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蝙蝠說:我努力地想當個吉祥物,怎麼卻成了災星

蝙蝠分類

蝙蝠,哺乳綱,真獸亞綱,翼手目,又分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共19科185屬961種。


蝙蝠說:我努力地想當個吉祥物,怎麼卻成了災星

大蝙蝠又稱果蝠或狐蝠,果蝠僅狐蝠科1科188種。通常視力較好,眼睛較大,主要依靠視覺來辨認物體。

小蝙蝠亞目現存15科(有人將吸血蝠亞科分出葉口蝠科,升格為吸血蝠科,將蹄蝠亞科分出葉口蝠科,升格為蹄蝠科,所以一說為17科)。中國有6科20屬68種。以食昆蟲為主,少數食花果或吸血。通常視力退化,眼睛小,主要依靠聲納來辨認物體。

曾經很成功

蝙蝠不僅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而且擁有著令人類羨慕的長壽。

科學家們早就發現,動物的心率與其壽命成反比。動物越小,血管越短血液薛環快,另外心臟小,動力不足,心率加快。小型哺乳動物如鼠類、兔類等心率很快,每分鐘可達數百次,但它們的壽命僅1~3年,然而老鼠般大小的蝙蝠壽命長達幾十年。


蝙蝠說:我努力地想當個吉祥物,怎麼卻成了災星

“懸崖多蝙蝠,往往壽千年”。在我國源遠流長的祈福文化中, 形狀與顏色並不美甚至醜陋的蝙蝠獨佔鰲頭。我們通常認為蝙蝠的“蝠”和“福”諧音,因此蝙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奉為吉祥之物,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吉祥的符號。


蝙蝠說:我努力地想當個吉祥物,怎麼卻成了災星

“五福捧壽”是在五隻蝙蝠中間雕一壽桃(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福至心靈”由蝙蝠、壽桃、靈芝組成。“多福多壽”是把多隻蝙蝠與壽桃刻在一起。“福祿壽僖”將蝙蝠和梅花鹿、壽桃、喜鵲為伍。紅色蝙蝠,寓意“鴻福齊天”或“鴻福無量”。蝙蝠口銜盤再伴以祥雲,象徵福之綿綿無窮。

唐代李白更有詩云:“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蝙蝠說:我努力地想當個吉祥物,怎麼卻成了災星

益於生態

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中,大多數熱帶植物幼體根本無法在親本的陰影里正常發育,一些母樹甚至產生毒素阻止其幼樹成熟。果蝠將整個果實吃掉,種子隨後被蝙蝠排洩到各處。研究表明,有些無花果只有經過果蝠或鳥類胃的消化才能發芽。

很多植物也依靠動物傳播花粉,蝙蝠也是重要的傳粉者,如葫蘆樹和仙人掌。

一隻蝙蝠每個夜晚能吃掉相當於三分之一自身質量的昆蟲,這樣,一隻20克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蟲,在蝙蝠數量豐富的地區,它們對害蟲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醫學上,從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質溶解血栓的速度比目前臨床所用的藥物快一倍。而食蟲蝙蝠的糞便在中藥中被稱為“夜明砂”,有清熱明目的功能。

高燒的病毒庫

目前發現的最久遠的蝙蝠化石距今5000萬年,這說明在5000萬年以前已經有古蝠了。而作為最少存活了5000萬年的老妖怪,在漫長的進化之旅中已經變成了一個病毒庫,名副其實的“毒王”。

到目前為止,在蝙蝠體內分離到了180種已知病毒,包括皰疹病毒、腺病毒、黃病毒、肝炎病毒、環病毒、逆轉錄病毒、副黏病毒、正粘病毒、杯狀病毒、星狀病毒、絲狀病毒、冠狀病毒等。


蝙蝠說:我努力地想當個吉祥物,怎麼卻成了災星

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CellHostandMicrobe)雜誌201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中國和新加坡的科學家報告了他們對蝙蝠基因的調查。科學家認為,蝙蝠的飛行需要的非常大的能量,其體溫經常保持在38—40度左右,這個溫度就是我們人類免疫系統主動發燒攻擊病毒的體溫,這個溫度也足以讓病毒繁殖速度減緩。

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將所有病原體消滅乾淨了,而是將這些這些病菌壓制住了。那麼可以想像,被強力鎮壓的病菌在蝙蝠免疫系統超常的“鍛鍊”下,會變得怎樣的強大。這與濫用抗生素誕生的“超級細菌”類似,蝙蝠的身體反而成了培養“超級病原體”的容器。

遠離野生動物

想消滅蝙蝠是不可能的,隨便一個山洞中都有數百萬中蝙蝠。所以最好的防控方法還是遠離野生動物(無論是非法捕食還是任何形式的接觸)。

同種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在營養成分的組成上是沒有什麼顯著差異的。因此不存在“野生動物比家養動物更有營養”的說法。事實上,野生動物可能還受到寄生蟲等的影響,食用野生動物反倒不安全。而認為野生動物“好吃”,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蝙蝠說:我努力地想當個吉祥物,怎麼卻成了災星

我們不知道蝙蝠體內還有多少潛伏著的可怕死神,不過只要管住自己的口腹之慾,就可以基本保證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