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逆行的“紅馬甲”每日步行近2萬步

人民網成都1月29日電 “新年好!請問孃孃家最近有無外地親戚來訪?家人最近身體都好嗎?”……近日,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街道推行入戶摸排“兩問一巡”工作法和居家觀察“四員”服務制,緊緊依靠群眾聯防聯控,織起疫情防控嚴密網格。

有著“百年金街”之稱的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商場企業多,酒店民宿多,外來人員多,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春熙路街道全面動員,迅速行動,由機關幹部、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組成6個片區疫情防控小組,深入院落、樓宇、酒店、民宿,一門一戶,熱情細緻的開展全方位摸排走訪。防控小組在加強自身防護的同時,實行組長負責制、單元包乾制、流程規範制等制度。

全面摸排普查,做細外來源頭管控。街道聯合轄區民警、衛生人員入戶進行外來人員摸排登記工作,針對春熙路實際,重點對轄區酒店民宿進行普查,力爭切斷輸入性汙染源。街道黨員幹部接到指令,放棄與家人的團聚,改變早已確定的行程,星夜兼程、迅速歸位。穿上志願者的“紅馬甲”,戴上黨徽,每天要走近20000步,要敲上百次的門,不厭其煩的向居民送去問候和叮囑,並引導他們做好自我防護。截至目前,已入戶走訪144個院落,15056 戶,走訪民宿2215家,需居家觀察15戶40 人,居店觀察18人。

強化聯勤聯動,夯實防疫聯控基石。建立主要領導、街道、社區、院落四級疫情防控網格,成立居民院落(駐區單位)、樓宇(企業)疫情聯控小組。聯控小組主要進行外來人員來訪登記、外岀人員返蓉報告、體溫檢測等貼心服務。落實居家觀察“四員”制度,即明確需居家隔離人員,群眾監督員,健康聯絡員,後勤保障員,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漏一人一戶,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置。

群防群控,全面覆蓋。學道街64號院,原是省糧食局宿舍,這裡有16個單元,194戶居民。黃生蓉是這裡的老住戶,也是院落黨支部書記,今年已經76歲的她,自大年二十九從電視和社區宣傳中知曉了疫情的嚴峻形勢,就一刻也不敢鬆懈,同68歲的院落家委會主任黃曉平一同,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條不紊的抓起了院落的防疫管理。為了保障院落居民的健康,黃曉平主動將家裡自備的額溫槍拿到門衛室供大家使用,隨著疫情的發展,他還擔心社區的其他院落、其他群眾,主動聯繫購買了25個額溫槍用於社區防疫統籌使用。兩位老人率領著院落黨員志願者、家委會成員、門衛近20人在院落裡成立“疫情防控門崗”,每日輪班巡查,逐戶宣傳。

古臥龍橋12號院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院落,沒有專業物管,這裡有9個單元126戶居民,大家平日裡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和門衛王慶銀,72歲的王慶銀把這個老院落當成自己的家,每家每戶的情況他都熟記在心。院落的出口正好對著青石橋海鮮市場,人流量大,王慶銀每天不敢離開片刻,關注著這裡的人來人往並做好登記。1月10日,院落居民辜某從武漢大學返家時,王慶銀不斷提醒辜某和其家人一定要居家觀察14天,並及時將此事告知社區,在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門衛的叮囑下,辜某全家人一直居家隔離,終於平穩度過隔離期,王慶銀很是開心。他說:“我們做門崗的一定要響應街道社區的號召,把‘疫情發現及時報,群防群控最關鍵,居家觀察請自覺,為你為我為大家’牢牢記在心裡,管好自己的院落是我的本分,只要大家好就行。”

與院落不同,春熙路步行街流動人員多,防控難度則較大。為做好防疫工作,春熙路街道辦事處在東西南北四個入口處,分別設立4個服務點和流動服務點,建立了一支由步巡隊員、商家、保潔員組成的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對遊客測量體溫,對不戴口罩人員進行勸說。1月28日,志願者在巡查時,瞭解到有4名遊客入住至某民宿,沒有測量體溫的用品,及時向總府路社區反映,社區工作人員隨即派人送上溫度計,幫助測量體溫,遊客非常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