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城市農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舛馳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不僅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就連城市和農村之間都有著特別大的差距。有人說農村教育出來的孩子,在面對突發情況的時候更加堅強一些,也有人說城市教育出來的孩子,在外在和內在上更加有修養一些。其實不管是農村家庭也好,亦或者是城市家庭也罷,他們對孩子都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源源不斷的“愛”和“希望”。

每個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也對孩子充滿了希望和期盼。每對父母對孩子的愛意不同,所做出的期盼和希望也不同。比如說有一些父母,希望孩子一生當中健健康康,也有一些功利心比較強的父母,卻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父母對孩子的期盼和希望不同,自然也形成了差距比較大的教育問題。那麼城市和農村子女相比,在育兒的教育方面究竟哪一個更勝一籌呢?

城市VS農村子女育兒,哪個更勝一籌

在城市和農村的子女育兒知識方面,小編認為並沒有一概而論的判斷,因為每一對父母和長輩,對孩子的寵愛程度不同,自然也就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差距感。農村能教育出遇事堅強子女的同時,也能寵溺出不懂感恩的“啃老族”。

而城市能教育出有修養子女的同時,也能嬌縱出囂張跋扈的自私自利。所以農村和城市在教育性的問題上,需要根據個人家庭的成員狀況,和對孩子的期盼來進行分析。但是農村和城市的家庭當中,在教育方面卻存在著一些隱藏的危機,對於這些問題家長不僅要重視,還要早一些解決這些隱藏危機,避免給孩子造成更多傷害。

城市育兒的“獨立”危機

在城市的育兒當中,很多父母都擁有著體面的工作,和不錯的經濟實力。條件好的家庭,自然在獨立方面就隱藏著一些潛在的危機。很多家庭條件比較好的父母,在孩子的所需上幾乎是有求必應。其實這種過渡性的溺愛,對孩子實屬沒有任何好處,從小在物質上過度的滿足,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目標。

另外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在孩子的獨立性上卻沒有感受危機感。實際上缺少獨立性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應對生活的能力卻遠遠,差勁於農村培養出來的堅強性格。所以在城市育兒的方面,家長一定要多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從小擁有自立的技能,對孩子日後的生活和發展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農村育兒的“關愛”危機

很多人都特別羨慕農村家庭培養出的堅強孩子,實際上這些堅強都是環境所迫。因為很多農村家庭的條件並不富裕,為了讓家裡面的日子好過一些,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那育兒的問題自然也就放在老人的身上了。農村的老人因為是從苦中磨難過來的,所以老人有時候經常會讓孩子幹一些家務活,一是為了幫襯到老人,而是培養孩子如“農民工”一樣的堅韌。

雖然孩子有著堅強的性格,而那也僅僅是表層的保護膜,內心的脆弱讓人心疼又難受。孩子從小缺少的父愛母愛,一直都會延續到成年時期,並且缺少愛的孩子,也有一個特別大的缺點,那便是不自信的內向性格,這一點在將來的學業和工作上,都會因此受到一些影響。所以,在農村家庭的育兒當中,關愛兒童的事情特別重要,父母就此事一定要極為重視。

不管是農村育兒還是城市育兒,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獨立和關愛陪伴都少不了。最後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和幸福的家庭,身畔更是有父母的陪伴和守護。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育兒經驗,關注我們!


爸媽快來看


這個要看自己家庭情況來決定孩子應該在哪上學,如果父母都出去外省上班,家裡要看有些什麼樣的家庭成員,合不合適留在老家上學,孩子的成長跟家庭成員有一定的關係,比如爺爺奶奶年齡不是很大,還有一定的教育孩子知識,對孫子能夠承擔替子女教育孫輩的前提下,可以留在老家上學,這個要看爺爺奶奶的各方面,具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和有沒有責任心,當然大多數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是非常重視和關心的,但是有的爺爺奶奶還是認為不該自己的負擔,或者老人平常就是懶散的生活習慣,爺爺奶奶不好的習慣會帶來給孩子的負面影響,一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接觸時間長,以後長大就會跟隨著成長過程中的人差不多的性格和習慣,還有以後個人理想都會起到一定作用,那麼在自己的父母不能夠勝任教育孩子的情況下,只能帶到自己工作地上學,去外地上學當然要選擇好一點的學校,不管多少費用,對於孩子的成長必須得付出,當然選擇學校也不一定孩子就能夠有很好的成長,不過最起碼好學校是好成長的基礎,自己帶在身邊是最好的,能夠隨時隨地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孩子的一些不良好的壞習慣,可以立即糾正孩子,另外留守兒童對孩子實在會有很大的影響的,不管爺爺奶奶照顧得多好,畢竟不是父母,有些爺爺奶奶反而會慣壞孩子,外出農民工真的不容易,老公出去,或者老婆出去,一段時間會給夫妻帶來感情上的影響,現在社會不用我在這裡詳細說了,兩個一起出去吧,孩子老人都是一個讓出去外省工作的人帶來最大的煩惱,所以呢,我在這裡想跟農民工朋友們說的是,家裡實在不得不出去拼搏的,儘量帶上孩子,如果家裡並不是過分困難,可以在家裡發展,最好不要出去,出去或許經濟上會有一點點改善,不過可能損失的自己將來用這幾年賺來這點辛苦錢根本無法買回來的後悔藥。


許願仙子


對於農民工的子女,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帶到城市中一起生活,並就近上學,但是這種學校要麼就要很貴的擇校費,要麼就是教學質量很差的學校,子女在這種學校也是比較操心的,但是可以管教子女。

另一種情況就是把子女留在老家上學,由爺爺奶奶帶著,在老家的學校上學,可以省下一筆擇校費,教學質量有的很好,有的也很差,當然,一切還需自己努力。這種情況子女一般缺少安全感,容易自卑,有時候家人放任其不管,就導致很多問題,逃課,打架鬥毆等等。

綜合來說,對於農民工來說,情況二最普遍就是較優選擇。


花蹤草跡


農村裡目前的狀況;農民為了生活所迫,增加一些經濟收入。有勞動力的年輕爸媽們,不得不外去打賺錢,把幼小的兒女留守家裡或親人託養,強忍不捨之心,也是無奈之舉!然而;造成了父母對子女的近接身傳言教,親力親為的溝通,關愛,理解和培養。父母們的“失職”導致親情疏遠,甚致造成惡果!……



拼搏人生6162


我個人覺得,現在貧富差距的問題才是主因,教育是一方面。有錢人家小朋友都不用到處奔走,在家就能學,一對一上門教學啊什麼的,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學校都是看家長的財力決定上怎麼樣的學校,好的學校教學質量那肯定不用說。農民工子女的小朋友,一般都是按學費和離上班不遠的地方來考慮上哪個學校(公立的不用想),學校的教學質量什麼樣,都心知杜明,當然也有人說在哪個學校讀都是一樣的,看自己的學習能力了。我想說,幾千元和幾萬元的學校還是有區別的,當然小孩子自己有一部分原因。但是我說實話,為什麼好的高校大家都想進?

我的解決辦法就是,自己多賺錢,不嬌慣小孩子,不讓小孩子太多玩手機看電視,多看與學習有關的視頻,力所能及的給他好的學習資源,不讓小孩子做一熊孩子,健康成長就行,每個人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成龍成鳳都是家長的理想,然後在環境上給小孩子最好 ,沒有環境的,也不好太大壓力,必盡人生路我們都是過來人,我們都沒有能做到,太強求小孩子也是給他壓力。


國際油價觀察者


這種現象,確實讓當父母的不知如何是好,工作十年一直在企業中和這些大姐大哥們一起共事,因為他們的文化層次的原因,大多在是一線的工人,每當談論起孩子的教育問題時,他們總是嘆氣後悔,因為要養家不得不出去賺錢,把孩子扔給家裡的老人來照顧,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一輩人比較溺愛孩子,往往忽視了對他們心理的引導,導致孩子在慢慢長大過程中,出現各種的狀況,厭學逃學,叛逆,當父母的無法管他們,最終導致的結果……走起了父母的道路,提前輟學,進入工廠加入到一線員工,有時問他們後悔過嗎?他們的回答總是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正確的引導,缺少父母的關愛,也許等他們大了的時候,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的時候,才會慢慢懂得家的重要!


漫步vlog


第一,如果你有能力,就帶孩子在身邊上學。第二,如果你沒有能力把孩子帶在身邊,很無奈的要把孩子留在農村。讓家裡爺爺奶奶帶的話,那就是隔代撫養。作為父母,你很少有機會與孩子們溝通、接近。那麼你怎麼辦呢?作為農村的老師,我接觸到過很多這樣的學生,父母在外面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在家帶。在我們老師看來,你們在外面打工,除了經常打電話給自己的孩子瞭解情況,還有打給爺爺奶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跟孩子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溝通,現在網絡通訊工具很發達,可以微信也可以電話,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讓老師知道孩子的爸爸媽媽也在不停地關心著孩子。要協助老師管理好你的孩子,這是很重要的,要記得經常與老師溝通。


村六六


各種各樣補習班是城市子女最大笑柄?勞民傷財不說?孩子幾歲都幾百度近視了?傷了孩子!縱容了為人師表的老師?表面上都是為了孩子以後前途!實際把慣壞了禽獸不如的老師!老師現在再老百姓心裡記恨又怕!學校本身是我大中華一塊淨土?現在汙染的比醫院還要嚴重!


中國房產那些事


農民工在城裡打工不容易,沒時間陪孩子,學校需要更多的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可以食宿制,至少下午放學後能安排兩節作業課,否則早回家沒人看管。校外輔導機構收費太高,應該全部取消,學校可以少收一點,陪學老師可以給一點補助,家長肯定願意


惟有山茶偏耐久


別說在農村,在城市裡家庭教育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家長們目前都關注的是培訓班、特長班等方面,並沒有覺得家庭教育對孩子有重要影響。我們的黨和國家如今重視家文化建設,家庭教育逐漸被大家注意到。要想改善農民工家庭的家庭教育,我覺得還得國家和政府以及媒體多進行公益宣傳,學校方面也和這些機構多合作,多舉行科普講座、家長會等,家校合作,共同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