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醫院對患者用的“安慰劑”會產生費用嗎?若是,是欺詐行為嗎?

順說中


安慰劑常見於藥物或某些醫療器械耗材的臨床研究,相關費用是免費的,藥廠出錢;參加臨床實驗的患者的付出則是被採集更多臨床樣品,用於高密度監測療效及毒副作用。另外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雙盲實驗開始起步時不同,雙盲臨床研究的理論和實踐都發展了很多,目前基本不可能有生理鹽水、葡萄糖或澱粉之類的安慰劑,而主要是以老的治療方法為對照,新藥物、器械或耗材為實驗組,否則醫學倫理過不了關;此外臨床試驗的時間和規模往往取決於新方法的適用人群,疫苗是接種於健康人群的,因此疫苗臨床研究的規模最大,時間週期也是數年以上;而腫瘤藥物往往是很小規模,一開始上市時只是特定癌症的三線用藥,後續開展更多臨床研究以逐步拓展藥物的適用範圍;罕見病則乾脆基本沒臨床試驗或臨床規模極小,但上市後還要不斷關注臨床表現;所有醫療產品都接受監管,有問題則召回或退市。

最後,醫學大數據時代下,雙盲臨床研究已經不是藥物上市所必須的,而某些已上市多年的中成藥也已經面對大數據的挑戰,學術上中醫藥現代化也逐漸落在實處,不過民間神醫們還是繼續一邊待著去。


好怕嘛


如果你問的是雙盲試驗的安慰劑,那麼有兩點要記住:

1、雙盲試驗是過了倫理審查的,醫生不考慮安慰劑是否有效的問題;

2、雙盲試驗裡,醫生也不知道給你開的是不是安慰劑,所以不要懷疑醫生在這上面賺錢了。

最後說一句,這種臨床試驗都是用在絕症或者難以正常治癒的疾病上,要是這麼大的疑心,還是下輩子小心點好了,這輩子也不要操心了!


阿德拉


看題主這個問題,總感覺有些怪怪的。“安慰劑”和欺詐有什麼關係呢?先說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現實中有一些人有點感冒,不想吃藥就想去醫院輸液,打點抗生素,總覺得輸液要好一些。但實際上一般感冒沒有繼發細菌感染的話,是不需要輸液,打抗生素的話。這個時候醫生為了滿足他們的輸液要求,就有可能給他們輸一些葡萄糖或者生理鹽水,這時候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就相當於安慰劑。一般一袋葡萄糖或生理鹽水加上輸液耗材,再加上輸液產生的服務費用,總共這就20左右,比打抗生素便宜多了。

安慰劑指不含任何有效成分的製劑,主要是起一個心理作用。有時候即便安慰劑不含任何有效成分,一些服用安慰劑的病人病情得到緩解,這種現象獲稱“安慰劑效應”。安慰劑一般選擇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可能也會選一些營養類藥品,不過不會很貴的藥品。要是實在自己不放心,可以問問醫生用的是什麼藥品。

疫情期間問這樣的問題,感覺有些不合適,請給醫務人員多一份信任。

如果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請幫忙點點關注,點點贊,謝謝!


黃藥師999


我看了現在已經有的幾個回答,有個人回答說看見題主的這個問題怪怪的。但是我想說,我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不是怪怪的,而是憤怒。

安慰劑的使用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使用的。這種輔助治療手段是為了促進病人的病情的恢復。採用過安慰劑類似原理的還有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想必大家都知道。你能說曹操在欺詐士兵嗎?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很多病人,他在事前就給了自己很強的心理暗示——我的病如果不吃藥不打針的話,是絕對好不了的,但問題是經過醫生檢測,他的病是完全可以做到自愈的,完全沒必要用藥或者打針。醫生跟他說了實話,說您的病不用吃藥,不用打針,在家注意飲食,注意喝水,過幾天就沒事。但是這個病人他死活不聽,你能怎麼辦?他不但不聽,反而認為醫生是在敷衍他,你能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於病情的恢復。有些疾病雖然自愈的時間可能長一點,但是還是能自愈的。但就是因為這些疾病的自愈時間有些漫長,所以導致某些病患以為自己好不了了,在那兒破罐子破摔。在這種情況下反而無助於病情的恢復。

所以如果存在以上兩個例子的話,醫生肯定會開有著安慰劑效果的藥物,給病患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

最後忠告題主,以後提問題請好好的提問題,不要加上帶有偏見的字眼,例如:欺詐。


只想說說心裡話


收啊,給你吃一片維生素c,當然收一片藥的成本,若是不服氣還可以收您一次心理暗示治療費用


四月雪y


收費,但收費有處方不算欺詐行為


天佑大漢


不知題主想問哪一種?一種是臨床試驗,是不收費的。而且用藥組也不收費。但是要籤協議,承擔風險。這些都是在高大上的醫院才會有,一般人接觸不到。

最常見也是最容易接觸到的是第二種。臨床醫生會用到“安慰劑”。舉個例子,某病人一直喊疼,用藥就好,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進展,判斷患者不應該出現此類症狀,考慮患者可能產生心裡依賴。在患者在此喊疼要求用止疼藥時,醫生會嘗試使用安慰劑,比如一直生理鹽水,告訴患者是止痛藥。患者也會說疼痛緩解了。那麼解答來了,第一會收費,但是相對止疼藥,生理鹽水要便宜太多,而且這也是醫生治療之一。第二是欺騙嗎?用完之後醫生會和患者溝通,告訴他其實他的疼痛是心裡因素,剛才更本沒打止疼藥你也好了,後期從心裡疏導改善症狀。


CuteRico


這應該是臨床試驗吧

三期臨床試驗需要對照組進行雙盲試驗,其中一組為對照組使用安慰劑(一般就是生理鹽水),另外一組使用藥品。

至於費用,一般不會收取,因為是臨床試驗,患者承擔了巨大的風險。

欺不欺詐?事先肯定簽署相關證明文件,告知患者的,患者唯一不知道的自己是不是安慰劑組(為了不因心裡作用影響,單盲一般不會告知患者,雙盲醫生也不知道)。

還有即使患者被分配到了安慰劑組,也不會置患者於不顧,後期會使用其他治療方法給治療相關疾病的(相關法律法規不會允許患者病情被耽誤的)。


秋風吹葉落


“安慰劑”本身也是一種治療行為,收費應該,不存在詐騙行為。好比你患癌症了,醫生寬慰你幾句,這能算詐騙嗎??如果算,那麼對不起,你離死不遠了!


遊天雲


“安慰劑”本身也是一種治療行為,收費應該,不存在詐騙行為。好比你患癌症了,醫生寬慰你幾句,這能算詐騙嗎??如果算,那麼對不起,你離死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