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蔣介石讓郭沫若擔任廳長,郭不願意,周總理批評他:你不當不行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和周總理有著近50年的深情厚誼。總理一向非常讚賞郭開貞的才華,而郭開貞對總理也是由衷的敬重和佩服。

在抗戰時期,發生了一件事,使得郭開貞對總理的顧全大局以促進民族統一戰線的高超見解和謀略更是佩服的無以復加。抗戰時期,蔣介石讓郭擔任廳長,得知他不願意後,總理批評他:你不當不行!

早在1926年時,郭開貞就在總理等人的推動和推薦下,毅然投筆從戎,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宣傳科長兼行營秘書長,開始以國民黨左派人士的身份投身於國民革命。

蔣介石讓郭沫若擔任廳長,郭不願意,周總理批評他:你不當不行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郭奮筆疾書寫了著名的討蔣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公開宣佈了與蔣介石的決裂。

參加了南昌起義後,總理擬安排郭開貞去蘇聯學習,後因郭患了一場大病誤了船期而未去成。不久,經總理同意,郭開貞去了日本。

1937年,全面抗日爆發後,郭開貞“別婦拋雛”,毅然回國投入抗日救國戰爭之中。

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為了適應抗戰形勢的需要,1938年2月,蔣介石決定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下設立政治部,由陳誠任部長,周總理和第三黨的黃琪翔任副部長。

有一天,武漢衛戍總司令部總司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陳誠在蔣介石的授意下,電召後,找到了剛從日本歸來的郭開貞,並請他出任政治部第三廳的廳長一職。陳誠說:“這是蔣委員長的意思,想請郭先生出任第三廳的廳長。”

對此,郭很猶豫,心中有些忐忑,因為在北伐後期,他與蔣介石結過仇。後來,他還寫了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的文章,對蔣進行了痛斥。現在,老蔣讓他出任廳長是何居心?他沒有立刻答應陳誠。

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周總理的辦公室裡,郭開貞坦誠地向周總理表示:“我不願意到國民政府任職,不願意擔任三廳廳長職,在國民黨支配下做宣傳工作,只能是替反動派賣膏藥,幫助欺騙;一做了官,青年們是不會諒解的。”

得知他不願意後,周總理曉之以三廳工作的重要性,說:“你不當不行,有你做第三廳廳長,我才可考慮接受他們的副部長,不然那是毫無意義的。你不能以清高思想對待第三廳,這是個組織,作用不能低估,我們不是去做官,而是到尖銳複雜的環境中去工作。有了“第三廳”這個招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組織團體到前線去,到後方去,到大小的城市和廣大的鄉村,公開地、合法地、名正言順地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來抗日!”

聽了周總理這番推心置腹的話後,郭開貞同意任職。

蔣介石讓郭沫若擔任廳長,郭不願意,周總理批評他:你不當不行

郭開貞擔任廳長後,開始時,工作不太順心。一廳廳長賀衷寒總跟三廳作對,一會說三廳走私,一會說三廳是運輸機關。郭開貞對此很生氣,三天沒上辦公廳。

得知郭開貞又不願去上任了,總理(知道後,一邊做郭的思想工作,一邊向國民黨當局辦交涉,爭取較好的工作條件。

一天晚上,總理請郭開貞和三廳的負責人到他寓所吃飯。吃飯時,總理說:“三廳的工作有很大意義。至少可以抵消反動派一部分的顛倒黑白和陰謀投降,使國民黨反動派看出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而有所忌憚。因此,三廳這個崗位,是值得重視的。”

正在吃飯的郭開貞聽後沒有吭聲,埋頭猛吃菜,他知道總理的這番話是針對他說。

當總理談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內的人事變動時,郭開貞忍不住了,他放下飯碗說:“這三廳的工作我自己的貢獻很少,取下我這頂烏紗帽吧……”

總理聽後,用嚴厲的口氣批評說:“你不當不行,為了抗日,為了革命的利益,一切都須忍!……我們以前受的委屈,難道比這小嗎?……你要服從黨的需要,要忍受內心的寂寥。我已在原則上決定做,希望你也能採此立場。我在這兩天將各事運用好後,再請你來就職。”

郭開貞聽了這番話後,明白了其良苦用心,也懂得了擔任第三廳廳長的重要意義。隨即,他答應繼續走馬上任。

蔣介石讓郭沫若擔任廳長,郭不願意,周總理批評他:你不當不行

第三廳和後來組建的文化工作委員會,由於有了總理的領導,堅持了既與國民黨合作又保持相對獨立性的方針,成了以我黨人士為核心,包括國民黨員和民主黨派以及其他愛國人士的統一戰線機構,成了國統區抗戰文化的中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