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有個人以前幫助過你,但後來又經常踩你底線和你開玩笑,你會怎麼辦?

神馬也有走神的時候


人應該知道感恩,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底線的,把握好尺度,兩者之間的關係就會處理好。


風清揚柳


能幫助你的一定是朋友,而且是重義輕利沒有私心的摯友。

若干年前曾因傷害在某地服刑6年(判8減2),6年間我的2個戰友1個同學每隔3——5個月都會來看我,買些食品、煙,臨走還要存些錢。當時,他們也都是工人,來看我一趟,估計一個月的工資就沒了,也不知他們是如何向老婆交待的,反正一直堅持到接我出來!

現在我們依然每週聚一次,喝一頓大酒,杯觥交錯間嬉笑怒罵、揭瘡扒短,儘性而止!也有酒醉紅臉摔杯的時候,一夜酒醒打個電話,電話那頭就會說:昨天喝多了吧?我也沒少喝!……然後又會約下一次。

真正的朋友不會提過去如何如何幫過你,也不會故意去貶低你。但肯於幫你的朋友,大多都是沒有心機的人。或許你的所做所為引起他的不滿,他不留情面地給你指出,沒有考慮你的感受,這是他性格所至,沒有其它!

如果真是以曾經的幫助,時常要你感恩戴德,並不顧及你的底線,肆意踐踏,那朋友只能到此為止了!敬而遠之、禮尚往來即可。


心直腰彎


記住別人的好,也不要忍氣吞聲。

一是讓對方知道你不是過河拆橋的人,感恩他的幫助,合適的機會湧泉相報;

二是適當保持距離,太遠則疏,太近則狎,合適的距離讓關係更具有的彈性,更具有韌性;

三是過了底線,坦誠交流,不要日積月累,因為某一天,某一個導火索便讓友誼山崩地裂;

四是不必當時當事立即撥亂反正,昭雪自己,可以自嘲一下,或用一個幽默故事,旁敲側擊;

五是可以用一個相關的其它問題,進行討論交流,讓他了解你的底線;

六是有些時候不要過度的強調自我,有些時候所謂的底線,其實只是自己捍衛面子的一種說辭。

我們經常和自己比較親近的朋友說話,開玩笑,不注意尺度,甚至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完全是為了逗樂,往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試想一下,一般關係或者初次見面,大家則會都比較客氣,比較拘謹,怕給對方造成不好的印象,怕不知深淺說了不中聽話,或怕讓對方產生敏感反應。

希望你能妥善處理,以和為貴。


西城風雲


在紛擾的社會里如同這般那般的人群交際中,出現這樣那樣的情形都屬正常。

人幫人,你幫我,我幫你,在這大千世界裡無處不有,無處不在。人,就是在相互幫助中才得以從幼小到長大,從不懂事理到遍知人間酸甜苦辣,誰不是在他人的幫助下一步步成長進步為參天大樹呢?

在社會里,你幫了我,這個你,不特指某個人,而是泛指任何一個幫助過你的人,當你有能力的時候,也會幫助我,這個我,同樣不特指某個人,而是泛指任何幫助過我的人。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整個社會都是在幫助中發展進步的。國與國之間的各種關係也是互相幫助支持中得以生存進步的。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我在想,當有人的確幫助了你,你也承認這個幫助的存在,那就要在有能力的時候予以回報。人的素質有高有低,有人幫人不圖回報,有人則希望回報。從人情道理來講,應該主動回報,只是人與人在達到“有能力”回報的時間點有所不同,有人快,有人慢,但只要有能力的時候就去回報,這是做人的根本所在。也許,你的不回報會使他產生莫名的不快,進而踩你或者用開玩笑方式提醒你,那你要有心理準備,予以理解,並及時給予回報,在沒能力回報時可以先行解釋清楚,承認幫襯之恩,待到來日回報。此外,也有可能你的進步快於他,情況好於他,使他產生不快,導致他對你產生不同看法。

不管處於什麼樣的原因,人對於他人的幫助要力圖回報,要有感恩之心,銘記不忘,在力所能及之時,及時報恩。這樣,也許這些尷尬局面可以消除。


西部大帝


人在其一生中,無論是誰都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在我們年少時,父母是我們的指路明燈,隨時糾正我們行走路線的偏差,指引兒女回到正確的人生路,所以說不能因為父母打過我們,就記恨他們,我們應該感恩父母,感謝他們把我們撫成對社會有用的人。在校學習期間,從小學到大學,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感謝所有的老師,也不能因為某個老師,某一次批評過你,讓你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而記恨他,應懷感恩的心,因為正有這樣的老師才使我學到知識,學到做人的道理。走上社會後,在這個大舞臺,我們的生活,工作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我們遇到困難,挫折,人生走入低谷時,這時有一個朋友走過來幫助了你,從而使你重新找回了自己,我認為這個朋友是你人生中的貴人,要好好珍惜,你們的友誼,至於他有時讓你下不了臺,是不是你自已的問題,人之所以為人,絕不能忘恩負義。


祝鷺軍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幫助過我的人我會記在心裡,有機會的話會償還這份恩情。如果他(她)因幫助過我而踩我底線,我會和他(她)談一談,希望交談之後對方能改正,如果還那樣,果斷拉開距離,我是愛憎分明的人,我就是我——天涯朕歌。






天涯朕歌


朋友之間,同事之間,或者不認識的人之間相互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有人幫助過我,我一般會看幫助的程度,找機會感激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還禮,因為我是一個不喜歡欠人家情的人,當然也不允許他人以此觸及我的底線。

施助者和受助者其實是一對矛盾,也許在能力或地位上體現為強勢和弱勢的兩個方面,但其人格是平等的,有的施助者因為幫助了別人而感到快樂,內心得到了滿足,當然也有的施助者居功自傲,以此為輕視他人的本錢,其實大多數受助者對他人的幫助都心存感激,也許還會有一些心理負擔,如果施助者因此踐踏受助者的底線,我覺得是不應該的。幫忙和觸碰他人的底線沒有必然的聯繫,這與人的修養、人品有關,生活中越是有教養的人越低調,待人越謙和,越懂得尊重人。儘管有時有那種在他人看來是舉手之勞,在受助者看來是很大的忙,也許窮其一生都還不了的情況,其實這種情況對受助者來說所承受的心裡壓力是很大的,這更應該體諒受助者,幫其減壓,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社會更加文明、和諧。



黑黢黢的黑


這事要拿到檯面上談。

原則:不因人廢言,也不要因言廢人。

1、幫過你要感恩,要記著別人的好,有機會要幫助他。

2、底線是原則問題一定要當面說清楚,不送踐踏。

3、開玩笑這種事要圓滑處理,你不願意被這樣要明確讓他知道。

4、還是要搞清楚他為什麼這樣比較好,是對你一些事不滿意?還是用這樣的方式跟你示好?



先知鴨


君子之交,恩怨分明。

你敬我一尺,我讓你一丈。

你對我涓滴之恩,我真心湧泉回報。

君子坦蕩蕩,人格尊嚴不容侵犯,即使玩笑犯我底線必明確示警,堅決反對。

念及過往,姑且容許一而再,如有再而三必割袍斷義,怒而絕交。


思語287114708


先分析判斷一下性質,如果是對方是基於拿自己當特別親密的朋友才這樣做的,可能是出於惡作劇,可以不必太在意,給予原諒;如果是懷有敵意,或者完全不友好的動力出發,就是以踐踏他人的人格尊嚴作為自己獲取快樂的源泉,這樣的人,也不值得繼續交往下去,疏遠並忽略他就是,犯不著和他為此爭吵或打架,就當從來不認識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