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自從宇宙飛船帶回月球上的各種物品之後,證實了中外詩人吟唱了幾千年的月亮,不過是一個巨大的沒有任何生命的石頭堆子而已,什麼吳剛、嫦娥、玉兔、月宮都沒有。然而這科學發現一點沒有減少我對月亮的愛戀,因為在我生命史上許多關鍵時刻,月亮總是像母親一樣啟示我,支持我,保佑我。給我歡樂、慰藉和力量!

 在我還未開蒙時,母親就叫我們背唐詩,第一首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哥哥們常按平仄拉長聲音唱起來,我則發出各種疑問:我床前怎沒月光?月光也不像霜嘛。一次我背末兩句詩,竟念成:“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我娘”。母親高興地摟住我,哥哥們說我“討好!”大家都笑了,看著母親圓圓的笑臉,真像圓圓的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盧溝橋的炮聲驚走了我的無憂無慮的童年,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我們全家乘船到水蕩中逃難,一路時常聽到槍聲,母親說幸虧月亮藏在雲裡,不然會被“鬼子”發現呢。從那以後我覺得一切都變了,故鄉不能去了,家裡人也很少有笑臉,只有母親的臉仍是那麼安詳,不過逐漸黑瘦,不再像圓圓的月亮了。再後來,連年戰亂,故鄉焦土,田產蕩然,祖父、父親病故,大哥遠去海外,杳無音訊,二哥在外地讀書,我家真是“家如夜月圓時少,人似流雲散處多”,通年到頭只有母親和我相依為命,四海為家,嘗夠了“苦難的歷程”和世人的白眼,到家時,家徒四壁,只有明月伴我,這時似乎才領略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願得吳剛神斧,砍盡人間不平!

  多少度月圓月缺,明月是朝去夜來,兩月後,得到了大哥的消息:“成家海外,立業興旺”。可轉寄一些信件,真高興!可是寫什麼呢?那時剛剛結束“文化大革命”呀!想來想去抄寄了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深信大哥會記得這是母親教會我們的。一年後才收到大哥回信,老長老長,先是一首杜甫的詩:“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然後談到他看到寄去的幾句詩就想到是小弟的手筆,就想起母親,就想起母親教我們背誦“床前明月光”的情景,就想起故鄉,不由地吟誦“慈母手中線”“月是故鄉明”等詩章。現在他身居海外,“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託此生”似離群的沙鷗鳥,時時想飛回舊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星移斗轉,又是幾年流逝,國家中興、改革開放、人才流動,花好月圓時刻,大哥也已三度回鄉,我和二哥伴他親見了故鄉的變化。老屋地基聳立起氣勢宏偉的工廠,雜亂的田埂已全部規劃整頓過,成了“鐵馬”奔馳的一望無際的田野。大哥感嘆地說:變了!變了!一切變得更美了!連無改的鄉音和兒時的明月也變得更美了!

  去年中秋節前兩天收到大哥來信,將應邀參加“金陵金秋貿易聯誼會”“賞大陸的中秋圓月,品夫子廟的風味小吃”。我們真高興,妻兒忙碌著收拾小樓,灑掃庭除,購置食品。晚上我想起大哥回來總要祭掃母親墳墓,我要先去看一下,還是清明去過的,幾個月了,會不會有什麼損壞,要及早修繕,以免大哥不安。墓在雨花臺畔,騎自行車只消一刻鐘。我悄然一人去了,我披草叢,拂樹枝,踏著滿地月色、樹影來到母親墓前,萬籟俱寂,樹影落葉灑滿墓頂,拂去落葉,繞墓一週,完好依然,月光下的墓碑,字字清晰。一抬頭一輪好大的圓月正在頭頂,我忽然想起這才真正是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我娘”的時刻,只是再沒有母親笑著將我摟在懷裡了,我又想起了母親的立身行事,她出身農家,好讀書,識大體、富不驕、貧不餒、安家庭、和鄰里,勤勞嫻靜,為他人默默地奉獻了一生,像月亮一樣,默默地將光輝灑向人間,這圓圓的安詳晶瑩的月亮,正是我母親安詳和悅的面容。母親去世時沒有留下遺照,後來好友畫了一張,總覺有些不像,大哥、二哥、看後都說要重畫,現在我覺得母親最好的畫像已經有了,就是這頭上的明月。天上明月正是人間母親最好的形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大哥可能此刻也正想念我們。 大哥啊,您知道嗎? 神州天空圓圓的月亮, 正是母親最好的畫像, 永遠光明、和悅、安詳, 親人啊,不任在哪裡, 只要一抬頭她就在身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