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印度超日王的傳奇一生是怎樣的?

韓聖希


說起印度的歷史,估計大部分人都是一臉懵!

腦子裡可能就只有佛教、種姓制度、東印度公司等等字眼兒,因為當年上學的時候,世界歷史也就講了這麼些東西。

而在於古印度數千年的歷史中,咱們能叫的出名的印度古代帝王,可能也就阿育王、與戒日王這兩位。

至於對其瞭解也並不是其諸如統一印度次大陸的輝煌功績,而是因為他們在佛教的成長曆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比如阿育王的皈依,讓佛教得到了第一次開源;而戒日王更是在玄奘西遊過程中對其頗為友好。

而這個超日王是誰呢?說實話我當年知道這個人也不是因為學歷史!

我是從一艘航母瞭解到超日王的!

其便是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其是由俄羅斯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改造而成!其也被譯為超日王號。

能夠被拿來給航母命名,那麼這個超日王一定有兩把刷子,所以我那時候專門查了以下他。

超日王是印度摩揭陀王國笈多王朝時期的第三代君主,即旃陀羅·笈多二世,於380年到413年在位。

摩揭陀王國一直是古印度的大國,長期稱霸於北印度,當年亞歷山大大帝就在這裡吃過虧,東征之路因此止步。而在孔雀王朝時期,更是在阿育王的帶領之下走向過輝煌,統一了印度次大陸。

不過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滅亡,摩揭陀王國也陷入分裂。直到笈多王朝時期,摩揭陀王國重新崛起,並在超日王手中走向了頂峰。他擊敗了馬拉瓦人、卡提阿瓦人以及塞種人使得摩揭陀王國重新稱霸北印度。

大有當年阿育王的風範!


如果橫向比較,當時的笈多王朝絕對堪稱世界最強帝國。公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在西邊兒,當時羅馬帝國已經分裂,西羅馬帝國正在被哥特人狂揍,東羅馬帝國也深受蠻子們的威脅,守著君士坦丁堡不敢出門。而在東邊兒,華夏大地正處於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代——東晉十六國,都分裂得不成樣子了。

所以,超日王在印度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得地位。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東晉僧人法顯、智猛西行遊學,先後來到過摩揭陀王國都城華氏城交流過,法顯寫的《 佛國記》對這裡有過一定的記載。不過這超日王忙著擴張,估計沒多大功夫去搭理這外國人,而且當時印度對於中原王朝的瞭解也還不夠,所以其並沒有像後來的戒日王那樣,把玄奘奉為座上賓。

不然,超日王估計會更加出名!


白話歷史君


超日王是印度神話中的英雄人物,以勇武豪邁的先知形象在印度民間流傳。印度歷史上曾有多位國王用“超日王”作為自己的頭銜以提高聲望,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笈多王朝的第三位國王——旃陀羅笈多二世。通常來講,超日王一般作為旃陀羅笈多二世的代稱。

旃陀羅笈多二世生活在公元4世紀中後期的印度,他的父親是奠定笈多王朝基礎的君主薩摩陀羅笈多,父親過世後,繼承後者王位的是他的長兄羅摩笈多。但此君在與敵國交戰時失敗,被圍困在一座山間堡壘中,最後不得不以獻出自己美麗的王后德魯瓦德維為條件得以撤退。被激怒的笈多王后,向軍中的實力派王弟旃陀羅笈多求助,智勇雙全的超日王便帶領麾下的數百名將士,全部化妝成女人前往敵營,更是劍走偏鋒,自己假扮為王后,藉機將敵國國王刺殺。他的英勇無畏贏得了臣民的擁護,也促成了自己取代兄長成為國王的篡位之舉。至於美麗的王嫂德魯瓦德維,則自然而然地嫁給了英武的小叔子。

笈多帝國在超日王統治下,臻於極盛。他採取與南北鄰國修好之策,集中力量征服印度西部的國家,領土擴至阿拉伯海沿岸,控制北印度東西海岸的城市及港口。笈多王朝的版圖從印度河擴展到孟加拉灣,從北部山區擴展到納巴達河,除印度半島南部及西南部外,領土擴大到印度大部分地區,成為該王朝最盛期。

超日王治下,北印度一帶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文明高度發達,印度古典文化表現得燦爛輝煌。他對古典梵文文學庇護,十分鼓勵作家的創作,宮中僱有一群詩人,號稱九大寶石。這九位學者是:劇作家和詩人迦梨陀娑、天文學家彘日、名醫丹文塔裡、耆那教聖人克沙帕納卡、字典學者阿馬拉·辛哈、數學家桑庫、詩人貝塔拉·巴塔和加塔·卡爾帕拉、文法學者瓦拉魯奇。其中最著名的是文學巨匠迦梨陀娑。此人既擅長史詩描述,又精通戲劇創作。流傳最廣的作品便是浪漫的古代愛情故事《沙恭達羅》。該劇還因歌德的推崇,而在後來的西方文學界廣受好評。

旃陀羅笈多二世的宗教政策也很寬容。雖然他本人是一個虔誠的耆那教徒,但並不反對佛教、印度教的傳播。他曾委任一些佛教徒擔任宮廷顧問,還慷慨捐資修建佛教寺院和大學。這才有了法顯以及後來的玄奘,在印度當地目睹的佛國盛況。東晉時著名佛教僧侶法顯,曾在此期間訪問印度。親眼見識到旃陀羅笈多屬下印度人民的富足安樂的生活。他在自己的《佛國記》中,描述了一個擁近乎烏托邦的理想國度。

因為超日王在印度是神一樣的存在,所以印度在2004年購買原蘇聯基輔級航母“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經改造後,更命名為“超日王號航空母艦”,是印度海軍的旗艦。


歷史流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超日王號航母的超日王,就是旃陀羅笈多二世。

旃陀羅笈多二世是古印度歷史上,非常有作為的一個國王。

他是笈多王朝第三位君主,在位長達40年之久(375年 - 415年)。

公元3世紀以後,印度貴霜帝國衰敗,分裂成無數小國。

笈多王朝開始崛起,經過旃陀羅·笈多一世之子海護王兩個皇帝的治理,開始成為逐步統一印度,

然而,海護王之子超日王,也就是旃陀羅笈多二世時期,笈多王朝到達全盛時期。

超日王是個相當全面的國王,能文能武。

就武功上,超日王的主要敵人是西北印度河流域以東地區的馬拉瓦人及卡提阿瓦人,還有就是西部沿海地區古吉拉特的塞種人,德干高原西南部地區的伐迦陀迦王國。

超日王才有遠交近攻的方法,一個個擊破。

他將自己的公主下嫁給伐迦陀迦王國國王樓陀羅西那二世,兩國由此成為盟國,消除南方威脅。

超日王隨後權力攻打其他的敵人:388年起,超日王先後征服馬爾瓦、古吉拉特及卡提阿瓦,軍事才能極為出色。

在超日王時代,國家軍隊有50萬的步兵、5萬的騎兵、2萬的戰車兵,還有高達1萬頭戰象。

這種規模的軍隊,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

在超日王的治理下,笈多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帝國,同時期歐洲的西羅馬帝國已在走下坡了,而中國也正值五胡十六國時期。

在超日王的攻擊下,敵人紛紛被打垮,國家領土擴充到阿拉伯海沿岸,控制北印度東西海岸的城市及港口。

由此,笈多王朝除了沒有南方的部分領土以外,基本和今天印度差不多大。

在公元400年,超日王領土的人口達到2800萬人,是印度歷史上頂峰。

然而,超日王並不是只擅長軍事。

超日王大力發展了印度的經濟、文化、政治。

在超日王時期,印度確認了政治制度,採用了不同於以往的中央集權制,超日王是唯一統治者,皇親貴族及婆羅門高僧做重臣及王室顧問。全國分若干省,省下設縣,省總督多由大王任命王子或其他親屬出任,縣級地方官由總督任命及管轄,協助國王進行統治顧問大臣及各級官吏,都從國王處領薪。

這種制度避免了印度再出現全面的分裂,也開始有了印度的概念。

另外,超日王時代,印度的藝術、宗教、天文、數學、醫學、冶金等等各方面都有極大的提高。

超日王時代尊敬9個著名學者:劇作家和詩人迦梨陀娑、天文學家彘日、名醫丹文塔裡、耆那教聖人克沙帕納卡、字典學者阿馬拉·辛哈、數學家桑庫、詩人貝塔拉·巴塔和加塔·卡爾帕拉、文法學者瓦拉魯奇。

可以這麼說,超日王確實是很牛的,放在全世界也是一流的國王。


薩沙


只知道印度那艘航母名曰“超日王”,因為印度歷史並不恢宏反而有些蕪雜,還真不瞭解多少。

已知超日王為公元4—5世紀印度笈多王朝的君主,統一印度次大陸北部並將國家帶入輝煌之明君。其版圖從印度河向東至孟加拉灣,從北部喜馬拉雅山區擴展到納巴達河,除印度半島南部及西南部外,領土擴大到印度次大陸大部地區。

據稱超日王具有倡導文化,厚待文人學者的雅量。其宮中有九位著名學者,號稱後宮“九寶”。

東晉高僧法顯當時遊歷次大陸,著有《 佛國記》(原名《歷遊天竺記傳》)。

印度文明的初綻,始於公元前2500年。居民為達羅毗荼人。公元前1700年後,印度河改道帶來洪水氾濫,原有和諧的農業與城市商業生活被打破,到前1500年,印度河文明土崩瓦解,留下城市遺址、農耕文化和生殖崇拜等要素與基因,為印度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約從前1500年起,中亞的雅利安人穿越次大陸西北的雪山峽谷,進入印度河—恆河流域,他們最初以畜牧業為生,將“達薩”(“雅利安”梵語為“出身高貴”,他們視皮膚較深的達羅毗荼土著為“達薩”—“敵人”)驅至南方,自身逐漸轉向農耕。雅利安人留下宗教韻文《吠陀》和史詩《摩訶婆羅多》、《摩羅衍那》,《吠陀》是印度最早的歷史文獻和婆羅門教典籍之一。

雅利安人在次大陸創設種姓制度,其中的婆羅門祭祀創立婆羅門教,為後來的印度教奠定基本教義。前六世紀,喜馬拉雅南麓藍毗尼王子悟道成佛。“列國時代”的次大陸曾受到波斯人、馬其頓/希臘的侵擾。前324年,摩揭陀國王統一次大陸北部,創建印度第一個君主制中央集權的孔雀王朝(存續近140年),其第三代國王阿育王以血腥殺戮征服整個次大陸,晚年“放下屠刀”皈依佛教,在全境建造84000座舍利塔(絕大多數被後來的伊斯蘭征服者燒燬)。

孔雀王朝之後,印度進入分裂時期,期間希臘、安息、貴霜、匈奴、阿拉伯、突厥、阿富汗、蒙古等列強先後踏入該地區,建立了疆域不一的若干王國,其中貴霜帝國和笈多王朝曾短暫統一過北部。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帶來伊斯蘭文化。11世紀,突厥人入侵北印,1206年建立德里蘇丹國——次大陸首個穆斯林王朝,歷320年,但它無力統一整個次大陸。

1526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征服次大陸北部,建立一統南亞的莫臥兒帝國,17世紀建泰姬陵。1857年,連綿不斷的農民起義,步步緊逼的英國殖民入侵結束了伊斯蘭王權在次大陸長達650年的統治。


ruixuezhaofeng


超日王簡介

旃陀羅·笈多二世(梵文:चन्द्रगुप्त विक्रमादित्य;英語:Chandragupta Vikramāditya;?-415年),即超日王,一般認為是傳說中的“毗克羅摩阿迭多”,印度笈多王朝第三代君主,380年到413年在位。沙摩陀羅笈多之子,母親是達妲維。

印度超日王傳奇故事_如何評價超日王

超日王在位期間,笈多王朝達到鼎盛時期,該時期也被認為是印度的黃金時代。繼承其父沙姆陀羅笈多王大遠征之偉業,滅亡西薩陀普諸省,併吞馬拉瓦、烏詹、普拉雅格等地,入笈多王朝。

除印度半島南部及西南部外,版圖及於印度大部分地區。期間東晉僧人法顯到訪印度,並三進當時的都城華氏城,在城外的大乘寺廟學習律法3年。

超日王傳奇故事

維克拉馬提亞,在印度語中意為超日王。他曾是印度神話中的英雄人物,素以勇武豪邁的先驅者形象在印度民間流傳。因其蜚聲海內的知名影響,歷史上曾有多位印度地區的國王將其名用作頭銜以提高自己的聲望,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笈多王朝的第三代偉大國王——旃陀羅笈多二世。

旃陀羅笈多二世生活在公元4世紀中期的印度,大約在公元376年成為笈多王朝的國王。他的父親是奠定笈多王朝帝國霸業基礎的強力君王薩摩陀羅笈多,母親則是王后達多·德維。

根據中國傳統的宮廷觀點,他是一位純粹的嫡皇子,出身不可謂不尊貴。在他很小的時候,很可能就已目睹或耳聞過父親南征北戰的輝煌業績,從而奠定了他日後作為王朝領導者繼續開疆拓土、創建盛世的雄心。

印度超日王傳奇故事_如何評價超日王

超日王的帝王生涯從一開始就頗具傳奇色彩。年輕時的旃陀羅笈多,並非薩摩陀羅笈多所立王儲,繼承後者王位的是他的長兄羅摩笈多。但此君在與毗鄰的西部總督區的斯基泰人交戰時失敗,被圍困在一座山間堡壘中,最後不得不以獻出自己美麗的王后德魯瓦德維為條件得以讓塞王撤圍。

被激怒的笈多王后,向正在軍中服役的王弟旃陀羅笈多求助。智勇雙全的超日王便帶領麾下的數百名將士,全部化妝成女人前往敵營。之後,旃陀羅笈多更是自己假扮為王后,藉機將斯基泰國王刺殺。

他的英勇無畏贏得了臣民的擁護,也促成了自己之後的篡位之舉。至於美麗的王嫂德魯瓦德維,則順其自然地嫁給了英武不凡的小叔,她還為後者生下了未來的王儲鳩摩羅笈多一世。

超日王繼承其父沙摩陀羅·笈多大遠征之偉業,笈多帝國在其統治下,臻於極盛。他採取與南北鄰國修好之策,集中力量征服印度西部的塞迦國家,合併了馬爾瓦、古吉拉特等地,領土擴至阿拉伯海沿岸,控制北印度東西海岸的城市及港口,並將鄔闍衍那城作為行都,將都城遷從毗舍離城遷移至華氏城。

笈多王朝的版圖從印度河擴展到孟加拉灣,從北部山區擴展到納巴達河,除印度半島南部及西南部外,領土擴大到印度大部分地區,成為該王朝最盛期。

另外超日王還大力提倡文化藝術,優待學者詩人。其宮中有九位著名學者,號稱後宮“九寶”。這九位學者是:劇作家和詩人迦梨陀娑、天文學家彘日、名醫丹文塔裡、耆那教聖人克沙帕納卡、字典學者阿馬拉·辛哈、數學家桑庫、詩人貝塔拉·巴塔和加塔·卡爾帕拉、文法學者瓦拉魯奇。

在超日王時期,中國高僧法顯遊歷印度,著有《 佛國記》(原名《歷遊天竺記傳》),有些印度僧人也在此時來到中國。

印度超日王傳奇故事_如何評價超日王

如何評價超日王

旃陀羅笈多二世的上述文治武功,讓他在笈多王朝諸王中獨樹一幟。儘管他的父祖和子孫在某一領域上的成就或許還在其之上,但綜合比較都沒有如後者般深刻地影響著印度歷史。

他建立的許多政治框架,在兩個世紀之後仍然被更著名的戒日王所沿用。他的文學政策更是為世界培育出一幕幕經典的作品。

無怪乎有些現代評論者嘆息,在其漫長的統治生涯結束後,雖然笈多王朝依然延續了一個世紀,但它那顯赫的黃金時代卻終究一去不復返


小呆歷史觀


就像你說的,前身只是直升機航母,當初是俄國人免費送印度的

當然,有條件,那就是交由俄國來改裝

在這艘航母上俄國人坑了印度人幾十億美元,順便也讓自己得到了一個擁有製造航母能力的造船廠(蘇聯解體後,蘇俄唯一能造航母的造船廠劃給烏克蘭了)

不過也因為這樣,所以這艘航母的實戰能力很差


鴨梨山大


超日王簡介

旃陀羅·笈多二世(梵文:चन्द्रगुप्त विक्रमादित्य;英語:Chandragupta Vikramāditya;?-415年),即超日王,一般認為是傳說中的“毗克羅摩阿迭多”,印度笈多王朝第三代君主,380年到413年在位。沙摩陀羅笈多之子,母親是達妲維。

超日王在位期間,笈多王朝達到鼎盛時期,該時期也被認為是印度的黃金時代。繼承其父沙姆陀羅笈多王大遠征之偉業,滅亡西薩陀普諸省,併吞馬拉瓦、烏詹、普拉雅格等地,入笈多王朝。

除印度半島南部及西南部外,版圖及於印度大部分地區。期間東晉僧人法顯到訪印度,並三進當時的都城華氏城,在城外的大乘寺廟學習律法3年。

超日王傳奇故事

維克拉馬提亞,在印度語中意為超日王。他曾是印度神話中的英雄人物,素以勇武豪邁的先驅者形象在印度民間流傳。因其蜚聲海內的知名影響,歷史上曾有多位印度地區的國王將其名用作頭銜以提高自己的聲望,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笈多王朝的第三代偉大國王——旃陀羅笈多二世。

旃陀羅笈多二世生活在公元4世紀中期的印度,大約在公元376年成為笈多王朝的國王。他的父親是奠定笈多王朝帝國霸業基礎的強力君王薩摩陀羅笈多,母親則是王后達多·德維。

根據中國傳統的宮廷觀點,他是一位純粹的嫡皇子,出身不可謂不尊貴。在他很小的時候,很可能就已目睹或耳聞過父親南征北戰的輝煌業績,從而奠定了他日後作為王朝領導者繼續開疆拓土、創建盛世的雄心。

超日王的帝王生涯從一開始就頗具傳奇色彩。年輕時的旃陀羅笈多,並非薩摩陀羅笈多所立王儲,繼承後者王位的是他的長兄羅摩笈多。但此君在與毗鄰的西部總督區的斯基泰人交戰時失敗,被圍困在一座山間堡壘中,最後不得不以獻出自己美麗的王后德魯瓦德維為條件得以讓塞王撤圍。

被激怒的笈多王后,向正在軍中服役的王弟旃陀羅笈多求助。智勇雙全的超日王便帶領麾下的數百名將士,全部化妝成女人前往敵營。之後,旃陀羅笈多更是自己假扮為王后,藉機將斯基泰國王刺殺。

他的英勇無畏贏得了臣民的擁護,也促成了自己之後的篡位之舉。至於美麗的王嫂德魯瓦德維,則順其自然地嫁給了英武不凡的小叔,她還為後者生下了未來的王儲鳩摩羅笈多一世。

超日王繼承其父沙摩陀羅·笈多大遠征之偉業,笈多帝國在其統治下,臻於極盛。他採取與南北鄰國修好之策,集中力量征服印度西部的塞迦國家,合併了馬爾瓦、古吉拉特等地,領土擴至阿拉伯海沿岸,控制北印度東西海岸的城市及港口,並將鄔闍衍那城作為行都,將都城遷從毗舍離城遷移至華氏城。

笈多王朝的版圖從印度河擴展到孟加拉灣,從北部山區擴展到納巴達河,除印度半島南部及西南部外,領土擴大到印度大部分地區,成為該王朝最盛期。

另外超日王還大力提倡文化藝術,優待學者詩人。其宮中有九位著名學者,號稱後宮“九寶”。這九位學者是:劇作家和詩人迦梨陀娑、天文學家彘日、名醫丹文塔裡、耆那教聖人克沙帕納卡、字典學者阿馬拉·辛哈、數學家桑庫、詩人貝塔拉·巴塔和加塔·卡爾帕拉、文法學者瓦拉魯奇。

在超日王時期,中國高僧法顯遊歷印度,著有《 佛國記》(原名《歷遊天竺記傳》),有些印度僧人也在此時來到中國。

如何評價超日王

旃陀羅笈多二世的上述文治武功,讓他在笈多王朝諸王中獨樹一幟。儘管他的父祖和子孫在某一領域上的成就或許還在其之上,但綜合比較都沒有如後者般深刻地影響著印度歷史。

他建立的許多政治框架,在兩個世紀之後仍然被更著名的戒日王所沿用。他的文學政策更是為世界培育出一幕幕經典的作品。

無怪乎有些現代評論者嘆息,在其漫長的統治生涯結束後,雖然笈多王朝依然延續了一個世紀,但它那顯赫的黃金時代卻終究一去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