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優秀呢?

女人一旦當了媽就意味著有操不完的心,每天都要嘮叨個不停尤其是生了一個“熊孩子”以後,當媽的都表示:心很累。可是近些年來,“佛系媽媽”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一股清流,倍受年輕人的追捧,這下頭疼的可輪到這些熊孩子們了。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優秀呢?


“佛系”媽媽又有哪些特質呢?

1、當孩子生病時

當孩子生病時,其他媽媽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膽戰心驚,不知所措,只能各種連環call。

“佛系”媽媽的做法卻是:沒事,談定談定!

2、當孩子摔倒時

普通媽媽一般都是趕緊過去扶孩子起來,急切地詢問孩子有沒有受傷,心疼得不得了。

“佛系”媽媽的做法是:多大的事啊!不就是摔了一下!越摔越皮實!

3、當孩子不願意睡覺時

普通媽媽看到孩子不願意睡覺,好說歹說、連哄帶騙。孩子一點沒有想睡的慾望,自己卻困得半死還囤積一肚子火氣。

而“佛系”媽媽的做法是:隨他去,愛睡不睡,反正困了自己就會睡了!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優秀呢?

4、孩子成績不好時

普通媽媽可能就會給孩子報補習班,甚至不惜陪娃學習熬夜到凌晨兩點。

而“佛系”媽媽的做法是:一切隨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況且還有比他差的呢,不著急。

5、當孩子沒有寫作業時

普通媽媽知道孩子還沒有寫作業,趕緊督促孩子寫作業,並邊監督還邊“提點”孩子,“這道題怎麼又錯了,我不是跟你說了嘛……”

而“佛系”媽媽的做法是:沒有寫作業啊,那不用寫了,反正明天捱罵的又不是我。

簡而言之,“佛系”媽媽就是崇尚自然養育,放手去愛。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優秀呢?


像這樣的佛系媽媽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佛系媽媽養育孩子的方式可是讓人瞠目結舌。很多人都表示,這還是親媽嗎?孩子怕不是撿來的吧?

對此,網友們也分享了很多趣事。

網友1:有一次吃飯我吐槽老媽“媽,你能不能不要老是做這幾個菜啊,真的很難吃啊!”我媽說“難吃都把你吃這麼大了,想吃好的下輩子投個好胎去吧!”我……

網友2:我現在已經修煉出來了,之前很多朋友都笑稱我是母恐龍。現在,我孩子說:媽,你怎麼不陪我寫作業了?我說:我不想心臟搭支架,我還想多活幾年!

網友3:說到佛系我最佩服的是我嫂子,我嫂子愛打麻將,有一次孩子放學回家說“媽,我餓了”,我嫂子頭也不抬的就給了一張大鈔說“出門右拐,有家麵館,自己解決。”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優秀呢?


佛系媽媽都有哪些特徵?

1、有界限

兩到三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單純和對未知事物好奇心是其最根本的東西,家長的道理、發脾氣,對孩子產生的效果並不理想,甚至還會引起孩子故意對著幹。面對這些情況,佛系媽媽比較有界限感,你不想吃飯,那就等下一頓,一兩次出於身體本能養成了習慣,以後自然會乖乖習慣。

2、不過度寵溺孩子

有些媽媽愛操心,什麼都愛大包大攬,這對孩子來說其實很容易會養成依賴性。但是佛系媽媽就不同了,她們對什麼都抱著:我自巋然不動,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態度,這樣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使他們快速獨立的方式。比如佛系媽媽也會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自己洗襪子、洗碗等等,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優秀呢?

3、有態度有原則

在商場,孩子躺在地上哭鬧要挾要買玩具,一般父母礙於面子也就給孩子買了。但是佛系媽媽不會,必要的原則需要給孩子養成,等到孩子哭不動了,帶回家去給一個擁抱,溝通約定一個制度,想要玩具要開口講,爸爸媽媽會視情況給你買,要讓孩子懂得正確表達訴求。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優秀呢?


“佛系”育兒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鏡子,而媽媽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佛系養大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強、擁有足夠的生活自理能力,關鍵是性格和善開朗,有勇氣、有毅力,今後越來越優秀!看完之後,大家是不是也想做“佛系媽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