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與其說《阿里鐵軍》是一本講銷售技巧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講究“銷售精神”的書。

因為此書中並沒有講多少銷售方法,而是講阿里的直銷團隊裡一個個“激動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阿里鐵軍》豆瓣評分7.6

從這本書的豆瓣評分來看,分數並不高,很多評論也趨向於負面,我看了下,大致上是在說,這本書過於流水賬,講一個個故事,沒有總結,沒有核心觀點。

我個人認為,這些評論都還算中肯,但並不是說這本書一無是處,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本書也可以是寶藏!

我把書中重要的觀點、案例進行了歸納、總結,接下來,讓我們具體看看,書中的哪些觀點、案例對我們有幫助有啟發。


觀點一:阿里鐵軍文化中最突出的,是超強執行力和有情有義。情義帶來的歸屬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不是利益捆綁能替代的。

分析:現在幾乎每家公司都在強調員工的對企業的歸屬感、企業文化、大家庭這些概念,出來吃吃飯、出去旅旅遊,做做團建,這些都是增加員工歸屬感,但這只是表面功夫,在一個團隊裡,只有“同生死、共患難”才能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誼”,才能讓員工對企業產生歸屬感,如果說阿里只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讓員工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奮鬥,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凝聚力,而現在很多企業錯誤地解讀這種精神,強調讓員工無償加班,這不僅不能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反而激起人的牴觸心理。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最正確的做法是:為員工定下極具誘惑力的目標,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並配合穩定、高漲的企業氛圍。


觀點二:馬雲提出,技術不是最重要的,銷售才是最重要的。

分析:這句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認為,沒有技術,公司走不長遠;沒有銷售,公司寸步難行。在前期,銷售一定是大於任何部門任何目標的,這是一個公司能活下去,能見到明天的太陽的關鍵,沒有銷售,其他都是空談;而在公司中後期,核心技術是公司跑得更快、更高、更遠的保證。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觀點三:阿里新進的銷售崗位員工都要接受新生培訓,名為“百年大計”

分析:我曾做過一年半的廣告銷售,我發現,甲方也好,乙方也好,很多公司沒有完善的銷售培訓,或者說,他們根本不重視銷售,這讓人非常困惑,難道多發展業務、多賺錢不是一個公司的基本訴求嗎?簡單做個回顧就可以看到,發展強勁的公司都是銷售團隊非常棒的公司,而很多看似不錯,實則業績不溫不火的公司,都沒有很好的銷售團隊。

銷售團隊非常棒的公司,除了阿里,還有北京字節跳動(今日頭條)、中國平安、安利、美團等,反觀一些雖然產品和服務不錯,但銷售比較普通的公司,比如奧美廣告、思美傳媒、玄機科技(秦時明月主創公司)、網易、搜狐等,我跟這些公司都有接觸,發現他們能把產品和服務都做得很不錯,但是非常不重視銷售,甚至連像樣的銷售團隊都沒有,更沒有正規的銷售培訓,這對於企業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嚴格的銷售培訓是組建強大的銷售團隊所必須的


觀點三:“銷售人員出去時不要盯著客戶口袋裡的5元錢,你們負責幫客戶把5元錢變成50元錢,然後再從中拿走5元錢”

分析:

很多人非常不認同這句話,認為這是不現實的,“如果我有能力幫客戶把5元變成50元,我還做什麼銷售,我直接去做客戶的生意了”。這是很多人的想法,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生意是一門複雜的工作,你有能力把5元變成50元,不代表你就會做這門生意,也不代表你已經成功了,甚至有可能你還虧錢,因為生意涉及成本、團隊、運營、供應鏈、倉儲、物流等等諸多環節,你只會把5元變成50元是遠遠不夠的,但是你如果真的能幫客戶把5元變成50元,在你的銷售環節,就已經成功了。

而且,這句話的意思實說,要跟客戶共同成長,涸澤而漁很容易,也許明天你就能發財,但是後天,你一定會破產。


觀點三:在阿里巴巴5週年慶的時候,馬雲提出一個新的目標: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公司。

分析:這是今天很多企業都在紛紛效法的:願景。但事實上,中國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的99%,很多企業都掙扎在生存邊緣,當一個企業還在為生存拼搏的時候,是很難有精力去做“願景”這種事的,也許很多創業者在創立公司伊始都有美好的願景,但隨著業務開展的困難,公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以往美好的願景,也都只能先放腦後了,要知道,中國中小企業平均生存年限只有3-4年。

雖然是這樣,但我還是覺得,要有願景,就像讀書的時候要有考大學的目標,不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每天這麼辛苦的讀書,沒有目標的工作,就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是在渾渾噩噩地混日子而已,企業更不可能發展壯大,因為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動力,這是沒有前途的。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企業願景就像一座燈塔,為企業在航行中指引方向


觀點四: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第一生產力。

分析:縱觀很多公司的銷售、營銷團隊,我發現很少有阿里鐵軍這樣的有拼勁,其實嚴格來說,阿里的團隊是直銷團隊,類似於保險行業、安利、玫琳凱。我們會發現,直銷的確是最能引發一個銷售主觀能動性的銷售模式,因為見效快、利益驅動力強、後勤保障穩,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嚴格的崗前培訓。希望廣大創業者可以仔細思考適合自己公司的銷售模式,如果要迅速打開市場,直銷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觀點五:不要空談夢想。

願景可以是偉大的,短期內難以實現的,但夢想一定要現實,不然就是空談,就像19世紀歐洲的空想社會主義哲學家們提出的“烏托邦社會”一樣,希望社會極端平等,資源均分,按需分配,設想很美好,但根本不現實,這樣的夢想是沒有意義的。馬雲對他的員工說:“夢想別太大,別去講為什麼奮鬥終生,那沒意義。年輕人的夢想,我想有點錢,我想買個房子、買輛車,我想討老婆,我想嫁人,我想生孩子,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夢想”。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觀點六:偉大的公司可能不再是資產大、規模大、利潤大,而是用戶和客戶數量大。

分析:

比如你是一家做汽車的公司,你做的汽車質量好,設計好,售後服務好,價格高,利潤也高,但是受眾很少,市場佔有率很低,雖然因為你的利潤高,所以你的財務報表可能很好看,但其實這隱藏著很大的危機,一旦你這原本就很少的受眾離開你,你的企業很可能難以為繼,而且,如果不注重擴展市場,而一味提升利潤,不僅抗風險能力低,擴展企業也是非常困難。只有把市場做大,增加受眾,才是一個良性循環。


觀點七:權利集中很重要,政策的執行力也很重要。

有人曾問馬雲一個問題:如果馬總您的決定出現了明顯的錯誤,那誰來制衡您?

馬雲很平靜地回答:“第一,公司沒有人能制衡我,第二,如果我已經做了決定,哪怕是錯的,也要堅決執行,第三,你們認為是錯的,並不一定就是錯的。”

分析:一個團隊、一個公司乃至一個國家,最終的決策者必須是一個人,因為很多決策有時效性,且根據古斯塔夫勒龐的群體心理學效應,群體的決策並不比個人決策更高明,要讓政策迅速、準確地執行下去,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來做最終決策。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公司如何發展,必須有人拍板


觀點八:高壓線。規定不行的就是不行,必須嚴格執行,不然就沒有人遵守了。

阿里對規則的嚴格執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最近的 和 都展示了鐵血手腕,這一點我表示非常贊同,這不禁讓我我想起了前段時間金星節目中的一個案例:一個高考考生因為遲到兩分鐘被關在考場外,失去了考試資格。金星和幾位嘉賓表示,僅僅遲到兩分鐘,是可以原諒的,如果遲到20分鐘,就不值得原諒了,在此我表示非常不贊同這樣區別對待的觀點。遲到兩分鐘可以原諒,那遲到三分鐘呢?五分鐘呢?十分鐘呢?誰給這個“遲到可以原諒的分鐘數”定個規定?如果說遲到兩分鐘可以原諒,遲到三分鐘則不可以原諒,那請問這樣判斷的標準是什麼?誰能有這樣的權利可以制定這樣的標準?

今日推薦好書《阿里鐵軍》---一本給創業者的些許建議

高考也絕不會為任何遲到的人開綠燈

遲到就是遲到,遲到一秒鐘都不可以進考場,這就是規定,如果肆意破壞這個規定,那最終將沒有人遵守這個規定,我們可以同情,但不能打開這個權利的口子,哪怕僅僅是兩分鐘也不能進場,哪怕阿里員工偷的僅僅是一瓶不到十塊錢的飲料也應該被開除,不然,規定就是個擺設,最終將沒有人執行。

總結:一支經過嚴格培訓過的,強有力的銷售隊伍、一個執行高效的體制、一位權力集中制的最終決策者、一個願景和一個夢想、一個嚴格執行的制度,這些就是一個優秀公司的必備條件,也是《阿里鐵軍》這本書最終傳達給我們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