膽,岳家軍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勇猛的,之後的幾次北伐都收復了商等城,岳飛似乎看到了收復中原失地的希望一樣,十分的激動。然而讓岳飛沒有想到的是趙構因為重用了秦檜等主和派導致岳飛希望破滅。

秦檜的出現在很多歷史學家看來都是歷史必然,高宗到了晚年不斷的尋求和議,重用了秦檜,並且讓秦檜接通金兵。到了紹興八年,秦檜代表了高宗對金人俯首稱臣。之後雖然岳飛也是得到了趙構的重用,不過不同以往,在秦檜的慫恿下,誓死抗擊金兵的岳飛終於在大理寺獄中被害,時年39歲,岳飛的死也導致北宋主戰核心被徹底瓦解。直到紹興三十二年岳飛才得到了平反,儘管也得到了在位的宋理宗追封並且建立宗廟,但是人已去也是無用。

我們可以從岳飛的戎馬生涯中瞭解到岳飛也確實一位出色的軍事專家,擁有超凡的軍事才能,在他所經歷的幾百次戰鬥中幾乎沒有敗退的,因此在之後的朝代中多有人會議論如果岳飛被朝廷重用的話也許河山是可以收復的,也有學者針對岳飛是否有收復河山的能力。

其實就上面的這些論述中來看,岳飛確實是有收復河山的能力,不過僅僅憑藉岳飛一個人的能力還是無法收復北宋失去的領土,也無法憑藉一己之力抗擊金兵,如果岳飛可以憑藉一人之力也就沒有後來的十年功廢。岳飛流了多少血花費了多少精力也損失多少岳家子弟才換回的失地讓一道撤軍的詔書徹底擊潰。

可見要想收復失地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還是十分重要,如果沒有統治集團的支持,僅僅憑藉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進行的,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革新以及戰役失敗往往是因為得不到統治集團的支持,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被擊潰的。岳飛正是在這樣的心情之下含恨而死的。岳飛可以帶領岳家軍一路披荊斬棘將開封徹底包圍,說明岳飛有收復失地的能力,不過因為一道荒唐的聖旨,他的心也徹底死了。

岳飛可以在抗金金兵前期得到朝廷的重視,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趙構,趙構到了晚年可以說變得軟弱,認為跟金廷妥協或許得到存活的機會,岳飛在後期不得志,當然也跟秦檜的出現有一定的關係。岳飛即使有抗金金兵的鬥志,可是在趙構的眼裡,保命保住自己的小朝廷是最為重要的。

岳飛真的有收復河山的能力和實力嘛?


結論:

綜上所述,岳飛從小就熟讀兵法,成年之後參加的幾次戰役都勝利,而且到了他戎馬生涯的頂峰,他也是連連告捷,可以說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岳飛死後,老百姓都十分的哀痛,人金兵也是舒了一口氣。

然而,岳飛卻沒有抗金金兵收復中原的實力,實力和能力是有一定差別的,而且這差異不是一般的懸殊,就岳飛收復南宋河山來看,實力並非單單指岳飛個人和岳家軍,而是指南宋小朝廷,岳飛個人和岳家軍的實力只可以抵擋一部分金兵而與金廷是無法抗衡的,因此岳飛是沒有收復河山的實力,卻有收復河山的能力。

岳飛的收復河山的實力主要來源於南宋小朝廷。如果南宋小朝廷可以給予岳飛一定的實力,收復河山那又是另外一種結局了。岳飛在紹興時期曾經得到了趙構的支持,所以可以北伐三次並且還可以收復六郡,也是說明了這一點,岳飛的一生本就有英勇抗戰的實力,加上趙構給他的增加的實力,也就不斷取得北伐的勝利。在包圍開封之後,趙構卻害怕金廷會報復全面進攻,自然也就不再支持岳飛。

所以歷史上的岳飛雖有才華可是沒有千里馬是後世最為痛心的。岳飛的事蹟在很多宋史學者來看,岳飛是沒有實力和能力去收復河山的,可是仔細分析,岳飛的實力是有的,只是沒有那個實力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