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退休人員的退休費超過五千元,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方程式182855835


樓主您好,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超過5000元,那麼也是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因為個人所得稅法明確規定,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是完全免徵個人所得稅,所以說無論是否超過5000元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那麼對於退休金來說實際上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因為是免收個人所得稅的。

所以說有些人退休工資可能會高於5000元,比如說有個6000元7000元甚至8000元,那麼無論你拿到手的退休金是多少錢,那麼都會全額髮放給你本人。但是作為退休人員來講,除了自己的退休金之外,比如說你又返聘在原工作單位繼續工作,那麼返聘到原工作單位繼續工作,你這個所獲得的收入那麼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比方說你返聘到原工作單位,你的這個月收入也超過了5000元,那麼就要像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但是隻徵收返聘工作單位給你發放的工資待遇,對於你退休金的收入是完全免徵個人所得稅的,所以說不會累加計收你的個人所得。


懂社保


2018年我國修改個稅的起徵點,從2019年1月1日起,個稅起徵金額由之前的3500元提高為5000元,那麼退休金超過5000元的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免徵範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其中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也就是說按照國家規定,退休費用是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其實你想想,國內過5000元退休金都是哪些人,你就知道這個為什麼不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了)。

其他收入

不過雖然退休金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退休金以外的收入是需要納稅的,比如退休之後,你還想發揮一下餘熱,進行創收,那就要納稅了,如你是一個大學教授,退休後寫寫文章賺賺稿酬或者去給別人上上課賺點講費或者接受一下其他企事業的諮詢獲得點諮詢費等等,這些額外的收入仍然要依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納稅。

另外如果不是再就業所得,比如你有房屋租賃的租金或者說你炒股獲利或者你中彩票獎金,這些即使是在你退休之後取得的收入,也不是再就業或發揮餘熱獲得的,它也仍然要納稅。

總結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問,現在就是銀行這個高收入的單位,普遍的退休金都只有三千多元,真正退休收入能達到5000元以上,要嘛這些人根本就不用靠退休金生活要嘛退休前公務員事業單位之類的職工,單純的企業單位的普通職工,能達到5000元以上的少之又少,而這些人怎麼會為自己設坎呢?


鯉行者



離退休費、養老金,無論超過5000元,超過5000元多少,依法勿須交納個人所得稅。

最近一段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發佈,《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2019年1月1日實施,引起大眾的關心,離退休人員關心的,離退休費、養老金,也是個人所得,交納個人所得稅否。

一、離退休人員,領取的離退休費、養老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相關規定,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離退休人員,另有其他收入的,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離退休人員取得單位發放離退休工資以外獎金補貼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批覆》(國稅函[2008]723號)文件相關規定:

離退休人員領取的用於保障離退休人員生活的離退休費、養老金免徵個人所得稅。

三、但是,離退休人員除外離退休費、養老金之外的其他所得收入,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離退休人員,除外離退休費、養老金之外的收入,是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交納個人所得稅的。

如再就業獲得勞動報酬、獎金、補貼等收入,以及稿費、諮詢費、律師費、彩票中獎等其他收入是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z山海


雖然現在個稅的起徵點是5000元,但是退休人員每個月領取的退休費即便超過5000元,也是不需要納稅的!

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中明確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是不需要納稅的,可以看到退休費和養老金都是在免徵個人所得稅的項目中的。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些項目也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比如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福利費、撫卹金、救濟金、保險賠款、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等,這些項目國家也是明確規定不需要納稅的。

不過,退休以後退休金以外的其他收入,則是需要納稅了。比如說退休後通過空餘時間在“悟空問答”回答問題,當月收入低於800元的時候不需要納稅,而當該月收入高於800元的時候,悟空就會扣除獲得金額的20%進行納稅了,這個扣除比例還是有點高的,收入5000元的話,扣稅就要840元了,這也是很多自媒體人吐槽的一點。

當然,對於很大一部分人來說,在職的時候工作都沒有達到納稅的標準,退休以後就更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了。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退休金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新版個稅如何計算

新版個稅是採用累計預扣法。

當月個稅 =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預扣率)- 速算扣除數 - 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 (當年扣除五險一金後的累計工資 - 5000×月數 - 累計免稅收入 - 累計專項扣除和附加扣除等)

由公式可以看出,個稅並不是按照單月的工資來計算,而是按照當年的累計工資來計算的。舉個例子:每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後的稅後工資為1.1萬,沒有其它專項扣除和免稅收入,那麼每個月的個稅為(稅率表如下圖):

1月:(11000 - 5000)×3% - 0 = 180元

2月:(22000 – 5000×2)×3% - 0 - 180 = 180元

3月:(33000 – 5000×3)×3% - 0 - 180×2 = 180元

4月:(44000 – 5000×4)×3% - 0 - 180×3 = 180元

5月:(55000 – 5000×5)×3% - 0 - 180×4 = 180元

6月:(66000 – 5000×6)×3% - 0 - 180×5 = 180元

7月:(77000 – 5000×7)×10% - 2520 - 1080 = 600元

8月:(88000 – 5000×8)×10% - 2520 - 1080 - 600 = 600元

……

可見,按照累計預扣法,跟以前的當月工資對應當月稅率並不一樣。上例中從第7月開始稅率變為10%,而不是之前的3%,是因為當年的累計工資達到了一個新的稅率等級。

累計預扣法會交更多的稅嗎

由上例可見,累計預扣法當累計工資越來越多,繳納的個稅會越來越高,可能大家就會覺得累計預扣法是變相增加了個稅。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下圖是換算為按月繳納個稅的稅率表。

可以計算出,按照以前的每月工資計算個稅,那麼1.1萬的工資,每個月的個稅不止180元,而應該是(11000-5000)×10%-210=390元。前幾個會高於累計預扣法,後幾個會低於累計預扣法。全年合計個稅都是4680元,總金額是一樣的。

所以,計算方式的改變,並沒有增加個稅負擔。

哪些收入不需要繳納個稅

根據個稅法,下列項目是免個稅的: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卹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由此可見,退休金免徵個稅也是有法可依。


老萌有個存錢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明確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這是按照國家規定統一發放的,不屬於勞務所得或是薪金所得。

也就是説,社保部分發放的基本養老金,無論拿多少,都不用交納個人所得稅。因為養老金是退休人員為國家做出貢獻之後,已到法定退休年齡,按照就業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納,享受的老年生活待遇,這與工資或是薪金收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最新的、第七次修正的《個稅法》對此也有了明確規定。

其實,在我國,退休人員特別是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普遍都不高,根本達不到5000元的個稅起徵點。根據有關部門統計,儘管自2005年以來已經連續15年為企業退休職工上調了養老金,可目前全國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平均水平在3000元左右。而獲得5000元以上養老金的應該是機關事業單位、國家公務員等。

但實際上問題也沒有這麼簡單,有些退休人員在退休後,還要發揮一下餘熱,或者另找一份工作,或者獲得投資性收入,而這一塊的收入超過五千元的那肯定是要繳稅的:第一,有些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退休後,單位還要返聘其幾年,如果返聘的收入超過六萬元,那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種事情在機關事業單位裡面較為多見。而在企業裡面,一般是高級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

第二,稿酬和講課收入。一些老知識分子在退休後筆耕不斷,常常在報刊雜誌或者網站上發表自己的文章,他們獲得的收入也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還有一些專家、教授,到全國各地去講課,這是我們常説的獲得講課費,也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三,退休人員在炒股上或房產出租上獲得收入也要繳納個稅。比如,一些退休人員拿著退休金去炒股票,他獲得的股票收入和分紅收入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退休人員將多餘房產出租,獲得收入也要繳納個稅。

第四,退休人員的偶然所得也要繳納個稅。包括中了福利彩大獎要繳個稅、繼承祖上遺產的也要扣稅,甚至接受別人捐贈也要繳納個稅。

如果退休人員的退休費超過5000元,按照相關法律,退休人員工資收入再高,也不要繳納個稅。但是,退休人員若是再多拿一份工資收入,或者通過去投資、去寫作、講課、租房等等,獲得的另外收入的就要繳納個稅。實際上企業退休人員退休收入達到5000元的並不多,多數人的退休收入3000-4000多元的區域間。只有機關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收入才達到5000元以上。


不執著財經


退休費、養老金都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依據2019年《新個人所得稅法》的第4條,我們共有10種情形可以免除個人所得稅:

第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級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比如,我們國家的最高科技獎2019年獎給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他們每人獲得的獎金是800萬元,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第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很多老人都知道,國債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因此特別喜歡投資國債。但是銀行存款利息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不過,現在是暫時免徵狀態。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32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做好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工作的通知》(國稅函〔2008〕826號)規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未來,說不定會徵收的。

第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津貼一般是指補償勞動者在特殊條件下的勞動消耗及生活費額外支出的工資。主要有礦山井下津貼、高溫津貼、野外工作津貼、林區津貼、教齡津貼等等。

補貼是為了補償物價變動而設置的補償,主要有生活費補貼和價格補貼。

第四,福利費、撫卹金、救濟金。

福利費主要是用於職工的醫藥費、醫護人員工資、職工因公負傷赴外地就醫路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等等。

撫卹金是國家按照相關規定對特殊人員撫慰和經濟補償,主要是發給傷殘人員或者死者家屬的。

救濟金是指對生活上發生困難的人給以物質補助的費用,比如企業職工去世後,按照勞動保險條例規定,單位或者保險基金給其家屬發放的一次性救濟金。

第五,保險賠款。

商業保險的賠款是不需要繳稅的,這也經常被商業保險推銷員拿來吸引參保人,以此作為參保的一種優惠。

第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這是對軍人的優惠政策。

第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這一些待遇主要是指失去勞動能力以後,從養老保險基金獲取的對於基本生活保障的費用。

養老保險制度,本身的作用也有縮小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通過養老金的計算和調整,大家的養老金水平會越來越接近。比如,我岳母退休時每月養老金是390元,經過10多年的調整漲到了近3000元。過去每月領1000多元養老金的人,調整以後也不過4000多元而已。

養老保險的生成,本身是通過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產生的。比如,養老保險的個人負擔部分應當在職工個人所得稅申報以前扣除。職工的工資成本、養老保險費用也應當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進行稅前列支。通過這一系列優惠才促成了養老保險基金的建立。

儘管有的人退休後的養老金能夠拿到5000元以上,但實際上都是按照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和有關養老保險待遇政策計算出來的,所以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八,依據法律有關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第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第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暖心人社


退休人員的退休費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其參照的法律依據是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修正)。

正文第四條規定了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十款規定。其中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這就是說,退休工資(嚴格來說應稱為“養老保險金”,由社保局統一發放)都不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退休人員被返聘或通過勞務獲得的其他收入,超過法定免稅額的部分,仍然需要按照規定繳納個稅。比如工資所得超出5000的部分需要繳納個稅,勞務報酬所得4000以內,超出800的部分繳納20%,4000以上,扣除20%後剩餘部分繳納20%。

另外再延伸一個知識點,即聘請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退休人員的企業無需再為該退休人員繳納社保。


四維觀察


退休人員的退休費超過五千元,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答案是不需要繳納,免徵個稅!

有人說,退休金和養老金要分開說,其實現在是一回事,養老金制度已經改革四年了,已經並軌了,以後都叫養老金。即使是以前,但其都是對於晚年的生活保障,性質也是完全相同的,不過是發放渠道不同罷了。

為何退休金或者說養老金超過五千元也不徵稅呢?這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是法律行為。老年人不再工作,發給的養老金,完全是保障晚年生活的,於情於法,都不應該徵稅。下面我們看一下個稅法的具體規定。

這是應當徵稅的項目,從頭看到尾,也找不到養老金或者退休金徵稅的字樣。有人會說,“偶然所得”指的是什麼啊,就是個人中獎、中彩一類的所得,你買彩票得了特等獎一千萬,這得徵稅。

這是免徵個稅的十項,其中第七項明確規定了,養老金、退休費、離休費等,免徵個稅。所以,不論是養老金還是退休金還是離休費,都一樣,不徵個稅,拿的再多也不用徵稅,好好享受安度幸福晚年吧。


當代師說


樓主您好,退休人員退休金如果超過5000元的標準,那麼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因為本身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普遍來說是偏低的,截止到2018年為止,全國平均退休金的標準僅僅只有2600塊錢,所以說絕大多數人的退休金是達不到5000元這樣一個標準的。

那麼實際上這個退休金超過了5000元,也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因為本身退休金來說,大多數人水平是比較低,所以說是不用交這個個人所得稅,即使超過5000元標準的極少數個人,那麼也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

個人所得稅主要是針對企業在職職工在扣完五險一金費用以後,那麼自己的這個稅工資實際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那麼就要徵收個人所得稅。當然這個個人所得稅最新的改革方案,實際上還包括一些子女教育費,贍養老人費,繼續教育費,等各類費用支出,剝離以後如果還超過平均每月5000元的標準才會徵收個人所得稅,所以說實際上算是大幅度提高個人所得稅的一個徵收標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