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地名由來】
平邑:據平邑古碑記載:"平邑者,季平子之采邑也。"縣因春秋時為魯國季平子采邑而得名。
季平子(?—前505),即。時國,,季氏,諡平,史稱"季平子"。其封地即為現在市。
昭公在位年間,季平子執政專權。他為人跋扈,與其他卿家大夫結怨,結果想要擺脫凌駕公室現狀的魯昭公聯合氏、氏,討伐季平子。季平子一時慌了,連忙請罪。再三請罪而昭公不放棄攻打他的意願,於是雙方交戰。此時,作為三桓的、發兵援救季氏,擊敗魯昭公的軍隊。昭公無奈逃到齊國。齊國伐魯,氣焰囂張,自稱"主君",完全把逃難的昭公當成大夫看待。昭公於是往晉國求助。季平子卻早有一招,他重金賄賂了當時晉國,結果晉國讓昭公暫居。從此,季平子攝行君位,儼然魯國君主。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陽虎作亂,囚,逼季孫斯盟約。定公七年,陽虎執政,把季孫氏佔據的權位搶走。定公九年,為首的三桓把陽虎趕走,總算把權位奪回。定公十年,叔孫氏的家臣侯犯又作亂。平定禍事不久,定公讓執政。
平邑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臨沂市西陲,介於東經117°25′—117°56′,北緯35°07′—35°43′之間,總面積1825平方千米。
平邑歷史悠久,商代有顓臾國,西漢置平邑侯國,是中國古代“四大聖賢”之一宗聖曾子、仲子和軍事家羊祜、羊欣,近代愛國將領和民族英雄左寶貴的故里,還是沂蒙革命老區和沂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平邑縣下轄1個街道、13個鎮,常住人口92.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2.88億元。
平邑縣位於蒙山西南部,東鄰費縣,西連泗水縣,南與棗莊市接壤,北與蒙陰縣、新泰市交界。介於東經117°25′—117°56′,北緯35°07′—35°43′之間,東西最大橫距47.35千米,南北最大縱距66.75千米,總面積1824.97平方千米(摺合273.75萬畝),佔山東省總面積的1.16%。
【尋歡文史】
平邑人澹臺滅明
澹[tán]臺滅明(前512年(一說前502年)—?),複姓,名滅明,字子羽,武城(今屬山東臨沂市平邑縣南武城)人。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孔門之一。唐封其為"江伯"、封其為"金鄉侯"。澹臺滅明死後,南昌人民為他立祠立墓祭祀,並設立澹臺門以表紀念,也因他南遊至此而名。
澹臺滅明拜為時,孔子見他長相醜陋,認為沒多大才能。做武城宰時,孔子問:"你在那裡得到什麼人才了嗎?"子游說:"有位叫澹臺滅明的,不走小路,如果沒有公事他從不到我屋裡來。(原文: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爾(爾或作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陽貨》載:"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孔子讓子游推薦人才,子游將武城人澹臺滅明推薦與他,後來澹臺滅明亦成為孔子著名弟子)。後來,澹臺滅明往南遊學到(即楚國,後老死在楚國)。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影響甚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個有影響的學派。其才幹和品德傳遍了各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感慨地說:"我憑語言判斷的,看錯了宰予;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
澹臺滅明,字子羽,魯國武城(今山東平邑縣)人。少孔子四十二歲(上文說少孔子三十九歲,前後矛盾)。狀貌甚惡,孔子以為材薄。既已受業,退而修行,,非公事不見。南遊至吳,從弟子三百人,設取予去就以為諾,名施乎諸侯。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言偃為魯武城宰,孔子問曰:"汝得人焉爾乎?" 偃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不至吾處。"
今蘇州城南有,傳為其宅陷而成湖,湖口有寶帶橋,民國十八年(1928年)擬建公園,惜未成;又有澹臺湖大橋,飛架運河南北。
【歷史沿革】
夏、商、西周時期,平邑縣北部為顓臾國,南部商代屬倪國、西周屬邾國地。
春秋時期為魯國大夫季平子的食邑,北部仍為顓臾國,餘之分屬魯國之武城、東陽、邱輿、卞等邑。
戰國時,先屬費國、魯國,後屬齊國。
秦朝屬薛郡。
西漢置平邑侯國,境內置南武陽縣、南城縣,分屬兗州泰山郡、徐州東海郡,並一度置平邑侯國、南城侯國。新莽時,廢南城侯國復置南城縣,廢平邑侯國和南武陽縣改置桓宣縣。東漢撤桓宣縣複稱南武陽縣。
三國、兩晉,今縣境均分屬南城縣、南武陽縣。
南朝宋改南武陽縣為武陽縣。
北齊時,撤南城縣併入武陽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武陽縣為顓臾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撤顓臾縣併入費縣。
此後歷經五代十國、宋、元、明、清,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今平邑縣境除西南、西部少數村莊原分屬滕縣、泗水縣外,均屬費縣所轄。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沂蒙山革命根據地,並相繼在今平邑縣境內設置了一些縣級機構,組建了人民民主政權。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在康阜莊(今屬岐山鄉)成立費縣聯合辦事處。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在大夫寧村(今屬保太鄉)成立費縣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中共山東分局根據抗日鬥爭需要,以費縣境內西部滋(陽)臨(沂)公路線段為界,路北置費北縣,路南置費南縣。費北縣政府機構始稱費北行署。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改為費北縣抗日民主政府。同年7月,析費南縣南境(今平邑縣龐莊、臨澗、山陰、白彥、魏莊一帶)和滕縣東境部分地區建置費滕邊辦事處,又稱魯南實驗縣。同年11月,析費縣天寶、由吾2個區建置費西辦事處,又稱天寶山辦事處。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0月撤銷,其轄區分別劃歸費南縣和費滕嶧邊辦事處(1944年改建雙山縣,1946年4月更名麓水縣,1950年撤銷,其轄區一部劃歸白彥縣)。同年11月撤銷,其天寶區復歸費南縣,由吾區劃歸溫河縣。同年12月,費南縣改稱費縣,隸屬魯南專署。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8月,隸屬魯南行署第一專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改稱費北縣政府,駐地在卞橋大、小公館(村)一帶,隸屬魯中行署。費南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在鄭城、常莊、流峪一帶,隸屬魯南專署。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撤銷費北縣、費東縣,合置蒙山縣。縣人民政府先駐上冶(今屬費縣),後駐西荊埠。同年4月16日,費縣改稱平邑縣,隸屬魯南行署第一專署。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8月,析平邑縣的山陰、苗莊、白彥3個區與鄒縣、滕縣的部分地區建置白彥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改屬魯中南行署第四專署。
1949年7月,隸屬滕縣專區(今滕州市)。
1952年3月,蒙山縣撤銷,其西部地區劃歸平邑縣。
1953年7月,從滕縣專區劃出,改屬臨沂專區。
1953年8月,白彥縣撤銷,其原白彥、山陰、臨澗、苗莊等區復歸平邑縣。
閱讀更多 李尋歡111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