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家覺得農村生活是現在的好還是以前的好?

lichen20160703


對於農村生活是否比以前好,這個得從多方面分析,總之有好有壞吧。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實際經濟狀況不匹配,簡單的說就是物價增長速度高於農民的收入增長,從而導致農民本身就缺乏購買力,當然,日常用品根本沒有問題,購買力缺乏主要表現在一些大項目,比如醫療和養老。

其實醫療和養老可以合併成一個問題,因為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尤其是在年輕人口大量外流的農村,這種現象更是嚴重。人老了得養老,養老中最關鍵的問題便是醫療問題。目前的醫療價格是許多農民朋友最為關心的問題,雖然有新農合,但一場病下來,報銷後自己也得花上一大筆錢。雖然現在基礎養老金連年上漲,但終究是被誰車薪,總結一句話就是,吃飯沒問題、看病有問題。

對於孩子來講,便是教育問題,雖然現在學費全免,但實際上每月開銷更大,各種補課、各種生活開支,甚至許多人都認為學費可以不免,但生活費是否可以免除。記得以前在農村,雖然常常半個月吃不到一次肉,但依舊過的很開心、很滿足,現在每天都有肉吃,生活壓力卻加大了。

總之,想要評價農村生活較以前好壞,得從多方面考慮,有客觀因素,也有社會現象,比如以前農村娶媳婦兒雖然風俗繁多,但相對來說資金壓力沒有那麼大,而現在想要娶媳婦兒,又是彩禮、又是車子、又是房子,這樣能過得好嗎。再比如年輕人長期在外掙錢,而留下老人在家獨守空房,農村已經缺乏了最基本的人氣。


Power泡兒


生活現在好,精神方面以前好。我每年都從湖北迴河南老家封丘縣看望近百歲的老孃。每天沒事了就和鄰居聊天。我附近有一個八十歲的老哥問我,兄弟,現在有吃有喝了,怎麼沒有以前痛快了,心裡總覺得堵的慌。我說他是吃飽了撐不過。話是這麼說,老百姓不痛快總是有原因的。我認為老百姓不痛快一是社會不公,貧富差距太大,心裡不平衡。二是農村太無生氣,我們村在冊三千多口人,但平時村裡空蕩蕩的,見個人不是老頭就是老太太。根本見不到年青的人,我六十年代前在家時,可以說雞鳴、牛哞、馬叫、驢噓、羊歡,豬哼雖然窮,但有氣,百姓有過頭。可如今死氣沉沉,怎麼高興不起來。


豫王尚學


我覺得七八十年代的農村最好,七十年代起農村生活逐步提高,那年代農村人丁興旺,我們江漢平原基本上家家都住的是三間磚瓦房,屋前屋後有樹木,竹林,家家戶戶養雞,養豬,有的還養了鴨和鵝,也有的養了魚,每家都有菜園地,糧,菜基本自給自足,富裕人家吃不完有賣,孩子樂老人歡。夏天大樹下有人圍著乘涼,冬天隔幾家就有人圍著火爐烤火,忙時齊心合力苦幹,閒時拉家常講故事開心樂,最開心的是生產隊禾場上放電影或看宣傳隊演出文藝節目,大隊部有赤腳醫生,有民兵指揮部,民兵們操場打粑,練伍,搞拉練,好的生產隊還有藍球,乒乓球,圖書室。(我成長中的記憶)我說的是我們湖北江漢平原,天潛沔,荊州部分地區,其他不知道。


清萍60241970


解放初期,分到田地,自己種地時挺好的。剛入社時也挺好。到了58年折騰,就連續三年饑荒,那三年真苦,活下來真不容易。62年開始好轉,一直到66年都不錯,之後打派仗等折騰,尤其是農業學大寨運動又把許多地方折騰得夠嗆,勞動強度太大,時間太多,累死累活收入多數地方在減少及分到的糧食也在減少,挨餓受凍的很多。一直到分田到戶後解放初的好日子才回來。以後又允許進城打工,收入又增加了許多。農村逐步開始出現大量的磚瓦房,甚至小樓。之後不交農業稅。後來不但不交稅,而且還有種糧補貼!這可是從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好事呀!自己再搞點養殖,搞點大棚蔬菜,或者一些加工作坊,都有收入。現在就算最勤快的農民,勞動強度及時間也遠不如農業學大寨運動時的。好多青年人都不肯在幹農活了。70年代初,三四天勞動都未必掙來一雙化纖襪子,一個月的艱苦勞動都掙不了一件滌卡衣服_衣衫襤褸是常態。


24270016


我認為生活好如單一選項吃喝當然是現在但生活包適多方面!比如人的心理因素及精神的方面,和醫療等等都比現在好!以前農村的人都有互相幫助!現在有錢有人幫無錢無人問!以前農村看病不用錢,現在感冒都用幾百元!以前的東西人民吃得放心,現在吃什麼都怕這個那個!農村的農民以前交公糧個個都按時按量無人欠交!現在農村都出現很多老賴!以前無人行騙現在連一個執破爛的老頭子都被人騙!講真心話:人生活不是你有物質生活你就滿足!精神方面更重要,不公平,兩極分化,社會腐敗的環境中人就產生了一種恨心!你話現在好的多還是以前多?


均無欺言


農村生活以前好!

以前的農村是貨真價實的,環境優美,無汙染;土地肥沃,糧食產量不高,但絕對無藥殘,人們儘可以放心大膽的食用。可而今呢,化肥、農藥、滅草劑、汙水等亂七八糟的叫不上名號的“黑藥”,充斥田間地頭,種出來的農產品自己都不敢吃。好多地方土地荒蕪,無人耕種。環境上,私採亂挖嚴重,山不是山,水已無水,綠樹一掃光“這樣太絕對,有的良田都種上了樹”!再看看生活在農村的,差不多都是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還有不幾個留守的兒童。支撐中國的農村啊,你去了哪兒?


瑞豐131


我是89年出生的,如果和我小時候的農村生活相比,那肯定是現在的農村生活好了。但是也有很多在那個年代過來的農村人,懷念那個時候的情懷。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的:


一、人均收入方面。最近的新聞也在說我們國家的農民人均收入在14600元左右,那麼想一想這個收入,是以前的農村收入沒法比的,雖然那時的物價便宜,但是物資也是很匱乏的!


二、衣食住行方面。我記得在我小時候過年了才能買件新衣服,而且還得是在新年的那天早上才捨得穿上,那時候買件新衣服甭提多高興了,現在的我們,買件新衣服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了而且買衣服的地方也很多;

吃的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就說吃點肉已經不算什麼稀罕事了,放在以前,能頓頓吃肉就是一種奢望,而且那時候的豬肉真的是稀缺了,只要家裡條件好的才能過年殺個豬;

居住條件也是大有改善,以前的農村多數都是土坯房,現在的農村幾乎家家都是磚瓦房,條件好的都蓋上二樓了,這都依賴於國家的三農政策好,有危房改造,也是造福了很多人;

出行方面,那時候能有個自行車就是一種奢望了,不管是上學還是做買賣的基本上都是靠雙腿的,而現在很多農村家裡都有車的,比如去縣裡或者去市裡一天都有好幾趟跑線的車呢;


三、農民種地方面的重大改革。以前的農村都是要交農業稅,不管你家收成如何這個稅是必須得交的,現在不光取消了農業稅,國家還有相應的種地補貼,也就是說現在種地的農民,不但糧食能賣錢,國家還有補貼,而且以前的農民種地,都是靠雙手和一頭牛,現在的耕種機械化讓農民省了不少的力氣;


四、教育,醫療和養老方面。以前的農村孩子要是家裡沒有錢交學費那就只能輟學在家幹活了,而現在國家已經是免去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學費,而且學生上學放學都是有校車接送的,這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現在農村有新農合,如果有重大疾病住院了,國家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給你報銷的,這就可以減輕了不少經濟負擔,以前可沒有這種待遇的。養老方面我家這邊是你交夠15年的費用,到了60歲國家每個月就會給你反錢的,雖然數目不大,但在農村開獎也還可以,以前的老人都是靠著子女養活的。


以上都是小閆的個人意見,我總結的還不夠全面,這些都是大的方面和以前的農村比真的是進步很多,從以前的填補肚子都是問題到現在的大部分農村都能安居樂業,真的是很大的進步,所以我認為還是現在的農村生活好!


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草根小閆


大家覺得農村生活是現在的好還是以前的好?

我曾經就題主的這個問題在春節前做過一期專訪,深入農村採訪了無數的的農民,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村人都說農村生活是現在的好,人們的日子和以前比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就我們當地山區農村來說,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們山區農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具體就體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在我記憶深處,我最記得以前我們村在大山裡,不通路、不通電,沒有自來水,生活條件異常艱苦,住的是漏風漏雨的土坯房,吃的蕎麵疙瘩和包穀雜糧飯,還飢一頓飽一頓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大的穿了縫縫補補改小了給小的穿,父母一年四季苦到頭,為一家子人的吃飯問題發愁。


那時候,家家戶戶奉行的是“量入為出”的持家之道,攢點錢很難還要計劃著花,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吃不好穿不暖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至於買車、蓋新房或者出去旅遊那簡直不敢想象。

如今,無論是大村小寨,筆直通暢的水泥路面修到家門口,新農村建設讓農民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現在,農村裡人們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生活方式、消費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可以說,大部分的農民都過上了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好日子。


但是,在人們整體收入水平顯著提高的同時,也出現了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於是人們開始從以前家家戶戶一個樣無法比的狀態進入到相互攀比相互較勁的惡性循環怪圈裡,每次看到網上各種吐槽說現在的日子不如從前,懷念以前什麼什麼的怨言,我不勝感慨。

在今天衣食無憂的和平年代,我們應該有我們這樣偉大、安定、和平的祖國驕傲,也應該為我們今天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而慶幸,可是人們卻覺得自己生活在焦躁和困惑裡,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謂的物質豐富了而精神空虛的緣故吧!


其實,我個人認為,把心態放平和一點,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多些坦然和感恩,少些抱怨和糾結,也許生活就會簡單些,我們就會快樂點,因為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是二十四個小時,每個人睡覺都是一張床,吃飯一日都不過是三餐罷了,你說是嗎?如果真讓你退回到以前窮苦的年代,我想,誰也不願意吧?


花腰妹


農村生活當然是現在好。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家人人均收入也越來越高,前不久最新的數據是農民的年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14700元。這比以前來說應該是很大的進步了。而且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走出農村,選擇到大城市裡生活了,這是以前敢都不敢想的事,而現在以前都成真了。

小的時候家裡窮,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回肉。家裡的米缸也從來沒有滿過,生病了也不敢到醫院去看,有個發燒頭疼腦熱的,都是躺在被窩裡,額頭敷已塊熱毛巾,老話就是說出汗了,感冒就會好。想想那時候的日子過的真是苦啊。一年到頭在田裡刨食,可是到年尾家裡還是一貧如洗。

可是現在不同了。現在家家戶戶都是有錢蓋樓房,買彩電,買冰箱等等各種家電,家家戶戶都裝網絡,想買什麼東西網上都能買到,而且手上也有閒錢來買。過去是種地要交稅,現在不但不用交稅,而且還有了各種補貼。現在的農村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農村建設讓農村面貌耳目一新,聽說有些地方的農民還能住上統一規劃建設的小洋房,日子是越過越紅火。國家還有各種補貼給農民,真是不錯。


農家閒人


不請自來!

我是“農村戶口就是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

農村生活,現在好還是以前好,我只能說各有各的好!

不知道大家村裡有沒有這樣一條路,兩邊都是楊樹,也都會出現在村口,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同的風景,也是回家的必經之路。

不一樣的快樂

小時候最感覺快樂的事情就是跟著去地裡幹活,回家坐在三輪車上,車上堆著高高的花生、穀子等等農作物,看著夕陽,嘴裡啃著蘋果,跟幾個兄弟姐妹一起講笑話,身子隨著車身一起搖擺。


跟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泥巴,還會偷別人家的紅薯去烤來吃,還會鑽到穀子杆裡捉迷藏等等,以前農村的快樂更是現在小孩子體驗不到的。

現在農村的快樂不多,有的只有逢年過節回家幾個兒時的玩伴聚在一起吃個飯,喝個酒,回憶一下過去的時光。快樂如實少了很多。

不一樣的人情味

小時候更多就是互相幫忙,誰家做好吃的了,就給別人家的孩子端一碗。更多是喜笑顏開。農忙了,更是相互幫忙收秋,尤其是夏天收麥子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忙的熱火朝天,哪裡曬得都是麥子。有時候還會趕上下雨天,鄰居二話不說,看著傢伙兒事就出來幫忙了。


小時候,誰家有個紅白喜事,更是去幫忙,那時候人情也不是很重,更看重的是人情,熱鬧。

現在不同了,村裡地也少了,事情也少了,家裡能幹活的基本都在村子周圍的廠子裡幹活,鄰里之間的交際有時候也慢慢變淡了。現在農村的“人情費”也是年年上漲,五十吧太少,關係好的一百稍微有點少,但是現在大家好像對鄰里之間上禮錢,基本都是一百,就像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但有些人上個五十,就是一家人都去,真的感覺有點過分了。

生活風氣

以前農村的生活風氣更加的淳樸,更加的單純,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和相互之間的“看不起”。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都變好了,有些家裡甚至開了小廠,有些“有錢人”就開始覺得自己了不起,就看不起周圍的人,更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生活環境

以前和現在相比,更喜歡現在農村的生活環境,更加乾淨整潔,水泥路也都是通道家家戶戶門口,天然氣也是家家通。垃圾也會集中處理,衛生了不少,家家戶戶的廁所馬上也要都改成水衝式,這樣夏天就不會有味道了。

其實,不管是生活在過去還是現在,只要自己的心態放好,什麼時候對自己都是快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