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談談中國人的“仁”、“義”、“禮”、“智”、“信”?

時代傻瓜李博士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這五種精神信念與行為規範在孔子之前就已經是社會上廣為認同的德行規範,孔子繼承了華夏文化的優秀傳統,並將之發揚光大,澤於後世。董仲舒《天人三策》:“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傷也。”之所以將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之道”,是因為“常”表達的是永恆不變之義。“五常”後來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最高倫理準則,當今雖不再有“五常”的提法,但是仁、義、禮、智、信這些基本理念仍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

什麼是“仁”?

“仁”的思想是《論語》積極因素中的精華,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居五常之首的地位,其他的禮、義、智、信無不圍繞“仁”展開。“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孔子明確提出:“仁者,愛人”。儒家認為應當用“仁”來處理倫理社會關係,主張人和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則是“仁”的根本。如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十分透徹地理解了孔子的話:“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所說的“忠恕”就是“仁”。孔子對子貢說的“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同樣體現了“仁”的思想。此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樣是“仁”。孟子則對“仁”做了進一步闡述,認為“仁”是人的本性,是人與禽獸的本質區別。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是一個人仁德的開始。”還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把“仁”上升到人本性的高度。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孔子則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國”,要重視個人品德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這也要求領導者要給民眾實惠。

什麼是“義”?

義,是中國傳統的基本價值規範之一。“義”的本義是指合宜的行為表現,而這種合宜的判斷標準是社會公認的準則,“義”的繁體字為“義”,在造字上含有群我關係的因素,也就是說令自己的言行符合群體的規範要求者乃稱之為“義”。概而言之,“義”體現著一種超乎個人利益之上的道德範疇。孔子曾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並且有“義然後取”、“見得思義”、“見義勇為”等關於“義”的行為要求,孔子是將“義”作為自身取捨的準則來看待的,如有所取,必當符合義的要求而後可;若有所去,亦當首先思考是否符合義的標準。孟子發揚了孔子的義的思想,言稱:“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由此人們常將“捨生取義”與“殺身成仁”相併述,“仁”、“義”二字也成為儒家思想的標誌,作為中國傳統的核心價值理念,傳承千年,根深蒂固。

什麼是“禮”?

禮,是中國傳統價值的一個核心範疇。禮最初是指祭神的宗教儀式,後來發展到人事方面,表示與人的身份地位相應的行為規範和儀式制度。《禮記·中庸》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可見當時的禮儀是非常繁複的,禮制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大無小,細至舉手投足之間都有相應的禮節來規範。如此繁縟的禮儀顯然只有在物質生活餘裕的貴族階級才能施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根據傳統的說法,西周初年,周公旦制訂了嚴密的禮樂體系,奠定了以禮為治的教化傳統。孔子對周公之禮極為尊奉,將“禮”視作修身與治國的基礎,曾對其子孔鯉言:“不學禮,無以立。”並且提出著名的“克己復禮為仁”的論說。“禮”之所以具有如此之重要的地位,是因為禮所反映的不僅僅是行為表面上的一套規矩,更是體現著言行規範的後面所蘊含的嚴肅的道德倫理基礎,其嚴格的形式性承載著重要的實質性。

什麼是“智”?

智,是儒家的核心價值範疇之一。儒家思想中的“智”,指的並不是科學智慧,而是一種道德智慧,也就是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也就是孟子所言的人的與生俱來的“是非之心”。《論語·雍也第六》記載:“樊遲問知(即智)。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孔子的解釋是,致力於民眾應當遵從的義德,尊敬鬼神但是並不親近它,這就是可以叫作“智”了。又,《論語·憲問第十四》記載:“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孔子在這裡將“知者不惑”作為君子所具有的基本美德之一,其後孟子進一步指出,所謂“智”,就是生而有之的“是非之心”,只要盡心將這種智慧來發揚,就能夠做到知性,由知性而知天,知天則意味著達到超凡脫俗的人生之境,這是“智”的最高境界,也是儒家思想中作為一種道德智慧範疇的“智”的概念的本真之義。

什麼是“信”?

信,是中國傳統的核心價值範疇之一。信,就是誠,是無欺,是使人無疑。“信”不僅被奉為人際相處的起碼準則,亦是治理國家的基本理念。孔子曾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將人沒有誠信比作猶如車沒有輗、軏(輗、軏,指車轅與橫木相連接的關鍵部位)無法立足於世。孔子在回答子貢關於政事的提問時指出“足食”、“足兵”與“民信”這基本的三點,又言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取信於民這一點,稱:“民無信不立。”另外,孔的弟子子夏也說:“與朋友交,言而信。”曾子的每日三省其身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樣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在法家的治國之術中,尤其重視對人民的守信,商鞭“南門立木”就是重信的一個明證。到了漢代,“信”這一道德準則被奉為五常之一,更是確立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子衿青青


禮、義、仁、智、信是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君子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一、木─仁🌹

1、農曆1-3月份出生的,春天,木旺,木主仁,仁慈心善,木是主生髮,所以生長的潛力比較巨大,這種月份出生的人,都比較仁慈,慈眉善目;

2、孔夫子提出的仁政,就是要求君王要對黎民百姓施行“仁政”,真正達到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礎。

3、東方人仁慈(追求和平),吃飯用筷子,不用刀叉(好戰分子,配腰刀)

二、火─禮🌹

農曆4-6月份出生的,火旺,火主禮,禮貌,懂理,知禮,注重文化傳播,能在公司裡對文化傳播的事業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金─義🌹

農曆7-9月份出生的,金旺,金主義,義氣,仗義,能做業務,注重情義,能在公司裡起到開疆闢土的功能,對業績和團隊有莫大的重要作用。

四、水─智🌹

農曆10-12月份出生的,水旺,主智,智慧,聰明,點子多,能出謀劃策,能在企業裡起到智囊團的作用。

五、土─信🌹

四季末最後18天,土旺,主信,信義,誠信,能守財,守城,穩重,攻城容易,守城難,能對團隊起到很大的穩定和承載力的作用。

─陳君羽老師寫於哈爾濱中央大街

2019年12月7號



易經君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提倡的做為君子人格所必備的五種品德。這五種品德對於君子來說,是缺一不可的。但這五種品德中,仁的地位,明顯高於其它四個方面。也就是說,仁中儒家思想的核心。

君子是要輔佐聖君治理天下的。所以,仁標準既很簡單,又很複雜。簡單來說,人有同情之心,惻隱之心。看到別人受苦受難心中不落忍,並以實際行動幫助了別人,就是仁。仁,是仁心和仁術的統一。如果看到別人受苦,心中不忍,並想出手相幫就是仁心。但是,幫助的過程中,達到了最終的目的,就是仁術。幫人的時候,沒達到目的,反而起了負作用。算不得仁。因為,能力不夠,冒失出手,就是沒有自知之明,是不智的行為,不智行為,是算不得“仁”的。所以,仁是有能力支撐的。不僅僅有仁心就行了。

君子,是要治理天下的。在政治治理上體現出“仁”是很不容易的。魯國貴族孟武伯曾問孔子,子路和冉有和冉求各自都是仁的嗎?孔子說,子路可以把一個國家的軍事管理的很好,冉有可以很好的管理一個國家的財政,冉求可以很好的管理國家的外交事物。但這都不能說明他們是仁的。可見,仁的標準在孔子這裡,是很高的。也就是說,政治家只有全面把握國家的各項政策,把國家治理好,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才能算是仁的。上面三位都是一方面的才能,也就是“器”,而君子不能侷限於一方面的才能。所以,孔子說,“不知其仁也”。

總之,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使於人。仁的結果,是天下大同。

義,就是見義勇為。做應該做的事。如果仁是政治理想的寄託,義就是通過行為實現理想。儒家講究捨生取義。認為面對人生理想的時候,可以犧牲性命去實現理想,這就是所謂的“義”。

禮,就是遵守社會規則。按規矩辦事。

智是智慧。人在行動的時候,要對利敝得失進行計算和研判。智的本身,有對“義”進行平衡的意味。比如你看到有人落水,你必須及時救助,這就是義。見義勇為。但如果你不會游泳卻跳到河裡去救人,就是不智。

信,是誠信。言必信,行必果。說到信,要強調一點。在儒家看來。信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是絕對的。信,對於上層決策者來說,不必言必信,行必果。當原來預計的情況發生變化,還按原計劃實施會造成重大損失的時候。是不必機械守信的。但上層的這種不信,不是以不當得利為目的,而是以維護最大多數人利益為目的的。


七月流火140400643


仁義禮智信,漢語詞彙,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出自《孟子·告子上》。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它與五行說“金木水火土”,古人創作的“梅花篆字”梅報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樂、長壽)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是古代中國人的倫理觀念,因為儒家的發展而成為中國古代重要的道德標準、人格境界及哲學概念。“仁”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仁的產生是社會關係大變動在倫理思想上的表現,是對子與父、君與臣以及國與國關係的倫理總結,因而具有很豐富的內容。

仁愛:寬人慈愛;愛護、同情的感情

仁德:待人寬厚而好施恩德

仁人君子:指有道德、人品高尚的人。泛指熱心助人的好心人

仁學思想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力的發展必然促使生產關係的變革,這種社會變革引起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劇烈變化,從而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禮被破壞後,有識之士便站了出來,尋求一種新的理想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孔子就是這樣從春秋時代大量有關仁的思想資料中加以取捨,提煉和綜合,使仁真正成為一個範疇,並以此為邏輯起點,構築了早期的儒家思想體系


義,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禮的含義很廣,既是一種政治、法律制度,又是一種儀式與行為規則,還表所具有的恭敬、謙讓之心,以作為社會各階層等級秩序的標誌。早在西周時,周公旦制定的《周禮》就對飲食觀定了很多禮儀規範,直接約束人們的行為,他將祭禮中的宴樂改為為活人而設的宴會禮儀,其名目有“鄉飲酒禮”、“婚宴禮”、“公食大夫禮”、“饗燕禮”等,並且立為國家的禮儀制度,成為後來各個朝代沿襲的飲宴禮儀。


智,智者知陰陽也。黃石公雲:賢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理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時至而行,順機而動。智姓。聰明,聰穎,智慧。形字從知從日,知亦聲。

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若失去了誠信,是不可以在社會立足,更談不上君子了.孔老夫子甚至在教學的舞臺上講起了誠信,他教導他的學生要講信用,以信用構建仁德,足見其對“信”的重視.


鬼谷書生


“仁義禮智信”我們通常稱之為“五常”,這是儒家所講,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標準,可以用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五常為標準是一切社會成員之間理性的溝通原則、情感原則、和諧原則。

仁,以人為本,從關懷人、愛護人、發展人的目標出發,使國家達到和諧的最佳作態。

義,正義,有節操,捨生取義。從小了說就是哥們兒義氣,像關公那樣的;從大了說就是在關鍵時刻為了國家和人民可以犧牲自己的英雄。作為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積極維護自己的企業利益,對朋友真心實意,不要當面一條背後一套。

禮,尊重他人,注重禮節。人與人相處的禮儀,國與國之間的禮儀等等。

智,個人能力突出。我們的社會需要能力突出的人才,只有增強自身的各種能力,才能為社會為家庭貢獻力量。那些巨嬰就是反面教材。

信,就是誠信。人無信不立,國家也是一樣,沒有信譽,做不到遵守承諾,國家和個人都不會有任何前途可言。


醉看雪中梅


談談中國人的仁,義,禮,智,信,所含的內容?

先說字面解釋,釋義;

第一,仁,ren,

1.同情有愛,2,敬辭,用於對對方的尊重,3,果核的最裡邊的部分。

仁,由人與二兩字組合成仁,【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第二,義,y丨,

1,公正合宜的道理和舉動,合乎正義的公義的。2,感情的聯繫,3,意義,意思,4,指認做親屬的。

義,一撇一捺捧起一點就是凡事的唯一。

第三,禮,Ⅰy,

1,由一定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為大家共同遵循的儀節。2,表示尊敬的態度和動作。3,禮物。

禮,示與手杖組合大傢伙都要扶持著。

第四,智,Zhi,

聰明,智慧,見識,迅速,靈活,正確的理解事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知下曰始為智,由於時日的增加,知道的更多方為智慧。

第五,信,xin,

1,誠實,不欺騙,2,信任不懷疑,認為可靠,3,消息,4,函件,5,隨便,6,信石即砒霜。

立人與言組合方為信,【人無信不立】。

以上是漢語言文字裡對單個字義的字面的解釋釋義。但是如果五個字組詞語的話,就完全改變了每個字的字面含義,從而變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禮教大典即周禮。【五常】教育的總髮明者推廣者,成制者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他把《周禮》進一步完善優化了,禮教的所有全部內容。形成了後世歷朝歷代的治國法典。諸朝代又進一步補充完善了【仁義禮智信】所包含的更豐富的適合於達官貴人,庶民百姓都能認可的尊崇制度。

🍃🌹🌸🌴🐫



野駱駝9005184025938


內容提要:老子是較早以“仁、義、禮、智、信”的順序來系統化論述道德內涵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大儒結合各自的時代背景和思想主張,從不同角度豐富和細化了五德的思想內涵。原生態的仁義禮智信五德具備了氣質—美德倫理的雙重屬性。五德與五行理論曾經發生過結合,是五德理論不容忽視的一種內涵解釋思路。五德理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異化,主要表現為人倫關係超越五德氣質而導致的狹隘化,以及神秘主義與封建專制結合而導致的神秘化。五德體系的當代闡釋需要重視的是達成氣質—美德倫理層面的基本共識,以及注重研究思維方式上的民族特色。

繼承發揚傳統優良文化,對古人思維表達方式的理解很重要,在古人思維裡,“大”學教人做人,“小”學教人做事!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是仁愛之心;義是處事得宜和合理;禮是人際關係的正常規範如禮儀、禮制、禮法;智(古書或作「知」)是明辨是非;信是言無反覆、誠實不欺.孟子以仁義禮智為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對他人遭遇的不幸生起惻隱之心即是仁心.羞惡之心是對自己做出不合宜不合理的事感到羞愧,對別人犯此則厭惡.辭讓是指不接受違反禮制的好處.是非之心則需要智慧來支撐

仁義(義)禮智信,日常做人準則,被歷代官僚文人所推崇,稱“五常”,常常自我反省的意思。

那麼,仁義禮智信的本源意義是什麼呢?個人從文字的意義談談:

一、什麼是仁?

仁是自己對他(亻)人的態度,待人接物的禮儀。仁的文字意義:對待他(亻)人要平等(二――代表平等)。引申為平等友愛團結,平等是主題。

所義,仁是教導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平等團結友愛!

二、什麼是義(義)?

義(義)是自我要求,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義由三部分組成:丷、王、我;丷——代表冠,義(義)的文字意義――我要做頭戴冠的王者!

所以,義(義)是自我明志,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志向)!

三、什麼是禮(禮)?

禮是做人信仰與精神風貌。禮與祭祀有關,礻――代表祀、代表神。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可能沒幾個人知道,每逢過年、清明節等,我們都要祭奠祖宗,它的意義何在?其實是信仰的表現,信仰什麼呢――祖宗神!人們跪在哪裡,向“神”起誓――自我表白做人的精神風貌。猶如信仰共產主義,加入共產黨宣誓一樣。

人們經常祭祀,卻不知祭祀的意義,那是你在向“神”宣誓:繼承發揚祖宗精神,做好人!

四、什麼是智?

智是做人能力本領,生存能力與本領。智:站在正義(日――代表正義)之上的知者。意思是做人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提高生存能力與本領。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有本領者就能稱為智者,有正義才能稱為智,歪門邪道的本領,做人不正派均不能稱之為智!

五、什麼是信?

信是對他人的言行,誠信為本!誠信不是為別人,而是自己受益,有誠信的人,做什麼事都比較容易成功,幸福(信服)!失信他人,路越走越窄,最終窮途未路。

五德體系的原生態形式

  老子的五德體系

  我國先秦時期的“德”觀念是一個多含義且流變的概念,包括天德與祖先之德、制度德性、個人美德三個階段。西周之後,“天德觀”逐漸消隱[1]。但是在老子的道德思想中還體現著濃郁的天德觀色彩[2],儒家思想也存在著“以天論德”的傳統[3]。

  老子是較早以“仁、義、禮、智、信”的順序來系統化論述道德內涵的。在老子之前,雖然仁義禮智信的思想內容也曾零散出現,但鮮見以此順序來進行闡釋和論證。①《老子·德經》第一章提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②這一段文字實際上言簡意賅地構建了老子思想中的道德體系,包含了“道、德、仁、義、禮、智、信”七字系統。其中道是德的最高端,仁、義、禮、智、信是“德”無法保持圓滿狀態之後樸散而出的下德狀態,而且仁、義、禮、智四種狀態和階段逐步佔據主導地位,而“信”則包涵在其他四種元素之中,起承載作用[4]。

  先秦其他諸子的五德思想

  自老子之後,仁義禮智信五德的組合逐漸清晰。例如《中庸》所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其中出現了“仁義禮”的排序。孟子提出的四端之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其中,“仁義禮智”四元素直接排列在一起。《莊子·庚桑楚》中說:“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至信闢金”,明確而清晰地包含了五德元素。《文子·上仁》也說,“古之為君者,深行之謂之道德,淺行之謂之仁義,薄行之謂之禮智,此六者,國家之綱維也”。這些都說明自老子以後,以“仁義禮智”的順序來論述道德思想逐漸成為了一種較為穩定的範式。

  甚至就春秋戰國諸子思想的發展和側重來說,也隱約存在著一條“仁義禮智”的脈絡線索。“仁”可視為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將“仁”與“義”合而論之,其更側重於從“義”的角度來闡釋思想,形成了儒家倫理的仁義美德倫理傳統。荀子則著力發揮了孔子的“禮”學,從而形成了儒家倫理的律法主義和理性主義社會規範倫理傳統[5](P109-110)。而韓非子的法家學說,可視為重“智”而建立的政治理論。此外,先秦儒家倫理還主要包括“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四則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維等概念,其中“禮義廉恥”稱之為四維,出自《管子》。③但無論是四則還是八維,從道德內涵的角度上,也都可以歸併入仁義禮智信的五德體系。

  五德的氣質—美德倫理屬性

  陳來概括了先秦三類與德有關的表達:第一類屬於個人品格,如《堯典》中的直、寬、剛、簡四德;第二類是社會基本人倫關係的規範,如《左傳》中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第三類可以看作前兩類結合的產物,如《周禮》中的知、仁、聖、義、忠、和六德[6]。就仁義禮智信五德的原生態形式而言,可以說仁義禮智信既包含了人格氣質的觀察、描繪和實踐導向,也包含了其外用於社會倫理的規範價值。

  例如:以老子的仁義禮智信五德觀來看,就“仁德”的品德內涵而言,尊道貴德是“慈愛”生髮的保證,慈愛與對善的追求是一致的;需要重視自然規律支配下的差異性和本然性,從而表現為包容;仁德具有柔和的特性,是柔弱而非強勢的[7]。義德在人格氣質修養方面的鮮明特徵是唯道是從,勇於承擔;柔能生強,慈而後勇。在義德的倫理主張方面,老子義德觀啟示以“尊道貴德”作為正義的前提性條件,應效法天道原則來完成利益再分配[8]。禮德方面,“禮”的人格氣質修養特徵是誠敬尊重,光明暢達,心平氣和,明理自律。從外在的“禮儀與制度”方面來看,“禮”的本質是對自然之道的誠敬順應,“禮”的自覺持守是和諧穩定的表徵[9]。老子智德觀在人格氣質修養方面,主要體現為謙虛謹慎、知足處靜、靈活變通、勤奮樂觀等,而且老子智德觀反映了先秦文化中智慧與道德密不可分的特點[10]。信德方面,“信”以同一性為特徵,具備對仁義禮智四德的整合性功能以及帶動提升的超越性功能。信德指向的人格氣質修養需要重視“尊道貴德”的忠信,在日常生活中從誠信開始積澱個體的內在同一性,由此將收穫希望和踏實感。信德的外用則啟示加強制度信用的建設和維護,導人以正信而不是迷信和盲信[11]。

習近平主席號召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從傳統文化中挖掘這些資源離不開對仁義禮智信五德的追根探源。仁義禮智信五德體系是中華傳統道德的眾多概念組合之中最簡潔明瞭而又被社會大眾所耳熟能詳的概念體系,具有很好的道德文化承載能力和價值。然而,五德體系在歷史上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概念,而是一種不斷流變的歷史態。因此,五德體系在當今時代是否還具有道德價值以及如何來發掘其價值與意義,首先取決於我們以什麼樣的眼光來把握五德體系,以什麼樣的標準和取向來進行闡釋。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才可能將其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充分發揮其潛在的涵養作用。

  本文首先要考察仁義禮智信五德體系在先秦時期的誕生背景,及以老子和孔孟等為主所建立的五德的原生態形式,分析其特徵和屬性;繼而追溯五德在歷史上與陰陽五行理論相結合的背景及其價值;然後分析五德理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異化,包括異化的表現與原因;基於這些考察分析再歸納五德體系的當代闡釋所需要重視的問題。



本貞


儒家文化中的“禮義仁智信”,都是有兩面性的。

一、孔子講的禮,筆者總結為:“基於人分等級後的具有等級特徵的人與人相處的方式”。 很多人把孔子講的禮理解為禮貌的意思,是指待人要有修養、有禮貌、友善,其實是大錯的。反過來說,如果作為孔子理論基石的“禮”,僅僅是這種沒有政治色彩的簡單的常人道德要求,那麼孔子可能一個弟子都沒有了。那太簡單了。

孔子的”禮”,就是認為人有天賦等級,每個人都要按等級與人相處,對待別人。有君臣之禮,父子之禮,夫妻之禮。到孟子,就明確再細分。總結起來,最上是君王,靠上是親王和高功名的儒生,也就是朝庭。中間是中等功名的儒生和權貴,往下是地主和低功名的儒生,最下層是農民、手工業者,做工的人。每一級的政治地位,政治權利,人格都是不同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民要無條件忠君。這就是君臣之禮。小民連寫狀紙都是不行的,官府不接,秀才以上功名才可以寫狀紙。舉人以上功名的人上大堂不跪,等等,也是禮。但小民見任何官都要下跪,見東家要下跪。見功名的人要讓路。以此類推。

夫妻之禮中,男人是可以休妻的,女人是不能反對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還可以有通房丫頭。可以泡青樓。而女人只能追求正房,偏房等等,不能出軌,那要判刑的。有身份的人,老公死了,不能改嫁,要去追求貞節牌坊。

其他的禮就不說了。

不難看出,孔子的各種禮,約束的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完全不對等的,是以人格不平等,人分等級為基礎的。近年一些文人故意把社會分工與人分等級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

孔孟之道與現代社會是格格不入的。即便在世界古代比較各大文明,也是相當邪惡的。

二、儒家的“義”是講的責任,無論是對個人還是社會,都要有責任。但是,這個責任是雙面的,並不是說有責任就是對的。儒家講的”義”,不是對社會的責任,而是“有奶就是娘\

秋宜聲


中國人應該談仁,信,義,大智。



思念1226673320


仁義禮智信五個字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層面的標準要求。從儒學孔孟之道的仁義繼承和發揚周禮的儀軌規範開始到漢代董仲舒提出信字,共經歷了近400年的時間。可以說,仁義禮智信道德體系的完善是經過古代社會實踐,豐富發展而確定的公共道德判斷標準,五個字代表了五種方面,五個方面互相支持形成一個完整概念,就是符合常規的社會行為。也可以是法律條款之外,精神層面衡量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理念要求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