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明遼東鎮長城,簡稱為遼東長城,係指明代遼東鎮所屬之長城,西起今山海關西北,東抵今鴨綠江西岸,是明代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遼東鎮長城東段前後經兩次修築。第一次修築鎮北關至鴨綠江一段,建於明成化五年。其東端,在今鴨綠江西岸的虎山下(明代叫馬耳山,也稱險山,屬長城一部)老邊牆。第二次修築東端點,建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即今寬甸縣永甸鄉長甸村東山,與鴨綠江支流拉古哨相連。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在遼東巡撫熊廷弼的主持下,從山海關西錐子山起,東經開原東南至寬甸的鴨綠江上,重新整修了遼東長城。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遼東鎮最重要的防禦性鎮城有二:遼陽為遼東都指揮使司駐地,由副總兵及巡按等駐守;廣寧為都指揮使分司駐地,由巡撫及總兵駐守;都指揮使司下轄東、西、南、北、中五路屯兵。還有一系列防禦城如廣寧中左屯衛城,廣寧右屯衛城,寧遠衛城,鐵嶺衛城,瀋陽衛城,海州衛城,蓋州衛城,復州衛城,金州衛城等九座,直屬於遼東鎮。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明代萬里長城的遼東部分為什麼被人遺忘了呢?又在什麼時候從地圖上抹掉的呢? 緣由是清朝取代明朝在東北的統治時,清政府把遼瀋地區、遼河流域、吉林部分地區看成是自己的"祖宗肇興之所","發祥之地","我朝龍興重地"。為了維護這個地域特殊性,嚴禁漢人和其他族人入內,便修築起柳條邊作區域標誌。在禁區範圍內,首先以明遼東長城為基礎,加以修補,插以柳條,以作為禁區之標誌,號稱“柳條邊”。其後,清廷曾三次將其向外擴展;並下令于山海關設立關卡,嚴格限制漢人出關。同時在清朝出版的書中刪掉了這段長城標識。如康熙年間出版的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的附圖中,只有"柳條邊",而不見明遼東長城。又乾隆年間出版的《盛京通志》載《盛京輿地全圖》,也將明遼東長城勾銷,而只畫出了"柳條邊"。該圖在左下方只繪製出山海關附近一小段長城,以表示長城東端起點。上述種種做法,使“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成為通說定論,這明顯與歷史事實有極大出入。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清人楊賓所撰《柳邊紀略》中,有關山海關及其出入制度之記載,甚為詳備。據該書記載,清廷將統治中心移至關內後,即開始在廣闊的東北大地上修築柳條邊牆,將邊內外均列為禁區,嚴禁漢人進入。邊牆高三尺,寬三尺,牆上栽種柳樹,樹與樹之間再用柳條兩根橫連起來,稱為“布柳結繩”。邊牆外有人工挖掘之水溝,溝與牆組成一道屏障,因此稱之為柳邊,或柳條邊牆。柳條又有老邊、新邊之分。老邊建於清初,位於遼寧省境內,東起鳳凰城,經開原至山海關,全長近1000公里,稱為“盛京邊牆”;新邊則於康熙九年(1670)開修,九年完工,南起今遼寧開原,經吉林省四平、伊通、長春、雙陽、九臺,至舒蘭縣亮甲山結束,全長約350公里。清代的柳條邊實際上只是部分沿用了明遼東鎮長城牆體,其許多地段與明長城路線不盡一致,且其構建材料和建築方式亦多與遼東長城大相徑庭。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遼東鎮長城與柳條邊是不同性質的建築,由於軍事作用的消失,遼東長城與柳條邊不相重合地段,多被廢棄甚至被大規模人為拆毀,乃至已面目全非,使國人萬難窺其原貌。總而言之,遼東鎮長城與柳條邊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雖皆屬大規模歷史建築,而又性質不同、作用各異,不可混為一談。

明朝萬里長城遼東鎮部分與清朝的柳條邊

更多瞭解萬里長城請看下面帖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