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清朝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看似昏庸實在明智,奠定960萬合法疆土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歷史上對於這個由關外女真族建立的國家一直是褒貶不一,並且大有貶大於褒的趨勢。不可否認的是,自滿清入關以來,在一些政策上的確對當時的百姓造成了深重的苦難,而大面積縱兵為禍的行為,甚至造成了清朝初年人口的暴跌、再加之到了近代,清朝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更是加深了世人對其的偏見。但若從整體來看,清朝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還是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

清朝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看似昏庸實在明智,奠定960萬合法疆土

晚清疆域

如今世人對清朝的不滿,大都來自於清朝末年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由於國力衰弱,在西方列強的威逼利誘之下,清王朝不得已與之簽訂了這些條約。不僅使得清朝失去了諸多主權,甚至割讓了大片的土地。世人對這種行為往往嗤之以鼻。然而清政府這種舉措看似昏庸卻實在明智,在那樣複雜的形勢下,正是因為這一系列條約的存在,才為我國保住瞭如今的合法疆土。

那麼清朝原本的疆土有多大呢?據《中國曆代行政區劃的變遷》記載:清王朝在康熙後期直到乾隆年間,國家領土面積逐漸達到頂峰,擁有著130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疆域。即便是從秦朝開始對比,清朝的領土面積也毫不遜色與之前的朝代。

清朝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看似昏庸實在明智,奠定960萬合法疆土

唐代極盛時期疆域圖

自秦朝一統六國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國家以來,總體來看,中國的領土面積是一個不斷增加的趨勢。在秦朝建立之初,帝國的疆域乃是:“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總面積只有354.69萬平方公里。到了西漢武帝時期,漢朝的疆域達到了頂峰,但這時也才不過600萬平方公里。盛唐時期,國家疆域終於突破了1000萬平方公里大關。而明代即便在最強盛的永樂年間,疆域也只有997萬平方公里,並且只維持了20年時間。

清朝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看似昏庸實在明智,奠定960萬合法疆土

明代極盛時期疆域圖

相比於之前的王朝,清王朝的領土面積比最盛時期的唐朝和明朝,都多出至少300萬平方公里。是除元朝之外我國曆史上疆域最廣的朝代。

自康乾盛世之後的百年時光裡,清政府都在努力維持著這個龐大帝國,但隨著西方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固步自封的清朝逐漸落後於世界的腳步,最終淪為了列強瓜分的目標。在這一時期,經過一系列戰爭,各國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通過這些條約,清政府通過租借或直接給割讓的方式丟掉了大量的國土。但這些條約除了可見的負面影響之外,其實還有著深層的“積極”影響。

清朝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看似昏庸實在明智,奠定960萬合法疆土

就拿中俄《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條約》等條約來說,雖然俄國通過這些條約趁火打劫侵佔了清朝大部分的土地。但除此之外,在清朝官員的據理力爭之下,這些條約也明確規定了清朝政府對東北地區以及喀爾喀蒙古地區的主權。此外,條約還確定了中俄東北地區的邊界,直到今天也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清朝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看似昏庸實在明智,奠定960萬合法疆土

列強除了直接的割走清朝的領土之外,還會通過一種較為“委婉的方式”佔據清朝的土地:即“租借”。隨著列強對清朝入侵的加劇,清王朝國內的各國租界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這些租界地有著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儼然是一個國中之國。

在美國的主導下,西方各國簽訂而來“九國公約”,明確規定了瓜分中國的方式方法,並且提出了臭名昭著的“機會均等”和“門戶開放”政策。“九國公約”在本質上其實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德國等)為了保護自身的在華利益而簽訂的。這些列強只想攫取更多利益,但並不想捲入清王朝內部的各種紛爭。雖說“九國公約”為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提供了便利,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九國公約”的簽訂同時也承認了清政府的“合法”地位,避免了清朝徹底淪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同時,在簽訂合約之時,清朝首席大臣李鴻章更是緊緊咬住99年這個期限不鬆口,因為他知道,一旦過了100年,“租借”出去的土地就再也要不回來了。

清朝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看似昏庸實在明智,奠定960萬合法疆土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這一系列條約的簽訂雖然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也正是由於帝國主義列強投鼠忌器,才使得清政府在敵強我弱的複雜局勢之下,保住了已有的大部分領土。可以說,在那樣的亂世之中,正是靠著這些條約,才奠定了我國960萬的合法疆土。如今,清朝維護國家疆域的內容,已經被最新版的高中教材所收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清王朝對我國疆域問題作出的貢獻。

《清史稿》

《中國曆代行政區劃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