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史上當皇帝當得最爽的是哪位?

在下騷凱有何貴幹


“爽”字給人的感覺很籠統,那麼怎麼才算是最爽,每人對此的感覺應該有所不同。我個人感覺歷史上最爽的皇帝是司馬炎,下面請聽我細細道來。

最終接班上位肯定爽

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嫡長子,在古代嫡長子繼承製的老傳統下,司馬炎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司馬昭卻更喜歡另一個兒子司馬攸,司馬攸相比司馬炎更加完美,甚至後期司馬昭直接要立司馬攸為接班人,只不過後來群臣反對才只好作罷。司馬攸的個人才華可能比司馬炎強,但司馬攸卻有點過於規矩和謹慎,為人處事有點放不開的感覺,如果司馬攸成為司馬家的掌舵人,可能真不會厚著臉皮篡奪曹家的江山。以上扯得有點遠了,司馬炎在接盤時,雖然經歷一場小風波,但自己最終還是成功上位了,這種結果司馬炎肯定很爽。

踢曹家下臺征服爽

司馬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家族,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之後,自司馬懿開始就不得不為曹家俯首稱臣。這段屈辱的經歷,任何一個司馬家的子孫都不會忘記,雖然後期司馬家族已經操縱曹氏的江山,但名義上畢竟還是曹魏的臣子。司馬炎上臺之後,已經沒有紳士的風度做樣子,而是直接付出實際行動將曹奐趕下臺。大多數的人都有徵服欲,司馬炎征服曹魏江山的獲得感無與倫比,這對於司馬炎來說必須是爽的不行,人生巔峰的爽歪歪。

一統天下怎能不爽

司馬炎拿下曹魏江山之後,直接從原來幕後主持全面工作,改為臺前眾人膜拜的帝王。司馬炎上臺之後並沒有閒著,而是開展各種各樣大刀闊斧的改革,使治下民生得到有效的改善。眾所周知的三國鼎立,就是在司馬炎手裡得到了統一,把百姓從長期戰亂的困境中解脫出來。我們不帶著個人感情看三國,只要沒有戰爭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三國中的英雄人物值得我們崇拜,但天下太平才是美好生活的基礎。司馬炎就做到了一個短時期的大一統,那時候司馬炎可能有自比秦始皇的飄飄然,所以從個人成就方面也必須是爽爽爽!

天下美女盡歸我有

一代帝王必定衣食無憂,享受著人世間最優厚的待遇,還有一樣美女也是帝王們的必需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咱們所瞭解的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其實真實的歷史情況真沒那麼多,一般也就百十來個,但司馬炎卻將此項工作做到了一個巔峰。司馬炎打敗東吳之後,捎帶著把東吳宮內的幾千美女也笑納了,加上自己原有的美女團,他的後宮人數已經達到萬餘人。部分史料上有這樣的記載:

司馬炎後宮妃嬪眾多,有粉黛近萬。

羊車望幸這個詞就是為司馬炎發明的,司馬炎統一三國之後,開始沉迷奢靡享受的墮落生活,但有時候享受太過了,也是種令人頭疼的事情。比如司馬炎後宮上萬的美女,這麼大量的女人,想要做到雨露均霑,還真是個龐大的工程。甚至司馬炎每天晚上都不知道去哪裡過夜,所以他發明了坐羊車,讓羊來替他隨機選擇。司馬炎就坐著羊車在後宮遊蕩,羊作為一個動物自然不會有選擇性,當羊隨機停在那位美女門前,晚上就在誰屋裡過夜。後來這群美女從中摸到了些門道,每次在司馬炎趕羊車出門之前,就提前在自己門前擺上羊愛吃的東西,這樣羊停在自己門前的幾率就大了。司馬炎這才是人生達到了巔峰,玩都玩的這麼有水平,這樣爽的日子才是真的爽。

編外話:至於司馬炎傻兒子接班後,直接把他江山玩廢的問題,估計司馬炎在天上也不會在乎,他可能想老子自己爽了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吧!


追記歷史


我個人覺得在歷史上當皇帝當的最爽的應該是清朝的乾隆,之所以這麼說,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繼位很爽。乾隆皇帝的繼位沒有後顧之憂,是他的父親雍正皇帝立的,沒有人與他相爭,可以說他繼承皇位名正言順。

2,年齡很爽。乾隆繼位當皇帝的時候,正是年輕,20多歲,也不用其他大臣輔政,年富力強,當了皇帝就大權在握,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3,時代很爽。乾隆當皇帝的時候,正是清朝繁榮昌盛,政局穩定的鼎盛時期,國庫豐盈,乾隆皇帝想花錢也不用犯愁,除了晚年的白蓮教以外,他當皇帝期間也沒有什麼煩心的事兒。

4,執政很爽。乾隆在位60年,僅次於他的爺爺康熙皇帝,乾隆在執政期間,政局穩定,他整天遊山玩水,加上他的愛好廣泛,日子過得非常舒服。

5,退休很爽。為了使自己的在位時間不超過康熙,他自動退位,把皇帝讓給了他的兒子嘉慶皇帝,為此,他也成了清朝唯一的一個退休的皇帝,乾隆雖然退位不當皇帝了,但他當了太上皇,依然是清朝的實際掌權者,一些大事都要經過乾隆的同意,所以乾隆的退休生活很爽。

6,身體很爽。乾隆是我國曆史上實際在位時間最長(包括當皇帝和當太上皇),壽命最長的皇帝,他活到89歲,一直身體很好,也沒有什麼大病,這也是他身體爽的一面。

正是因為以上幾點我覺得乾隆是我國曆史上最爽的皇帝,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歡迎評論。


驕然


皇帝本身已經是人間最高權位了,在這些人中,誰能稱得上當得最爽呢?

我們先用“大尺度排除法”,把那些不合格的王朝和人物排除掉。

首先,要把沒有完成大一統的王朝皇帝排除在外。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大一統的話,這樣的王朝皇帝無形中就有心理壓力啊,中國的王朝皇帝天生就該完成大一統。另外,沒有大一統,現實中肯定還有其他政權與之競爭。這楊心理壓力與現實壓力都在,肯定算不上當得爽啊。

其次,王朝開頭和結尾的皇帝都要排除。

開國的皇帝,至少要苦哈哈地打仗,打個十年八年算少的;多的要打上三十年都不止。這累得半死,算不上爽。

王朝的末代皇帝更算不上爽了。因為自身命運恐怕都不能把握,很大可能還要被人抓住殺掉,有點勇氣的不讓別人殺,就自殺了。

按上述條件看,大一統王朝中:

  • 秦朝要排除。秦始皇太苦太累,秦二世是亡國之君;

  • 漢朝合格。

  • 晉朝合格。其實只有晉武帝勉強合格。

  • 隋朝也要排除。問題與秦朝類似。

  • 唐朝合格。

  • 宋朝排除。偽大一統。

  • 元朝排除。王朝短,政局太亂。

  • 明朝合格。

  • 清朝合格。

因此,當得最爽的皇帝,只能在漢、晉、唐、明、清之間選擇。

接下來我們確定標準,從合格王朝中選出當得最爽的皇帝。

此處可以拿曾經流行過的幾句話來做類比。

有個段子,說都市白領的夢想是:

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雖然白領的夢想相對於皇帝來說卑微了一點。但是其道理是一樣的。上述四句話中,對於皇帝而言,像離家近、位高權重、數錢這幾個條件可以拿開扔掉,因為這對皇帝而言不是事兒。睡覺自然醒這條該排除,畢竟皇帝還是有責任的。

那麼只剩下三點了:錢多、事少、責任輕。

錢多,皇帝出門尤其費錢,錢多才能有行動自由。

事少,就要求當時的內外政治環境好,國家一切按部就班就行;

責任輕,這條與“事少”有類似之處,但不完全相同;手下人才濟濟,即使發生大事也有人能輕鬆解決,這也算責任輕。

畢竟是皇帝嘛,還應該加上一條:功業輝煌。這點不用我解釋了。

按上述標準,最終可以選出中國歷史上當得最爽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

為什麼是他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 得位很爽:李治是嫡三子,按說皇位輪不到他。可偏偏吉人自有天相,大哥謀反,二哥裝過頭了,皇位就這麼掉到他頭上了。你說爽不爽?

  • 繼位年齡很爽:李治繼位時22歲,相當於今天本科畢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 時代很爽:李治作為大唐第三任皇帝,大唐制度和人心都穩定下來了;經過貞觀之治的發展,大唐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人民尚武,積極追求功名,正是李治用武之時。

  • 執政很爽:李治執政期間,內部政局穩定;外部雖有突厥,但是大唐人才濟濟,文臣武將一大群,什麼事都有人為他打理好。連對他皇位有威脅的李恪,都有人替他除掉。後來眼睛不好,權力順利過渡給武則天。

  • 功業盛大空前絕後,很爽:唐高宗李治趕上大唐國力空前強盛的時候,人才也多,文有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老臣,武有蘇定方、薛仁貴、劉仁軌、裴行儉等。唐高宗消滅了西突厥、高麗等,使大唐的疆域達到了空前絕後的1600萬平方公里之大。

  • 封禪泰山,人間極致:公元665年,唐高宗封禪泰山。中國歷史上一共只有6位去過泰山封禪,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其中既不用那麼勞累、又能取得最大功業的,就只有李治了。

唐高宗李治運氣太好!意外得到皇位,在錢多、事少、責任輕的前提下,竟然做到了功業輝煌,一不小心竟把疆域做到了中國歷史最大!因此說他是當得最爽的皇帝,一點不為過。

(完)

凌煙閣論史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有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凌煙閣論史


這個問題,我來試試,我覺得是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什麼下江南、游龍戲鳳、都是小事,首先,他出生時就沒有競爭的人,2歲就做了太子、太舒服了有木有,朱厚照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但是登上皇位的朱厚照並沒有一心撲到朝政上去,而是“微服私訪”來到民間尋找漂亮的女子。

他將尋找到的漂亮女子,都放到新建的一座宮殿,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宗豹房,這裡面不僅有美麗女子,還有各種奇異古玩、他還在裡面飼養了金錢豹,天天呆在那裡吃喝玩樂,政事交給劉瑾處理,這也是大臣門害怕劉瑾的原因之一。

朱厚照這個人特別愛玩,也會玩,沒事就給自己封大將軍,一直盼望著打仗。據記載朱厚照曾經調遣了鎮守邊關的軍隊前來豹房訓練,模擬各種場景,根據不同的軍事環境實行不同的軍事訓練,有些學者就因此解讀出朱厚照其實也是一個軍事奇才,認為他是在暗中培養自己的親信部隊,他也確實有這個可能,因為朱厚照本身就愛武藝,身為皇帝訓練自己的私密部隊不奇怪!

在他在位期間,發生了寧王叛亂,而他卻裝作沒有看到這個消息,幸好有王陽明,平定了這次叛亂,他卻還在遊山玩水,他的死也是很有意思,在回京的途中路過淮安的時候,坐船不幸落水,雖然被及時撈了起來,但是還是因此一病不起,最後駕崩了,年僅31歲。


慕遠看歷史


要說歷史上哪位皇帝最爽?我覺得應該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可以說乾隆的上位是站在自己爺爺康熙皇帝和父親雍正皇帝兩個人留下來的豐厚的“祖產”上的,稱呼他是典型的官二代,毫不為過他在位的數十年間國富民強也不用承擔太多的民生壓力,基本上就是在享福了,只不過作為一國之君,他需要的是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可能說由於理智的原因,有些情況下他不能夠隨心所欲。但是毫無疑問,他過得還是相當舒適。

首先是乾隆皇帝繼位的時候,由於他祖父和父輩兩代人的努力,已經將整個天下大體上維持在一個比較和平的狀態,天下太平毫不為過,他的爺爺康熙為了平定天下,嘔心瀝血,除鰲拜,平三藩,西征準格爾等等。他的父親為了讓天下成群大力反腐留下了無盡的財富,最終被活活累死,等到他當皇帝之後,天下從平,幾乎沒有戰事,難道說他不爽嗎?

愛新覺羅弘曆,史稱乾隆帝在他當皇帝的過程中,可以說相當舒坦了。當時的天下要有誰說不爽,他都不可能說不爽,他非常熱衷於到江南遊玩,仿效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七下江南,滿世界瞎玩,跟康熙不同的是,他的出訪僅僅只是為了打個考察民情的幌子,出去浪而已。人家康熙是為了考察民情出行的。兩者的舉動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乾隆皇帝雖然過得舒坦,但是他在沒有機會之前過得也是比較辛苦的,即便在繼位之後,為了符合祖制,也是需要老老實實的按照規矩上朝理政,儘管他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下朝時間,但是就如同一個上班族一樣,少辛苦點也是有的,只不過他在位期間絲毫沒有顧及到普通百姓的死活,很多政策都是從自己的父輩兩代遺留下來的,並且好像也沒有得到了很好的實施。

總的來說。


小芊芊愛歷史


要說史上最爽的皇帝就莫過於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了,他全名為愛新覺羅·弘曆。

第一:乾隆上位最容易。

康熙五十年八月,弘曆(乾隆)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生母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說為侍女)。


因為古代天花盛行,幼兒多有患病早死的現象,乾隆出生的時候,他二哥弘昐在兩歲時早夭,之後長兄弘暉、三兄弘昀又先後去世,年長於乾隆的只有弘時一人。

所以,雍正諸子之中,乾隆名排第四,實為第二子。而老大弘時性情放縱,行事不恭,失去了雍正的歡心。

乾隆自幼聰明,五歲就學,過目成誦,也是特別親近漢文化。據說康熙帝第一次見到了乾隆,特別喜愛,令養育宮中,親授他書課,還帶著巡幸熱河避暑山莊。

康熙的“見而驚愛”,就是乾隆上位的最正當理由,其實雍正也沒有得選。

第二:上位之前特別安全。

(少年弘曆)

清宮劇的“九子奪嫡”拍得也未免太多,其過程之爾虞我詐,刀光劍影,不復煩述也!但“九子奪嫡”給了雍正一個特別大的震撼,與他爭奪王位的諸位兄弟,都主動的被動的被捲入了這一場奪嫡的事件中。

奪嫡空耗國家元氣,也造成了兄弟相殘的人間悲劇,所以雍正上位之後搞了個“秘密立儲制度”,不希望悲劇再現。

雍正元年八月,他親書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鐍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乾隆免受奪嫡之苦,雍正的這一手其實也很好。


(秘密立儲)

第三:乾隆當皇帝之前,雍正已經夯實了國家基礎。

任何政權,都是對軍隊與財權進行不斷的強化。從史書上我們得知,雍正鐵腕變革之後,當時國庫留給乾隆的就高達8000萬兩白銀,非常充實。

所以,我們從史書上、從影視劇裡、從戲文中得知,乾隆一生風流倜儻,特別喜愛收藏名人古畫,金銀玉石,並且還有與劉墉、紀曉蘭、和申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名人逸事,基本上是“無為而治”了,雍正留下的家底實在夠豐厚,有夠他揮霍的。

但他有過度鋪張浪費的現象,比如六次下江南、大造園林、耗費國家公款無數,也不重視官員考績,造成了貪官汙吏無數,使得國家體制慢慢僵化。

(乾隆下江南)

總的來說,乾隆當皇帝的時候,一邊吃著雍正變革帶來的紅利,一邊又廢除掉了雍正的許多的改革,並且還把雍正在位時,所關押的那些“貪官汙吏”一一官復原職。

雖然有一些政策有利於緩和國家上層的內部矛盾,但是也是敗壞了制度,乾隆自個兒玩得不亦樂乎,史上當皇帝最爽的就是他了!

等到他傳位給嘉慶的時候,清朝已經江河日下了,嘉慶接到手的那可是一個十分燙手的山芋。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說道爽,就要看你怎麼理解了。

“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史記》裡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泳池裡填滿酒,旁邊烤著巴比Q,俊男靚女肉在抖,喝酒跳舞一起走。

這不就是今天無數土豪辛辛苦苦掙錢,最後買地買房買肉買酒請妹紙來HIGH的別墅泳池轟趴派對麼?

食色性也,口腹之慾,哺乳動物最本能的需求最原始的釋放,就是交配繁殖,多巴胺分泌,不談道德倫理,你說商紂王這個皇帝縱慾的這一刻爽不爽?

當然商紂王這個不算皇帝,腐化墮落踐踏人倫道德也不值得提倡。再來看嚴格意義上的第一個皇帝——嬴政。

一句話你腦袋就掉了,再一句話一個國家就滅了,還有什麼比集天下權力為一身更爽?但是權力大了,一輩子都要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有多爽就有多煩惱。

再來看漢武帝,小時候五個女人博弈鋪路扶上位,然後一輩子就造兵,打仗,造兵,打仗,一輩子都在玩真人版《帝國時代》,反正交稅養兵的是老百姓,出去挨刀的是將士,自己天天呆在宮裡聽捷報就行了,國家搞弱了,老了老了發個《罪己詔》檢討一下就行了,不明事理的磚家叫獸最後還要硬給他扣個民族英雄的高帽子,名利雙收,爽不爽?

古來中國社會里都是老子把兒子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太宗李世民,把自己老爹OK了還要堂而皇之當皇帝,大家都不說他,橫著走,爽不爽?

宋朝的皇帝不是早死就是病死就是被北方蠻族折磨死可能是最不爽的一個朝代。

元朝幾個君主看起來爽,整個亞歐大陸都踏平了,然而沒文化,一輩子都在馬背上顛。

明朝呢,可能又是最爽的一個朝代,不上朝的,挑逗宮女兒的,當木匠的,煉丹修仙的,存銀子的,反正天塌下來了首先是文官士大夫去頂著,然後還有太監特務頂著,最後實在不行老百姓頂著。朝堂上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難聽,動不動還要上來撕扯,喊我皇帝辛苦跟你們糾纏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可能的。

最後清朝,最十全大補的敗家子,遇到個爹很厲害,辛辛苦苦半輩子舉國之力攢錢,到他這裡一個人造光。審美指數為負數喜歡花花綠綠農家樂風格,沒事就寫打油詩,蓋章破壞文物,關鍵是到處禍禍不勞動,壽命還偏偏特別長。活著的時候大家都圍著他轉,還有個人肉存錢罐,真的身心都極大的滿足。

話說回來皇帝這個職業,雖然看起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那都是二手的,都是身邊一群人給你安排好了的,沒有自由,沒有隱私,沒有知己,孤家寡人一個。

人就一輩子,終究一死,山林,海濱,做個閒雲野鶴,順其自然,未嘗不是真的爽。

堅持優質原創,希望各位大佬多多鼓勵。


HannibalLecter


如果說史上當皇帝最爽的就是應該是乾隆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繼位特別順利

他沒有經歷“九子奪嫡”的勾心鬥角,而是雍正立的,加上清朝時期醫療水平很差,很多皇子早早就夭折了,乾隆排行老四,但實際是老二(老二老三),而乾隆的大哥弘時放蕩不羈,行事不恭,就這樣失去了雍正的恩寵。

(雍正影視劇圖)

第二繼位年紀好

乾隆繼位剛好二十幾歲,年富力強,機會不用大臣輔政,繼位後就手握大權,根本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第三雍正給乾隆打下殷實基礎

所有政權,都是對軍事實力和財政不斷強化。雍正變革後,雍正留給乾隆的國庫財政就高達8000萬兩白銀,非常殷實。

乾隆有喜歡收藏名人字畫,金銀玉石。還有紀曉嵐、和珅、劉墉等人發生許多趣事。

(康熙影視劇圖)

乾隆特別喜歡遊玩六下江南,大修園林,也不管官員的考績,所以出現了很多貪官,當然這也是國家殷實的一種表現。

第四身體特別好

乾隆是除了他爺爺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但是他是唯一一個主動退休的皇帝。雖然是退休但是大小事還是要經過他點頭才能通過。

通過閱讀史書個人感覺乾隆皇帝是特別爽的一個皇帝,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當乾隆傳位給嘉慶時國庫空虛,貪官當道。那個時候大清朝已經被乾隆揮霍一空,著實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嘉慶影視劇圖)

以上純屬嘚嘚個人意見,大家有不同意見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嘚嘚說史


這是一個開放的話題,每個人肯定會有不同的想法。因為每個人對於幸福指數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人覺得有錢就很爽,有些人則覺得有事業就很爽,還有些人覺得只要能討個老婆過日子就很爽,所以很難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歷史上這麼多皇帝,我覺得有一個皇帝應該比較符合題主。

趙佶原本只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只能算是一個庶出的兒子,皇位對於他來講本身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結果事有風雲突變,人有旦夕禍福,當親王的趙佶突遇天降大禮包,年僅二十五歲的宋哲宗去世了,而他又沒子嗣,所以運氣好的趙佶就當上了皇帝,這算不算很爽?就好像你本來是個工薪族,結果有個億萬富翁過來找你,說你是他失聯多年的兒子,讓你回去繼承他的財產。

評價趙佶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好大喜功、書畫雙絕。宋神宗曾頒佈過一道命令,收燕雲者可封王爵,除了滿身的藝術細胞,在政治和軍事毫無建樹的趙佶硬是把燕雲給收了回來,至於怎麼收回來的,咱們這裡不計較,反正以結果為導向,這事就是被他給辦成了。在那個年代,這就是開疆擴土,足以泰山封禪的大事了,況且趙佶又是一文化人,文人嘛,你懂的,下個雨都要磨磨唧唧半天,不整兩句詩出來,那都對不起今天的天氣,更何況這光宗耀祖,完成神宗老爹夙願的大喜事?這又是一大爽。

接著收復燕雲的事講,趙佶收復燕雲,讓我感覺就像是國足打02年的世界盃,本以為是個開始,結果那卻是他整個生涯的巔峰。收復燕雲沒多久,還沉浸在天下大好河山的趙佶被北面的金國軍馬攻破了首都,他突然發現眼前浮華的一切都是假象,和不幸的是,哪怕趙佶認慫傳位與自己兒子,並且明確表示別抓我,我現在不是皇帝了,找我兒子去,但是依然被金國抓回了北方老巢。

北宋一幫權貴,連帶著皇帝一路哭哭啼啼的被抓去了金國,在那裡趙佶從此開啟了生不如死的日子,從皇帝到階下囚;從錦衣玉食,在到食不果腹,趙佶從天堂掉落地獄,這難道不讓他爽嗎?當然這種爽,我覺得他一定不喜歡。


春秋亂舞


當皇帝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事情,而當皇帝誰最爽快?我們又不是他本人,當然沒有發言權,只能說不同類型的皇帝有著各自爽快的生活方式而已。

昏君爽快方式

歷史上的那些昏君的爽快方式就是不需用心管理朝政,只需要追求他們的愛好,可以盡情的去追求他們想做的事情。比如陳後主、宋徽宗等追求文藝,明武宗等追求他們的玩樂等,有些皇帝在追求自己愛好的時候還真的追求出一點門道出來,比如宋徽宗。這些昏君皇帝,並沒有誰活得比誰更爽快,畢竟他們都活出了他們自認為最爽快的方式。我們外人也許見這種方式不爽快,但他本人可能就覺得這種的生活方式非常爽快。


明君也“爽快”

明君也有爽快的生活方式。雖然這些管事的明君在打理朝政的過程中有著諸多的不順,但是這些明君基本上都掌握了實際權力,他們天天操勞政事,但這亦是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們認為最爽快的生活方式。相反讓他們像昏君那樣只知道作樂,不去用心搭理朝政,反倒而會覺得不“爽快”。所以這些明君的“爽快”,亦是一種爽快的方式,只是同類型的人才能懂而已。



要說什麼樣的皇帝最不爽快,當屬明明想有一番作為,又是傀儡或者毫無起色的皇帝。而有實權的皇帝,只要不是亡國之君,一般都過得比較爽快,只是爽快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