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一、教孩子自我保護,要抓好兩個敏感期

不管國內還是國外,孩子的安全問題一直是父母心中的頭等大事,近幾年,不斷髮生的各種兒童性侵傷害事件,更是讓家長們警鐘長鳴,回家反覆教育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

那麼效果如何呢?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曾經有一檔關於兒童安全教育類的綜藝節目,邀請了六位10歲左右的小朋友及母親共同接受兒童自我保護安全意識測試。

測試前,節目組分別對母親進行採訪,詢問孩子是否可以成功完成任務,多數母親均表示,自己的孩子一定能保護好自己,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因為他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直給他灌輸安全意識,他們相信孩子可以保護好自己。順利完成挑戰。

測試前,母親藉故離開,把孩子交給“壞叔叔”,讓孩子與“壞叔叔”單獨在一起,測試開始。

“壞叔叔”拿出衣服對孩子說,這裡有一件漂亮衣服,你現在要不要試試?監視器前的母親看到這裡依然自信滿滿,但接下來的一幕,讓原本無比自信的家長們目瞪口呆。

測試中,六位孩子,只有兩位小朋友堅持住原則,堅決不當眾脫衣服。其餘四位,無一倖免,原本自信滿滿的家長看到眼前這一幕表示真的非常無力。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保護好自己”,這種媽媽一再強調的事情,孩子為什麼記不住?或者是做不到?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歸根結底,不是我們的教育做得不夠多,而是沒有抓住最佳的時期,造成事倍功半。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成長敏感期是指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事物特別專心,並不厭其煩地重複實踐的過程,藉助兒童自身短暫的刺激和潛力獲得的兒童成長,因此兒童敏感期可以擁有一種極具創造性的本能。它擁有一種特殊的內在活力,能夠以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進行吸收和學習。

簡單來說,敏感期就是兒童學習的最佳窗口期,在孩子成長的敏感期開展相對應的指導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勝過父母每天耳提面命的嘮叨。

因此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教會兒童自我保護,也應當遵循兒童成長的心智發展的自然規律,家長需要抓住孩子成長道路中的兩大敏感期:自我意識敏感區和性別敏感區。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二、為什麼需要抓住兩大敏感期?

1.自我意識敏感期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在《捕捉敏感期手冊》中提到,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一般出現在1歲半到3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總是非常執著地要分清你、我、他這種所屬權的問題,開始有了“物品歸屬”和“私有”的概念。自我意識的萌芽,是他們認識自我和周圍事物關係的過程,更是自我分離,發現自我的一個過程。

其實孩子從8個月起,直到6歲,幾乎將全部的熱情和專注力投入在構建自我的過程中。當孩子出現自我意識萌芽的時候,尊重並且幫助孩子順利完成自我建設的過程,幫助孩子樹立獨立的人格,從而能夠為日後做好自我保護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個擁有獨特自我的孩子比喪失自我的孩子更具備獨立而堅定的意志和思想。他不需要從別人那裡尋找安慰和價值,並且能夠清晰的分辨瞭解對方的真實意圖。面對誘惑或者不合理的提議時,更敢於說“不”。

我兒子2歲的時候,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經常喜歡把“我的”,“寶寶的”掛在嘴邊。一天洗澡,兒子拉著我的手想讓我放在他“小弟弟”上(爸爸曾經給他洗澡,玩笑把玩過他的“小弟弟”),我立馬把手收回來告訴他,“不可以,它是寶寶的,不可以。”隨後,他跟我做了同樣的動作,把小手放在胸口說“寶寶的,nono”。

為了測試小傢伙是不是真的有印象,我故意讓爸爸給他換尿不溼,順便讓爸爸再次提起把玩他“小弟弟”,我兒子迅速捂住自己的“小弟弟”說:“nono,寶寶的”

我們成功灌輸給他了第一個概念,雞雞不能碰。之後洗澡,我拿出一些他的玩具,還有我的化妝品瓶子,跟他進行區分你的、我的的遊戲,順便告訴他,身體也是寶寶自己的,寶寶要保護好,別人不能碰。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很輕鬆的將“身體”重新歸屬為他自己的私有“物品”。

因此,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是幫助孩子建立孩子自我保護“界限感”的重要時期。

2性別敏感期

孫瑞雪老師的《兒童敏感期手冊》中也提到了性別敏感期。


“性別敏感期是孩子開始對生命起源,男女性別區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出生的孩子沒有性別之分。性別敏感期是孩子進入人體敏感期的一個組成部分。過程中孩子從會從服飾髮型嗓音等過渡到隱私部位的認識。此時的孩子們認識身體的隱私器官以及功能,就和孩子們認識手腳眼口是一樣的。”

當孩子性別認識與區分的敏感期,就是幫孩子建立“性別觀念”的關鍵期。

三、抓住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在恰當的時間做好以下幾點輕鬆教會孩子保護好自己。

(一)在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一定要尊重孩子

1.對孩子行為的尊重

1)孩子說不要超過三次,無論他的本意是真的不要還是假的不要,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孫瑞雪認為,經常被限制身體自由的孩子,對自己的內在環境是辨識不清的,因此他需要通過依附他人,聽從他人,來達到內在的一種平衡和穩定。

孩子自我意識發展階段,會通過“不”來嘗試第一次與他人做剝離。他們需要一次一次的將身體的功能喚醒,而身體被喚醒的過程中,就是孩子建立強大的自我意識的重要過程。

很多家長“習慣性強勢”,認為孩子還小,按家長的來就行了,於是孩子說孩子的,家長自己做自己的,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內心會形成反射,不能順利完成自我與外界的剝離,逐漸失去自我,趨於依附和順從。

這也是很多孩子面對成年人的傷害、恐嚇不敢說拒絕,不敢說不,一味屈服,對他們產生畏懼,沒辦法堅定住立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允許孩子擁有自我探索的機會,孩子才會擁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從而擁有保護好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能力。

2)允許孩子“自私”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自我意識伴隨孩子最初的“私有意識”,對“我的”有了強大的意識,很多家長會存在一個誤區,面對孩子不把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小夥伴就定義孩子為自私,但是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只有完整的保護好這份“自私”,才能保護好自己。

比如孩子之間分享玩具,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己進行分享,但是不可以在孩子沒有同意的情況下,直接代替孩子做決定。

西西跟著媽媽在小區的沙池玩沙子,隔壁單元的肉肉也來了,扭著奶奶想要玩西西正在玩的漏斗,還問西西媽媽:“阿姨阿姨,我想玩那個漏斗,可以嗎?”

西西媽媽對肉肉說:“這個玩具呀,是西西的,我們先問下西西好不好?”肉肉同意了。

西西媽媽徵求了西西的意見,西西說:”不可以,我正在玩呢”

西西媽媽對肉肉說,西西沒有同意,但是阿姨覺得,你可以自己問下西西,你們倆可不可以一起玩,一個扶漏斗,一個放沙子。

肉肉跑過去問西西,兩人開始愉快地一起合作玩了起來。

允許孩子自私就是允許孩子建立“我的”這個私有化的過程。從而讓孩子的自我意識健康發展,樹立獨立人格。

2.對孩子的身體表示尊重

1)不觸碰孩子的隱私部位,不戲弄孩子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很多大人會覺得孩子可愛,特別是面對男孩的時候,都會有喜歡玩孩子雞雞的陋習,心理學家認為,最早對孩子進行“性侵犯”開始的多數於父母開始。比如給孩子身體上的瘙癢,一些帶有戲弄的撫摸,甚至玩男寶寶的雞雞,這些都是會在無形中打破自我保護的保護殼。因此想要孩子樹立起自我保護的意識一定是父母本身從尊重孩子的身體開始。

2)為孩子換衣物,尿不溼以前要對孩子進行告知和說明。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我第一次把兒子莫名其妙的弄哭是在他14個月大,給他洗澡的一天。其實我每次洗澡都是提前跟他打招呼,為他還衣服也會提前告知。但那一次我因為趕時間,而且一邊和別人說話一邊為他換衣服,所以以衣服剛脫到一半,他就開始哇哇大哭。

當天我百思不得其解,就詢問了我的好朋友,他問我,如果有人什麼都不對你說,上來就扒你衣服你是什麼感覺?你兒子當時的感覺一定和你一樣。因為他已經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萌芽期。

(二)在孩子的性別敏感期,幫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意識

1)允許孩子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學習和探索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孩子最初會通過接觸自己的身體器官來認識與區分性別差異,此時父母要以平常心看待,允許孩子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探索,面對孩子研究自己身體隱私部位的疑問,要給予詳細的介紹,不因為成年人的不好意思,加以編造或者掩飾,就像告訴孩子鼻子眼睛最一樣的自然,不要讓孩子覺得探索自己的身體的行為是可恥的。這個過程則是幫助孩子樹立對自己身體瞭解與接納的重要階段。

2)瞭解異性身體與自己的差異,明確“男女有別”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當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加以瞭解以後,好奇心不會就此停止,好奇心會使孩子進入對身邊人的探索學習和研究。

對孩子來說,引導孩子藉助繪本瞭解身體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身體》《屁股屁股》《我的雞雞》等等都是幫助孩子認識身體,是學習性別差異的好幫手。

《我們的身體》是一本幫助孩子認識瞭解人類的機關書,伴隨孩子對性別的差異產生的好奇。

我們的身體有會將男孩女孩的身體拼接比對在一起,藉助清晰的圖片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可以直觀的幫助孩子認識身體,同頁在機關裡還會註明保護好自己身體的重要性。為孩子輸入,保護好自己的性概念。

有時候,孩子會提出想要看親人的身體,加以確認。這個時候就是樹立隱私的一個關鍵時刻。當孩子發出疑問,父母給出的解答就是“觀念”。

面對孩子的“邀請”,父母滲透給孩子什麼就是什麼,這時候父母告訴孩子雖然我們是親人、很愛你,但是衣服遮蓋的地方是不可以給別人看的。孩子便會藉助敏感期,將這件事徹底內話成自己的“信念”。

並且要告訴寶寶,如果在外面有人像你發出這種邀請,回來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而且一定要大聲對他說“不可以”。因為愛你的人是不會對你發出這種邀請的。

3)生活中做到“男女有別”

給孩子強調保護好自己,卻總是沒效果?抓好兩個關鍵期,事半功倍


這個時期的孩子大都處在超強的模仿力階段。因此父母的舉止則是孩子們的最初榜樣。媽媽換衣服寶寶要出去,寶寶要自己清洗身體,孩子有了性別區分以後,就應該禁止媽媽陪兒子洗澡,爸爸陪女兒洗澡的事情在發生。

男女有別的概念既然已經注入到孩子的意識中,就要嚴格遵從,男孩子要去男廁所男澡堂,和男生一起,女生同理的生活原則。

《管子-霸言》裡提到:知者善謀,不如當時

教會兒童自我保護是每個父母都特別上心的一件事,父母擔心,宣揚過度就變成一種焦慮,對孩子的心理造成負擔,輕描淡寫,又怕沒辦法引起孩子的重視。其實只要父母願意花點時間去了解孩子成長軌跡的一些重要成長節點,結合孩子敏感期為孩子注入理論與實操的信息,孩子會將這些信息成功內化成為自己的本能。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效果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