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謝無量

謝無量(1884~1964),男,四川樂至人。原名蒙,字大澄,號希範,後易名沉,字無量,別署嗇庵。近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1901年與李叔同、黃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學。清末任成都存古學堂監督。民國初期在孫中山大本營任孫中山先生秘書長、參議長、黃埔軍校教官等職。之後從事教育和著述,任國內多所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川西博物館館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在學術、詩文、書法方面都允為一代大家。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01年,與李叔同、黃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學,課餘與馬一浮等創辦翻譯會社,編輯出版《翻譯世界》雜誌,內容多繫世界名著,也有社會主義著作。這時期,結識章太炎、鄒容、章士釗等人,為《蘇報》撰稿。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03年6月《蘇報》案發生後,赴日本學習。次年3月回國,先後在鎮江、杭州博覽《四庫全書》和社會科學名著,並在當地學校任教。

1906年,赴北京任《京報》主筆,每天撰寫社論,評論時事。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09年,被聘為四川存古學堂監督,兼授詞章,教學之餘,潛心研究古典文學。同年10月四川成立諮議局,與張瀾等一起參加立憲運動,曾受託撰寫《國會請願書》,指出:“天下情勢危急未有如今日之亟者,內則有盜賊水旱之警,外則有強鄰逼處之憂。”“當局宜博諮天下之賢士,群策群力,急起直追,以救危之於萬一。……亟盼速定大計而開國會,以順人心。宗社安危,在此一舉。”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11年6月,與張瀾等人參加保路運動。

1912年夏,離川到南方各省遊歷,翌年赴上海,為中華書局編書,陸續出版《中國大文學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婦女文學史》等。

1917年7月,孫中山在上海著《建國方略》,慕謝無量名,特致信約見,並以所著諸稿徵求謝的意見,謝向孫中山提出自己的想法,談論極為歡洽。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23年2月,受聘在廣東大學執教,不久孫中山委任其為大本營參議。同年秋奉孫中山派遣,與孫科、陳劍如到瀋陽見張作霖,商量討伐曹錕、吳佩孚,達成討直協議。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24年5月,任大元帥府特務秘書(即機要秘書);11月隨孫中山北上。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26年7月,應南京東南大學聘請任歷史系主任,並講授歷史研究法。次年9月又轉入上海中國公學任教。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31年2月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將《國難月刊》改為《國難晚刊》,每天著文痛斥蔣介石、汪精衛的不抵抗政策。同年蔡元培、宋慶齡、魯迅、楊杏佛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謝積極參加。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36年1月,參與沈鈞儒等組成的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活動。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撤至漢口,次年轉香港,1940年返重慶,旋至成都。這期間,生活清苦,靠鬻文賣字為生。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46年,在四川大學城內部先修班任教。翌年當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赴南京參加大會期間以患心臟病為名,很少與會。選舉總統時只投居正一票,未選蔣介石。會議未結束,託病到滬,仍賴賣字維持生計。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49年2月,回重慶,應熊克武之邀,擔任中國公學文學院院長。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56年1月,作為第二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特邀代表,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並邀請合影留念。同年8月應邀赴京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謝無量:寫一手醜書,卻是毛澤東最欣賞的書法家

1960年7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1964年12月7日,謝無量病逝,終年8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