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爸爸的蘭州情節

爸爸生於1938年12月31日,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東北農村正是滴水成冰的季節,奶奶生下了她的第三個兒子。本是很高興的事情,家裡添了男丁,可是奶奶和爺爺卻高興不起來。原因是爺爺身體不太好,家裡的日子每況欲下。原來爺爺和堂弟合夥做小買賣,賣芝麻糖糕等小吃的,還租種幾畝薄地,日子勉強可以過下去,現在身體不好了,小買賣也做不成,地也種不了,家裡的日子快揭不開鍋了。所以添個男丁家裡沒有一點喜氣。爸爸長大後聽奶奶說,那個時候全靠她孃家親戚接濟才勉強度日。春天奶奶的姐姐就是爸爸的大姨家會送來種子,幫忙把地種上。也會捎來玉米高粱等糧食接濟妹妹家,秋天會送來白菜蘿蔔等東北常吃的蔬菜,到了年底就會趕著馬車來,送來過年的東西,有豬肉豆腐粉條等。爸爸的大姨家是比較富裕的大戶人家。爸爸的二姨家也是當地比較富裕的人家,對窮困的奶奶家都給予很大幫助。每當這個時候是爸爸哥仨最高興的日子,因為這些東西能讓他們吃幾頓飽飯,吃上幾口肉。因為當時爸爸的大哥二哥給人家放牛,因為太能吃,人家只讓一個人吃飯,另一個就沒有飯吃,到了下一頓,換個人吃飯另一個人沒有飯吃。每當爸爸說到這個時候,臉上的表情會很沉重。爸爸七歲那年,爺爺病情加重沒到年底就撒手人寰。留下三十七歲奶奶和三個十幾歲的兒子,還有即將降生的姑姑。爸爸說他還不大懂事,只是覺得很害怕,看到奶奶哭的死去活來。爸爸的爺爺年事已高,從此他就領著爸爸的大哥二哥幹活幫襯著奶奶度過艱難的歲月。七八歲的時候爸爸上學了,爸爸大哥去參加八路軍了,爸爸二哥還給人家打長工。家裡的地有人代耕了,所以奶奶領著幼小的姑姑可以勉強度日。

爸爸的蘭州情節

爸爸學習很刻苦,老師很喜歡他。小學跳級只讀了四年,就考上初中。因為初中學校離家有五十里地,爸爸住在學校裡。每次回家都要走幾個小時,往往腳都會打水泡。初中時期爸爸的成績非常好,他自己說得益於一個高年級學長,他倆在一起學習常常要到深夜,有不會的問題學長都會耐心幫助,17歲爸爸考入蘭州工業學校。

爸爸的蘭州情節

這時候爸爸的二哥跟一個勘探隊走了,就是去當工人了,家裡只剩下奶奶和姑姑,爸爸很是擔心。蘭州的學習生活爸爸終生難忘,他遇到了一生的知己,志同道合的同學,如魚得水。

爸爸的蘭州情節


爸爸的蘭州情節


爸爸的蘭州情節


爸爸的蘭州情節

這些照片都顯示出爸爸蘭州讀書時的情景,可以用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來形容,爸爸是班長,有組織能力,熱愛運動所以當時應該是學校活動的積極分子。由於是特殊的年代爸爸和他的同學畢業以後大多改行,爸爸做了中學教師。畢業後很多年同學之間沒有音信,他時常想念,直到多年以後在瀋陽和幾個同學相聚非常激動。

爸爸的蘭州情節

都已人到中年。自此以後再也沒斷了聯繫,每年都會見面。叔叔們會來我家,爸爸也會到瀋陽等地方和他們見面。爸爸七十幾歲的時候時常說能再去蘭州一次,到學校看看,吃一頓蘭州當地的拉麵就滿足了。我和妹妹都答應了他,打算假期我們帶他和媽媽一起去蘭州。因為我和妹妹都是老師,只有假期有時間。各種原因吧,沒有成行,心中很遺憾。爸爸現在年事已高,媽媽身體很不好,幾乎不能自理,我們想帶爸爸去蘭州故地重遊,他說不想去了。其實爸爸的內心深處還是想年輕時候的蘭州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