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征服者雅利安人:三大文明覆滅始末,一個顛覆世界的遊牧民族

雅利安人(Airya)有多麼可怕?四大文明中的三個都被它給征服了,正因為這份往昔無上的榮光,以至於當時間來到1935年時,隨著希特勒的野心日漸膨脹,為了迎合希特勒的大日耳曼民族主義。

他的得力助手和政治盟友海因裡希·希姆萊開始給日耳曼民族征服世界尋找一個合理的歷史依據,而在世界民族歷史上留下過光輝一頁的雅利安人闖入了希姆萊的眼簾。為了迎合希特勒的政治需求,他一手炮製了臭名昭著的“Lebensborn(生命之源)計劃”。

征服者雅利安人:三大文明覆滅始末,一個顛覆世界的遊牧民族

從此,雅利安人就和希特勒產生了一種奇怪的結合,但實際上,日耳曼人和雅利安人沒有絲毫的關係。不過,正猶如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所闡述的那樣,在那個荒誕的年代,種種怪誕和荒謬的言行總是層出不窮,就像二戰結束後,沒有人知道德國元帥凱特爾(Keitel)為什麼要高舉著元帥權杖入場簽訂投降協議。

希特勒征服世界的夢想破滅了,但是雅利安人創造的輝煌卻一直被歷史銘記著,這也就不難怪波斯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伊朗(Iran),即“雅利安人的家園”,其也是為了試圖恢復往昔雅利安人的榮光。

而這個號稱“世界三大遊牧民族之一”的古老遊牧民族究竟有多麼可怕呢?

今天就來談談雅利安人是怎麼征服三個古老文明以及顛覆那個遠古世界的。

雅利安人(波斯帝國)征服古巴比倫和古埃及之戰

(1)征服古巴比倫

雅利安人是起源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的一個遊牧民族,在其歷史發展中,他們以間歇性的遷徙方式不斷向著南方遷徙,其中一支進入伊朗高原,在那裡與當地民族進行融合,使得現今伊朗人具有了雅利安人的血統。

在伊朗高原,雅利安人的後裔波斯人和米底人發生了相互的爭鬥,米底人征服了波斯人,建立起一個多民族的米底部落,在其征伐的過程中消滅亞述帝國,建立起米底王國。末代君主阿斯提阿格斯把自己的女兒下嫁給波斯貴族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岡比西斯一世,不久生下居魯士。

然而正是這位外孫推翻了自己的統治,居魯士聯合一些米底以及波斯貴族起義,推翻了米底王國的統治,建立起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古巴比倫(Ancient Babylon)文明是起源於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古老文明之一。

征服者雅利安人:三大文明覆滅始末,一個顛覆世界的遊牧民族

公元前19世紀左右,閃米特人的一個分支阿摩利人消滅了蘇美爾文明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烏爾第三王朝,他們繼承蘇美爾文明並建立了一個以巴比倫城為命名的國家古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文明),第六代君主漢謨拉比,就是那位頒佈《漢謨拉比法典》的君主統一了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起完整統一的古巴比倫王國,後被亞述王國吞併。

亞述帝國統治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派迦勒底人(閃米特人的一個分支)領袖那波帕拉沙爾率軍前往巴比倫地區駐防,但那波帕拉沙爾在巴比倫卻掀起反對亞述帝國統治的起義,並聯合伊朗高原上的米底王國一起消滅了亞述帝國,建立起新巴比倫王國。

不過,隨著米底王國被崛起的波斯人消滅新巴比倫王國也迎來了它的終結。居魯士二世率軍進攻新巴比倫王國,令人驚訝的是由於新巴比倫王國內部正因為改立新神導致國王和祭司之間發生尖銳了矛盾,當波斯人的軍隊開到巴比倫城時,祭司打開城門讓波斯人兵不血刃的接管了這座城市。

這個曾以“空中花園”而享譽世界的古代文明就這樣被波斯人納入統治之中,從此消亡在歷史的長河裡。

征服者雅利安人:三大文明覆滅始末,一個顛覆世界的遊牧民族

(2)征服古埃及

居魯士二世征服新巴比倫王國後,上天並沒有給予他更多的時間讓他去征服埃及人。公元前530年左右,居魯士二世在率軍進攻中亞細亞地區時陣亡,他的兒子

岡比西斯二世上臺,這時候的波斯帝國在吞併新巴比倫王國後,開始向目光投向了地中海對面的埃及。

岡比西斯二世在位期間,古埃及文明已經延續到了第二十六王朝時期,其法老是雅赫摩斯二世,寺廟僧侶階級掌握了王朝內部的大量財富,法老已經無力支出更多的軍費以支持軍隊。當岡比西斯二世率領著如日中天的波斯軍隊橫渡地中海登陸埃及邊境時,波斯人擊敗了新即位的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率領的軍隊。

在這場戰爭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在貝魯西亞雙方展開了大決戰,岡比西斯命令每位士兵的肩膀上都綁上一隻貓,因為貓在埃及信仰中是非常神聖的存在。如此一來,由於害怕傷及這一神獸,埃及士兵們都不敢對著波斯人放箭,雖然憤怒但也無可奈何。

這個傳說也許並不能夠作為波斯人擊敗埃及人的證據,但埃及人在這場戰爭中潰敗,波斯人的軍隊長驅直入,一直打到首都孟菲斯。在攻打孟菲斯之前,岡比西斯二世派遣使者前往城內勸降,但是埃及人殺死了波斯使者。

征服者雅利安人:三大文明覆滅始末,一個顛覆世界的遊牧民族

剛比西斯於是派遣了一名波斯使者乘著米提列奈的一隻船溯河上行邀請他們締結和約。但是當他們看到有船向孟斐斯駛來的時候,他們卻全體從他們的城塞中向外出擊,搗毀了這隻船,象屠夫一樣地肢解了上面的乘務人員,然後把它們帶到城裡面去。於是埃及人被包圍在城裡,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投降了——希羅多德《歷史》節選

作為報復,當岡比西斯攻佔孟菲斯以後,他處死了兩千多名埃及貴族,以及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的兒子,並以極具侮辱性的儀式狠狠的羞辱了埃及人。

剛比西斯隨之又使普撒美尼託斯的兒子和與他兒子年紀相同的二千多埃及人一同從他面前走過去,這些青年人頸上繫著繩子,嘴裡面則咬著馬銜子。他們是給帶去賠償在孟斐斯和船隻同歸於盡的那些米提列奈人的。——希羅多德《歷史》節選

自此,埃及被波斯人征服,成為波斯帝國的一個行省穆德拉亞行省。直至31王朝覆滅以前,埃及人一共掀起4次反抗波斯人統治的起義,但均被鎮壓,在那位自稱“王中之王”的大流士一世統治期間,他以強硬的手段鎮壓了埃及人、巴比倫人以及米底人的起義。

征服者雅利安人:三大文明覆滅始末,一個顛覆世界的遊牧民族

野心巨大的大流士一世還發動了侵略希臘的希波戰爭,但卻在馬拉松戰役中黯然失敗,也因為這一場戰爭,就誕生了現代奧利匹克經典賽事馬拉松長跑。埃及人的日子也並不好過,雖然始終不忘反抗波斯人的統治,而且趁著波斯帝國內亂脫離掌控,但在波斯帝國阿塔薛西斯三世的討伐下再度全境被征服。

不過隨著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率領崛起的馬其頓王國擊敗,波斯帝國覆滅,波斯人在埃及的統治被馬其頓王國接替,進入希臘化時代,但實質上其本身早已被波斯帝國消滅。而雅利安人在伊朗高原的輝煌也逐漸被阿拉伯人取代。

雅利安人征服印度

當年南下的一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區,在那裡生活一段時間後又繼續向印度南部遷徙,並與印度當地土著古達羅毗荼人發生戰爭,結果雅利安人取得勝利,獲得了對印度北部地區的主導權力。

雅利安人(âryâ)梵語中被稱之為“高貴的人”,在他們早期的宗教信仰吠陀教中,雅利安人吸收了印度當地的神話和信仰,並以征服者的姿態創建了婆羅門教,確立了印度地區的種姓制度,並建立起印度的吠陀文明。

吠陀文明並不屬於印度的本土文明,它是由入侵者雅利安人建立的,在吠陀文明之前,印度地區還存在著一個本土的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或者稱其為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

征服者雅利安人:三大文明覆滅始末,一個顛覆世界的遊牧民族

這個文明遺址直到1921年才出現,顛覆了印度人的歷史觀。根據不斷出土的文物顯示,這個文明存在於公元前2500~前1700年左右,是一個已經發展出城邦的古老文明。但這個文明卻突然從印度歷史中消失,當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所留給他們的只不過是一個殘破的文明遺址而已。

當作為征服者,雅利安人還是憑藉著他們的強大征服了印度土著居民,在印度開創了吠陀時代,建立起種姓制度,確立了婆羅門(僧侶),剎帝利(統治者),吠舍(商人農民),首陀羅(奴隸)的等級制度,以及沒有被列入制度內的達利特(Dalit),即所謂的賤民,“不可接觸者”

在印度歷史上的沙門思潮時代佛教的興起是作為婆羅門教的對立,婆羅門教強調等級制度,但佛教反對婆羅門教的這種主張,宣揚人人平等的觀念,實際上這些都是與婆羅門教作鬥爭而衍生的一些教義。

而在吠陀時代誕生的被奉為印度“第五吠陀聖典(另外四部吠陀經典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的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描寫了關於印度上古時代發生的一場戰爭,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似乎都像是一場充滿科技感的現代戰爭。

征服者雅利安人:三大文明覆滅始末,一個顛覆世界的遊牧民族

這也讓人們對於印度河文明的神秘消失充滿了無限遐想,總之雅利安人以一種相當平穩的姿態進入了印度,並擊敗當地土著建立起印度的吠陀文明,其種姓制度也一直延續至今還無法完全根除。而印度作為一個飽受外敵入侵的地區,其歷史中被歐洲人、蒙古人征服,其文明早已喪失了連續性,成為了一個混合多元文明的集合體。

而雅利安人是否有入侵過中華文明?

近來得到一些歷史學家的承認,他們認為古代雅利安人在南下遷徙的過程,有一部分進入了新疆地區,並不斷向東推進,而商代君王武丁的王后婦好帶領軍隊在西北地區擊敗了這些印歐人的遷徙腳步,但這些目前尚還只是推斷,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這一論點。

總之我國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東面臨海,西面是高聳的西藏高原,所以能夠偏安一隅的發展,從而延續保留住自己的文明進程。而像古埃及和古巴比倫文明都沒有天然屏障

,所以不斷面臨著外敵的入侵,其燦爛的文明最終消逝在歷史之中。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