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喝水喝多了中毒是什麼症狀?

家根


1、什麼是水中毒


水中毒是一種因為人體攝取了過量水分而產生脫水低鈉症的中毒徵狀。雖然水中毒致死的機會非常低,但仍然是有可能發生的。人體腎臟的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鐘16毫升,一但攝取水分的速度超過了這個標準,過剩的水分會使細胞膨漲,從而引起脫水低鈉症。當飲用過量水分時,血液內的電解質因為被水分排出體外而降至低於安全水分的濃度,影響到腦部的運作,可能會致命。


2、水中毒的原因

1.飲水過多或靜脈輸入葡萄糖過多(如低滲性脫水時濫用不含鈉的液體),尤其在心、腎功能較差的病人及腎稀釋尿液功能較差的小嬰兒。此外,在大手術後,機體處於應激狀態,體內抗利尿激素分泌本來過多,尿量減少,此時若大量輸液,亦可致水中毒。又如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用大量清水洗腸後,大量水分由腸壁吸收入血循環而導致水中毒。

2.營養不良,由於血漿蛋白過低,血鈉過低,造成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水由細胞外液進入細胞內液,造成有效循環量減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尿量減少,造成水瀦留。

3.肺炎、嚴重感染、休克及腦部疾患,此時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造成水瀦水中毒

4.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即便正常入量也能造成水中毒。

5.在淡水中溺水。

6.精神因素精神緊張、劇痛和各種急性應激狀態(如大手術、外傷等)。

7.腫瘤。

8.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受到某種不明的精神分裂症藥物的影響而飲用過量的水分。這種藥物的副作用會影響到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病人覺得口渴而不斷飲水。

體內水分過多,首先是細胞外液容量過多,呈低滲狀態,水從細胞外向細胞內轉移。故水中毒為細胞內、外液容量均增大,但體液分佈的比例仍正常(即細胞內液佔2/3,細胞外液佔1/3)。在輕、中度水中毒,組織間液中貯存的水分尚不足以引起可凹性水腫或肺水腫,臨床表現不明顯,可被忽視,但仍可發展為顱壓增高等。


3、水中毒症狀

1.急性水中毒

發病急,由於細胞內外液量增多,顱腔和椎管無彈性,腦細胞水腫造成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失語,精神錯亂,定向力失常,嗜睡,躁動,譫妄,甚至昏迷,進一步發展,有發生腦疝的可能,以致呼吸、心跳驟停。

2.慢性水中毒

症狀一般不明顯,往往被原發疾病的症狀所掩蓋,可有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嗜睡等,體重增加,皮膚蒼白而溼潤。

什麼時候需要補水看尿液顏色判斷何時補水

任主任提醒,喝水也要因人而喝。正常人可通過尿液顏色來判斷何時補水:正常的尿液呈淡黃色,顏色太深就應該補水。

此外,喝水還應該因人而異。急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過多喝水,感冒發燒時要比平時多喝一些水。


4、如何健康喝水

1.喝溫不喝涼 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而過燙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誘發食道癌。因此,喝水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2.喝淡不喝甜 天熱時應喝些淡鹽水補充鈉,自制綠豆湯、檸檬水等不僅消暑降溫,還能補充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各種甜飲料高糖、高能量,營養素也比較單調,並不推薦大量飲用,更不能用來代替白開水。

3.慢喝不快喝 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嚥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嚥下,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

4.早喝不晚喝 當出現口渴心煩或乏力頭疼等狀況時,說明機體細胞已經開始脫水,此時再喝水已經是“被動飲水”。久而久之,人體就會長期處於一種潛在的缺水狀態,不利於正常代謝。因此喝水跟吃飯一樣,也需要定時,變被動飲水為主動飲水,在感覺到“口渴”之前喝水。

5.喝水也“吃”水 黃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的水分比起普通的水,更容易進入細胞。因此在喝水的同時,也要“吃”水。水果蔬菜還富含各種抗氧化劑、多種礦物質及重要的B族維生素等,對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衰老、抵禦疾病都大有好處。


5、喝水減少疾病

起床後喝水是對身體的一種補償和淨化。因為早晨飲水能夠稀釋血液,降低血粘度,有效避免心腦血管疾病在上午發生,預防心臟病和中風;能夠稀釋尿液,使積蓄一夜的固體毒物溶解於尿液中排出,即沖洗了尿道,預防尿路感染,又可預防尿路結石,還能及時排出致癌物質,避免膀胱癌的發生。水通過小腸,除大部分被吸收外,剩餘部分進入大腸分成兩路;一部分被腸壁繼續吸收入血;另一部分成了糞便的稀釋劑,保證排便順利,有效防止便秘,減少痔瘡的發生。


沃的課堂


喝水過多會導致水中毒,所以每天的飲水量在700-1000毫升。

平時也應該適當的增加運動,促使機體新陳代謝,一般機體代謝水的含量在300毫升,對於水中毒的患者會伴有頭痛、失語、精神錯亂、眩暈、腹脹、嗜睡、情緒失常等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