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防控疫情 我們在一起

防控疫情 我們在一起

寧波市第一醫院的發熱門診。 記者 劉波 攝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昨晚,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分別奔赴醫院、機場、火車站,深入一線進行採訪,為大家帶來最新的報道。

醫護人員嚴陣以待

發熱患者有序就診

從1月21日開始,為了方便患者就醫,我市46家醫療機構都開設了24小時發熱門診。發熱門診就診方便嗎?就診的患者多不多?昨晚,記者對四家市區醫院的發熱門診進行了走訪。

7位高年資醫生24小時坐診發熱門診

昨晚7:30,記者來到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門診大廳,在門診大樓門口看到一張醒目的就診通知,上面提示:“發熱體溫大於等於38℃,有咳嗽咳痰症狀的病人,請到8號樓的發熱門診就診。”在門診大樓裡來往的患者和家屬不多,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戴上了口罩。

根據醫院的指示牌,記者很快找到了位於醫院南側一角獨立樓宇內的發熱門診,這裡有七八位患者正在有序候診。發熱門診實行一人一診的模式,在發熱門診旁邊有幾個待診區域,其中,從武漢來的發熱患者的待診區域和普通發熱患者的待診區域是分隔開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為了方便發熱患者就診,醫院把預檢、掛號、配藥和X光拍片等相關的服務窗口都放在發熱門診裡面,方便患者一站式就診。而且每當有患者前來就診,醫護人員都會先送上一個外科口罩。正在坐診的曾呈軍醫生告訴記者,由於現在把發熱患者集中診治,所以發熱門診的病人比往常多一些,今天他接診了30多位發熱患者,都是普通感冒或流感。

記者正在採訪的時候,120救護車從鐵路寧波站送來了一位發熱患者,是從武漢開往寧波的列車上發現的。

“我們是全天24小時的發熱門診,有7個專家輪值,都是高年資醫生,正值流感高發季,開診第一天收治了100多位患者,今天更多。”國科大華美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葉紅華告訴記者,根據應急處置的規定,像這樣來自武漢的發熱患者,醫院會召集急診科和感染科的專家進行集中會診後,再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就診患者都會被詢問是否去過武漢

昨晚7點50分,記者來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該院的發熱門診位於急診大廳的北側,配有單獨的通道,門口有顯眼的“發熱門診”字樣。

穿過通道就是預檢臺,有兩位穿著防護服、戴醫用口罩的醫護人員。面對每位病人,除了登記體溫外,還特意要求用消毒洗手液洗手。

再往裡走,就是診室。門口等候區有二十幾位患者和家屬,全部戴著口罩,型號各異。門口的叫號電子屏顯示,當天該門診已掛出108號。

診室裡,坐診的醫生穿著防護服,戴著防護帽、口罩和麵罩。記者注意到,醫生面對病人問診的時間要相對更長,除了症狀外,還要詢問病人近期是否去過武漢。

26歲的汪小姐告訴記者,她晚上7點不到就來了,發燒38.2℃渾身乏力。當時,她仍在等候就診。

隨後,記者在醫院內多處看到醒目的提示:“符合以下情況的人員請至發熱門診:年齡≥14週歲;體溫38℃;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者初次至本院就診。”

藥房和輸液室也設在發熱門診裡

在寧波市第一醫院的急診科大門口,有一個很醒目的溫馨提示,上面寫著:“兩週內有武漢旅行史、居住史,或者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請您到發熱門診就診。”

醫院的發熱門診設在醫院1號樓一樓的一個角落,記者到現場的時候,只有四五位患者在此就診。在發熱門診裡,除了有醫生的診室,還有一個小藥房和輸液室。不管是坐診的醫護人員還是就診的患者和家屬,都戴著口罩,有的患者還戴了兩層。

“偏偏這個時候發熱了,不會是肺炎吧?”在發熱門診,一位20多歲的年輕人在母親陪伴下來就診,在預檢臺護士告訴她,體溫沒有超過38℃,不用過於緊張。

對患者逐一登記住址

晚上9點不到,記者來到鄞州人民醫院,該院的發熱門診為獨棟的5號樓。玻璃門前,顯眼的告示牌上寫著:“親愛的病友:如果您有發熱,請先到預檢護士站測量體溫;您也可掛發熱門診號,到5號樓發熱門診就診。如發熱且2周內到過武漢或者接觸過去過武漢的人員,請主動告訴醫生,並帶上口罩,謝謝。”

當時,發熱門診已經叫號到第190號,由兩位“全副武裝”的醫生分別在不同的診室裡坐診。

記者注意到,在五號樓進門處左邊的預檢臺前,兩位做好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正拿著本子,對每一位發燒的就診患者進行家庭住址登記。

五號樓二樓是採血和取樣室,該院所有的流感樣患者都將在這裡完成流感取樣檢查。

61歲的方阿婆家住在興寧路上,昨天上午開始,她覺得喉嚨發癢,渾身痠痛。下午躺在床上睡了會兒,更加難受。她打電話叫來子女,一家人陪著她來到鄞州人民醫院就診。到院時,她的體溫達到38.9℃。詢問了病症後,醫生懷疑是流感,開出了檢查單。

這兩天,方阿婆也關注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增多,並且寧波也有了確診病例。她不放心地追問了一句:“醫生,我這個和冠狀病毒沒關係吧?”醫生搖搖頭:“從您目前的症狀來看,和這個病毒無關。”

記者 孫美星 陸麒雯 通訊員 鄭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