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地球曾存在身高2米的企鵝,它們為什麼變成現在的樣子?

提到南極的企鵝,大多數人聯想到的就是小巧可愛,尤其是幼年時期的企鵝幼崽,非常招人喜愛,但是很少有人想到,企鵝出現的時間比人類出現的時間要早很多,

大約在3000-4000萬年前,企鵝就出現在了地球上,有科學家推算在地球的南極穿上冰甲以前,企鵝就在這裡安家落戶了.別看現在的企鵝很矮小,幾千萬年前卻出現過比現在人類還要高大的”巨型企鵝”.

地球曾存在身高2米的企鵝,它們為什麼變成現在的樣子?


企鵝是遊禽,有一種說法是企鵝原來是天上飛的鳥類,但這個說法很快被出土的一類海鳥化石所否定,這類海鳥化石很可能就是企鵝的祖先,而這類海鳥是不會飛翔的.

全世界的企鵝種類有18種,多數都分佈在南半球,既然企鵝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寒冷的南極,它們就有超過其它動物的抗寒本領.雖然企鵝不會飛行,但是它游泳的時速不慢,每小時的行程是25-30千米.

地球曾存在身高2米的企鵝,它們為什麼變成現在的樣子?


企鵝能夠從遠古時期生存至今自然有一定的道理,或許有人覺得是因為南極太過寒冷,企鵝很少有天敵,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也危及不到企鵝.但企鵝生存下來的本領是通過改變自己的體型來適應環境.

科學家們在南極地區發現了不少企鵝化石,經過研究發現,遠古時期的企鵝可不像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是個小個子動物,在幾千萬年前,企鵝的體型非常大,在古新世時期,就生活著一種身高在1.6米左右,體重能達到現在成年男子的體重,大約150-160斤.

地球曾存在身高2米的企鵝,它們為什麼變成現在的樣子?


這並不是企鵝最大的體型,在距離今天3700萬年前,有一種企鵝身高達到了2米左右,其體重更是超過了200斤的重量.如果當時的企鵝走在現代人類城市的街頭那可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存在.

但是巨型企鵝並不是企鵝先祖們進化方向的主流,大多數企鵝還是選擇了體型更小的方向進化.但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科學家們推測,企鵝進化的高峰期是在恐龍滅絕後的一段時間,企鵝向更小體型進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環境惡劣導致的食物短缺,企鵝的食物來源主要是來自海洋的魚類以及蝦類等.

地球曾存在身高2米的企鵝,它們為什麼變成現在的樣子?


但是我們知道由於地球在那個時候遭受了毀滅性打擊,絕大多數物種已經滅絕,企鵝雖然頑強的生存了下來,但是由於食物短缺企鵝只能將自己的身體往小的方向進化,畢竟龐大的身體會消耗額外的能量.

科學家們在新西蘭附近的島嶼找到了企鵝進化的過渡階段的化石,當地人將其稱為潛水鳥,身高在1.1米以下,和近現代企鵝具有很多的相似點.

地球曾存在身高2米的企鵝,它們為什麼變成現在的樣子?


轉眼間,時過境遷,雖然艱難的歲月已經度過,但是企鵝的體型已經來到了現在的大小,直到現在也很少有生物踏足南極,我們能夠了解企鵝的方式就是通過紀錄片中看到它們的生活.

雖然食物來源得到了保證,但企鵝現在還要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全球變暖帶來的難題,前段時間BBC的工作人員來到南極拍攝紀錄片卻因為這裡的氣候”太熱”而留下了眼淚,或許再這樣下去,企鵝將不再適合在這裡居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