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廣東社區防控“總動員”:前14天湖北來粵人員、密切接觸者全面檢測

當前,隨著疫情發展,地方防控舉措也正不斷升級,全面阻擊,而社區防控成為重點。

1月30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五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獲悉,廣東明確下一步要加強疫情社區防控,並部署三項具體舉措,其中包括將對密切接觸者、前14天從湖北來粵人員進行全面排查、隔離觀察並作核酸檢測。對發熱門診患者的全省大篩查,要求從1月30日起,所有發熱門診連續3天採集不少於70%的發熱病例標本進行核酸檢測。

廣東部署三項社區防控舉措

1月30日的廣東省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副組長、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周紫霄會上透露,下一步廣東將強化社區防控舉措,加強跨區域、跨部門聯防聯控,具體部署三項社區防控舉措。

一是實行密切接觸者全部集中隔離觀察,每天早、晚進行一次體溫監測,納入醫學觀察初期及解除醫學觀察前,進行核酸檢測;

二是對前14天從湖北來粵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實行登記造冊、居家隔離,並作核酸檢測;

三是對發熱門診患者進行重點排查,集中在1月30日、1月31日、2月1日三天對發熱門診做到三個必查:對發熱前14天內有湖北省旅行或居住史患者必查;對發熱並伴有乾咳等呼吸道症狀患者必查;發熱且年齡50週歲及以上患者必查。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獲悉,廣東針對發熱門診患者的全省大篩查,要求所有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從30日起開展應急監測排查,每個發熱門診連續3天採集不少於70%的發熱病例標本進行核酸檢測,而下一步採集比例另行通知。

“確保做到排查採樣一個不漏,全力以赴降低疫情社區蔓延風險。”周紫霄還呼籲,相關人員積極配合,按照專業人員的要求,自覺接受相關健康管理。

1月29日召開的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已強調,多措並舉,堅決阻止疫情在社區擴散傳播,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最主要任務。

此前,廣東已通過交通幹道聯合檢疫站點,實施逢車逢人必查必檢,守住“第一道防線”,併發布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推遲的消息,大規模人員流動時間將相應延後。

廣東省副省長張光軍表示,這為社區防控贏得難得的時間“窗口”,必須採取更加有力、更加全面的措施將社區傳播風險遏制在萌芽狀態,不惜一切代價把社區傳播蔓延風險降下來。

廣州入戶走訪發現134人發熱轉送定點醫院

從實踐來看,廣州社區防控力度已明顯加強。

1月30日的廣東省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市副市長黎明介紹,為了精準切斷疫情傳播源,廣州市藉助大數據手段,開展疫情發生地來穗人員(包括廣州市民到疫區後返回,以及疫區來廣州的遊客)的健康排查。

同時,全市11區開展入戶走訪,截至1月29日17時,累計入戶走訪疫情發生地來穗人員達15028人,督促相關人員居家醫學觀察14天;其中有134人出現發熱症狀,均已及時轉送定點醫院作進一步診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獲悉,廣州市即將發佈通告,呼籲全體市民和來穗人員從1月30日起通過微信小程序“穗康”主動申報登記本人14天內離、返穗情況及健康狀況。

下一步,廣州將強化“三網絡”體溫監測,即對外交通體溫監測、公共交通體溫監測、機關企事業單位體溫監測,發現發熱人員及時送醫,通過早發現、早隔離,切斷疫情傳播渠道。

針對滯留廣州的湖北籍旅客的安置問題,廣州市文廣旅局副局長柯顯東介紹,廣州全市共協調安排22家酒店賓館作為湖北籍來穗遊客的定點接待酒店,覆蓋全市11個區。目前,這些定點接待酒店共入住客人192人,其中湖北籍61人。

“定點接待酒店接待的是身體症狀正常的湖北籍客人,請附近居民放心。”柯顯東說。

廣州第一批22家定點接待酒店擁有近6000張床位,這些定點接待賓館酒店除餐廳外,關閉游泳池、健身房、酒吧、桌球室、棋牌室等公共服務場所。每天定時對餐廳、客房、公共活動室、廁所等場所進行有效消殺處理,督促客人不進行聚會、聚餐等群體性活動。

“疫情防控已到關鍵時刻,社區作為社會治理基本單元,成為控制疫情的第一道關口。社區防控措施落實到不到位,關係到疫情控制成敗。”廣州市衛健委主任唐小平表示。

對此,廣州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包括細化各種防控工作指引,並做好相關人員防控培訓,比如醫務人員、街道幹部、民警等,目前累計培訓人數超過1萬人次。

目前,廣州市密切接觸者已追蹤249例,其中16例出現發熱等情況,確診後已將其收治到指定醫院。

截至1月29日,廣州市、區兩級對健康服務對象的集中場所準備了4929張床位,也發現了發熱病人,已按程序進行處理。

不過,“總動員式”的社區防控也存在難點。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都府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鄭江虹表示,社區防控推進過程中,社區居民在填寫“一人一檔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不太夠,希望媒體呼籲公眾主動申報健康情況。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