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怪現象:現在很流行生閨女,無後為大這種說法還有嗎?

悠然見東山


雖然說觀念開放了不少,但是老人,尤其是農村老人,還是希望有個孫子的,我們村有一家頭一胎雙胞胎女兒,想要個兒,結果又生了個閨女,現在孩子一歲啦,打算再生一個,早晚要上兒子!

我們那還有很多,媳婦第一胎生個兒的,就沒壓力啦,要不要二胎自己說了算了,如果第一胎是閨女,老人會施加壓力,要二胎的,說的好聽了,多個子女,多份保障,說白啦就是想要個孫子,如果二胎還是女兒,很多老人不好意思直接說生三胎吧,會拐彎抹角說句現在政策開放了,很多人都三胎啦,其實還是覺得缺個孫子,想讓媳婦再來一個!

大部分人 思想是開放了不少,但只是侷限性開放,比如不是說以前大家認為那種養兒防老啦,養女照樣防老,再比如有兒有女了,對待男女平等啦,不會重男輕女啦,都會好好培養,但是那種家裡應該有個男丁延續家族血脈的思想還是有點根深蒂固的!

當然不得不承認,現在大部分有兒有女的家庭雖然兒女都愛,平等對待,但是第一時間還是覺得應該給兒買房,財產是兒子的!

真心希望以後男女能真正平等,人們心中思想能真正開放,因為現在養父母男女都養,那如果思想再根深蒂固,財產給兒子,養老一起養,難免會讓女兒心裡難過,就算出於孝心去養老啦,她們內心會留下很多委屈!


親朋好友都萬事如意


農村很流行生閨女,有這樣的事情嗎?不一定吧?看個別地方吧?反正我們這邊好像沒有這樣,都想生一兒一女,很多第一個是女兒的都會生二胎,有的第一個是兒子的,會考慮好了生二胎。

前幾年打工的時候,我認識一個四川人,已經生了4個女兒了,自己養了3個,一個送人了,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生第5個,聽他意思是一定想要個兒子。他大舅哥更加牛,老婆生了2個女兒沒有兒子,去年直接換了個老婆,一家人天天想兒子。

所以說什麼流行生女兒,我看這個話有點過了。

以前聽過農村有人說過,如果到農村生個女兒,別人家過年是越過越熱鬧,自己家過年是越老越冷清,生兒子的一年加一口人,生女兒的減人口,聽他那個口氣應該是生的女兒,估計大年30晚上有點難受,雖然說生女兒相對於現在社會要輕鬆很多,但是養出一個有能力的兒子,下半輩子的日子也是非常好過。

人老了,都希望兒孫滿堂,做外公和做爺爺的感覺只有到那個年紀才清楚。


鋒哥視野


提到這個話題,我恐怕又要自豪了,生了一個閨女,自己滿意得不行。

就是不知道公公婆婆滿意不,反正沒當我面說不滿意,看著他們也是很喜歡的。還沒有生的時候,公公婆婆就打電話給老公說,不管是男是女,都要養好,生怕我老公有偏見。

我婆婆七十多了,三個女兒家裡都是兒女雙全,也給老公說過,讓我們再生一個,以後孩子有個伴。老公說養不起,老人家也沒再說什麼,我覺得婆婆還是比較開明的,但是我不知道他們老人家對生兒子有執念沒有?

我老公是家裡唯一的兒子,他自己也很喜歡女兒。反而是他大姐,和我媽差不多年紀,還是有那麼點重男輕女,看到兒媳婦生了兩個女兒,還要求他們再生一個,為這事老公還打電話去做思想工作。

話說,你們有沒有生了兩個女兒,還要被婆婆逼生兒子的?



當媽在途


這個不一定吧,還是要看地方,大部分地方對生兒生女,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了,但是有些小地方還是希望能有一個男孩,但是也就是隻要一個男孩,多的是不敢要的,就拿我身邊的四個真實的例子。

第一個:我朋友兩口子結婚9年了,有一個兒子,好多人勸他們再要一個,倆人就是不願意,說嫌累

第二個:一個遠房表姐,結婚15年了,前面生了四個女兒,一家人不死心非要生個兒子,終於在第五胎生了一個兒子。

第三個:一個堂哥,前面生了一個兒子,放開二胎後又要了一個,醫院生產後,嫂子一看又是男孩,立馬大哭了起來,兩個男孩兒怎麼養活呀

第四個:一個朋友,前面生了三個女兒,一家人心裡不舒服,又生,終於在第四胎生了一個男孩兒。

農村的人吧,還是希望能有一個男孩兒,但是,就要一個不願意要多。


小白那些事


講一個我的經歷吧:我10年生的我大女兒,17年迎來了我小女兒,那時別人都說我是為了生兒子所以會生二胎,但我心裡確實是不管兒子女子,只要是自己生的就好。小女兒1歲的時候我給她買了個仿真娃娃,我叫她把仿真娃娃叫弟弟,給仿真娃娃假餵飯之內的事,有一次她給仿真娃娃喂開水,還叫弟弟,我覺得好搞笑我就發了朋友圈,我那些親朋好友都說我還想生三胎,想生兒子,我也懶理他們,也曉不得他們操的哪門子心


我會好好的99561191


有些地方是有的。

我家也是農村的,也有重男輕女很嚴重一定要生兒子的,也有男孩女孩一樣養的。流行生女兒是沒見過。。。

本來以為都9102年了,老思想應該不多了。後來發現同事(大一些多同齡的)裡傳宗接代思想還是挺重的。

其中之最,是頭兩胎女兒,有一個戶口掛在另外地方,三胎終於生了個兒子,開心。

其他我知道的,都有兩個孩子,還有準備繼續生的。

薪資水平不是很高,但孩子還是多多益善了


慢蠻蠻


我是農村的,在我們這一片,沒有流行生閨女,大部分家庭都希望能生個兒子傳宗接代,似乎這已經是個傳統了。

但是也有家庭生了兩胎女兒,因為生活壓力大或者不能再生育,在或者是兩口子真的對生兒生女沒有太大執念,這輩子也就這樣過了,也不在乎別人說什麼,自己過得舒服就行。

我們村好多家庭都是第一胎女兒,第二胎希望能是個兒子,結果又是個女兒,這時就很想要一個兒子了,於是懷第三胎,懷孕期間偷偷去檢查胎兒性別,如果還是個女兒的話,大多數人都會打掉這個胎兒,然後養養身體繼續懷,直到懷上兒子為止,因此我們村有很多家庭都是老大和老二是閨女,老三是兒子。

我也生了兩個女兒了,我不想再生兒子了,更不想再要三胎了,因為很累,生活壓力太大了,沒錢,沒人幫忙看孩子,平時自己老公也不給力,幫不上什麼忙,就這條件還談什麼生兒子去。

只是老公很想要一個兒子,因為他自己就是個獨生子,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你不生兒子,你想讓我斷後嗎?

我也想生兒子,一兒一女多好啊!可是生男生女不是我能決定的呀,我也不能保證再懷一個就是男孩啊?再說,現在生個兒子壓力太大了,娶媳婦要買車買房,一百萬都下不來,將來還要替他們看孩子,還要面對未知數的婆媳關係,想想都覺得頭疼,還是兩個女兒輕鬆點,現在農村人也不會笑話只要兩個女兒的家庭了,大家都是文明人了。

當然還是生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最好了,湊一個好字。不過自己已經是生了兩個女兒了,只能是自己開導自己,生什麼都好。


小清新呀


農村怪現象:現在很流行生閨女,無後為大這種說法還有嗎?

“無後為大”的思想在農村從來沒有斷過啊。生閨女確實挺流行,但是更流行的是生個閨女在搭配個兒子這樣的搭配組合,有女又有子,這不就是個“好”嗎,多吉利。

確實,現在在農村流行生閨女,因為生閨女的壓力小啊。不用擔心彩禮的壓力,也不用擔心“幾斤紅、幾斤綠”或者“三金三銀”等結婚的硬性條件的壓力。而且,嫁姑娘是收彩禮的,要不怎麼說“姑娘是招商銀行,兒子是建設銀行”呢?

即便如此,能要個兒子還是得要個兒子,畢竟不能讓自家的香火在自己這一輩斷了。尤其是現在很多的農村孩子也都是獨生子女,“斷香火”在農村確實是挺讓老人上火的事情。特別是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在未開放二胎政策之前,這種情況挺讓人為難。但是現在開放二胎了,如果第一胎生個女兒,基本上都會再要個二胎,畢竟要延續香火。

其實這也是挺正常的,畢竟“傳宗接代”的思想在中國流傳上千年,不是簡簡單單的就能改變的,特別是在農村。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生男生女自隨緣,女兒也是傳後人;

男女平等,生兒、生女一個樣,女兒也是傳後人。任何時候,無論國家政策,還是實施條例,在這一點,都非常明確。

這不僅是宣傳,而且實際實行也已好多年了。朋友還拿這種話題來說,並感到奇怪,真是叫人無語了。

傳統農業生產,對勞動力要求比較高,那時制訂計劃生育政策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頭胎是女孩,可以批二胎。

當時說得最多一句就是,“沒個仔,抬打穀機,都抬不動。”

正是這種觀念,使我國男女性別比失衡;現在農村“娶親難”,“彩禮高”,與這種觀念,多多少少有些關係。



農村中男女平等,現在才真正體現出來:

現在農村,並不是流行生閨女,只是不像原來那樣歧視閨女了。

可以說是目前“光棍潮”影響中,有明顯正能量之事情。既是對過去一段時間錯誤認識,錯誤做法之強力矯正,也為下一代閨女之發展,掃除了障礙。

在我們周圍,孕婦體驗,原先都是想保男孩,去女孩。現在只要胎兒正常,男女隨緣。



這與國家政策調整有關,更與人們思想觀念轉變有關。

其他地方,不蠻清楚,我們這裡,要想娶到媳婦,首先要有房。我們這兒,每塊宅基地,一般是130平方,要麼不動工,動了工,便起三層,近400平方。

按目前,市場價格,每平方米1000元,這一幢房,沒個四十萬,下不來。

傢俱不說多好,沒個十來萬,布不滿房屋。

彩禮說高不高,小十萬,總得要。

這麼一來,一般農村家庭,一次性拿不出五十萬,真蠻難討到親。


鄉村振興,靠勞力,更靠智力:

現代農業生產,已與傳統方式,有了極大區別;靠勞力,更靠智力。從拼經驗到拼科技,勞動力多少,已經不太重要。

像我們這裡,田土少,又沒有大宗農產品。

農村孩子,除了戶口和住地在農村外,其他生活方式與城裡沒什麼區別了。



每日生活,就是找錢過日子。

在生活能力差不多情況下,介於目前形勢,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找到生存空間。同時,相對而言,女孩小時候都比男孩懂事,更能幫父母做些小事。因而,農村家庭對閨女之看法,隨之改變,也就變得太正常了。

目前農村家庭看重閨女,是正常現象;不看重閨女,才是怪現象。


以上是我個人之觀點,希望對朋友能有所幫助。若有疑問,歡迎到我作品主頁(海峰鄉村題材原創作品)評論處留言、探討。


朋友:看完了,順手關注;是積善之舉,必有福祐!



現在生孩子的觀念真的是有了很大的改變,很多時候都會以生閨女為驕傲,這個也是很現實的一種情況存在,按照過去的說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可謂是千方百計的要生兒子的啊,只不過哪些千方百計要兒子的,現在兒子長大之後,要愁死個人的,現在男多女少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尤其是農村,結婚難的現象是一個很現實的存在,家裡要是有個倆個三個待娶的兒子,哪可真的是要了父母的老命了,這個時候在談什麼無後為大也是談不起來了。


現在不止是農村,城市亦是如此,生男生女都一樣,而且生閨女還比較的吃香,棒奔霸的表弟,已經是倆個兒子了,老大都已經上了初中,在生閨女的誘惑下,我表弟是鐵定一條心,那就是必須要有一個閨女,貌似流產了好幾次,最後在去年,我表弟終於是如願以償的抱上了閨女,在辦滿月的時候,表弟喜滋滋的抱著閨女跟我炫耀,並且笑話我沒有閨女,其實在現在的農村確實是以生閨女為一種比較完美的事情,單單有兒子,那是不算得兒女雙全的全人。


對於兒女雙全,在農村還真的有很多的講究,就像結婚時候都是要做喜被的,對於做喜被這件事情,哪必須要請我們的親戚鄰居前來幫忙,而最受歡迎的莫過於有兒有女的女性,像只有閨女沒有兒子的是不能做喜被的,有兒子沒有閨女的也是不能做的,只有那些有兒有女的才可以勝任這項工作,有兒有女在農村才被認為是全乎人,那些只有兒子或者是隻有閨女的還會被嘲笑,尤其是隻有閨女的被稱呼為絕戶頭,只有兒子沒有閨女的則會被笑稱有靈前沒靈後,意思是過世之後,兒子是在靈前哭,閨女是在靈後哭,沒閨女的自然是屬於沒靈後。


現在農村流行生閨女,也是跟現實的情況有很大的關係,男多女少的現狀,和有兒子愁死人,有閨女樂死人的現狀有很大的關係,也有有人戲稱生兒子是建設銀行,是需要自己去奮鬥的,而生閨女則是屬於招商銀行,是有人來送錢的,事實還真的是這樣,在農村一個男青年結婚確實是需要花費很大的金錢才能夠成家,而作為女性則是很受歡迎的對象,像很多視頻裡面都會對於有兒子和有閨女,都有很多的描述,有兒子的工資在高也不捨得吃喝,而有閨女的即便是工資在少,也是要大吃大喝,因為有女不用愁,對於生兒子還是生閨女,你的農村老家,現在都是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