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有些土地撂荒增多,為何一些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了?

安子


土地撂荒的問題有很多種,但最主要的問題是人工成本提高,而農業沒有實行機械化作業。


伍國生295


年景好了不旱不澇農民種田還有點收入,不好的話旱了要澆地澇了就沒辦法啦,再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出外打工了,家裡都是老年人,要麼就是在家帶孩子的寶媽,勞動力嚴重不足,不種吧老人又捨不得!今年就有點旱,地沒澆,玉米收成不好,我家的玉米收入剛好和投入持平,就是辛苦了我們,種,打藥,收,曬,脫粒!白辛苦一場什麼都沒落!賠上人工白白乾了這麼多活實在是不划算!明年就沒打算種了。


閒農孔


關鍵是年輕的一層人的觀念轉變了,種糧本來也就不賺錢,一年辛辛苦苦,賺的錢沒有出去打兩個月工掙的多,我們是山區農民,以前三十戶的莊間,現在剩下不到十戶人,由於各種原因,人都搬走了,土地也沒撂荒了,就是剩下的不到十戶人,在家的也是老弱病殘,種點自己夠吃的,不再多種地了,以前的人,比的是誰家糧食多,幾十戶人,家家麥子從地上圍到房頂,現在呢,就是農民,家裡也是沒存糧的,好多農民也到買面吃了,忙一點憂患意識,家裡那一天供應出了問題,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存糧能吃上一個月。


手機用戶51503142924


農村土地撂荒增多,為什麼一些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了?

農村土地撂荒增多,相對於一些地少勞動力多的地方還是不存在撂荒土地增多,只是耕種土地的農民老齡化嚴重,很少有年輕農民活力注入,當下年輕一代農民對土地的熱情不深厚,不想沿襲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而相對於一些地多人少,偏遠地區的農村出現撂荒土地的現象普遍,只有少數留守農民還在耕種,選擇一些水利條件好,易耕種的田地,而對於一些地理位置條件不好的土地撂荒更加嚴重。

為什麼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種田效益低,種田收支兩抵出現虧本沒有保障,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其次是種田日曬雨淋非常辛苦,加上年輕一代的農民對土地的熱情不深厚,選擇高回報產業就業比種田收益高故而離土棄耕。

土地是農民的根本,為解決土地撂荒,耕地荒廢,給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正能量,改變傳統耕種模式和粗放的生產模式很重要,不僅需要國家的利好政策支持還需要年輕一代的新農人的迴歸。





農夫長


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由於地域的限制,很多地方都是以傳統的家庭為單位,包產到戶的模式操作,無法達到規模化生產。正因為規模小,除去成本,種田產出低,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而外出打工或選擇其他行業卻可以得到可觀的收入。所以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或者做其他工作,只剩下一些老年人種地。


其次,由於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或者做其他不種地,這就造成農村勞動力缺失。而剩下的老人勞動力有限,只能選擇那些水源豐富或者有其他便利的地塊來種,而那些缺少水源的地塊只有閒置了。

最後,雖然說相比之前有越來越多的土地拋荒,但由於在平原地帶實行機械化操作,產量得到很大的提升,這樣一來,總糧食產量並未減少。且還從外國進口糧食,加起來可以說是糧食充足。


綜合來看,正因為現階段不缺糧食,而種田又產出低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導致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而又因為年輕人外出造成農村勞動力缺失,導致土地閒置。如果是吃不飽飯的50.60年代,誰能讓土地閒置?

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


打工仔的農村生活


土地撂荒增多,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這都是錢惹的禍,這錢讓我們農民放棄了視為命根子的土地,放棄了家鄉而投奔他鄉,丟下父母、孩子(拋家棄子),外出打工掙錢,讓我們農民變成了農民工,讓曾經熱鬧而充滿生機的農村,變成了留守兒童和老人們的“樂園”,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幸福”了,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了。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而變成白天上班,夜晚加班,三點一線,日復一日,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難道這就是我們農民想要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結局。

我是農民,農民應該生活在農村,如果我們在家種糧種莊稼,也可以掙到錢該多好,遺憾的是現實大殘酷,種糧種莊稼的收入,維持不了家庭開支,更別想發家致富了。

農村土地撂荒增多,只怪糧食和農產品價格太低,種地不掙錢,要不就沒有“在家種地一年,不如在外打工一月”這一說法了。

農民不願意種莊稼,不是農民懶了,而是做了一個沒有辦法的選擇,別怪我們農民,我們身累、心更累,誰能讓我們活得更輕鬆、更幸福呢?歡迎各位給我們答案。


龍形山生態


這個問題從很多年以前就有這個因素,剛改革開放,物價低,人工工資低,農村的莊稼都入,物價漲,上班族工資一漲再漲,後務工漲到200元,在家務農,肥,料,水費,漲的高呀,成本增加,入地來無去無,在外打工少則一百五十元,會手藝的那就二百,三百,工價距離之大,會手藝的幹一個月,想當於全年的農業收入,不看天色,不受災。只所以土地荒廢,荒是荒,但不能沒有土地,萬不得還是要入,吃飯問題,二手準備。


大漠溫泉304


答,中國幅員遼闊,可能有些區域農村土地出現撂荒比較嚴重,如若是我們世界壽鄉,中國,梅州,蕉嶺這邊的農村土地,越來就越少出現有撂荒的這種現象了,基本上都可以說,農村沒有撂荒的土地了。

隨著國家政策不斷地向農村傾斜,就像我們這邊,現如今有很多有能力的人返鄉,在農村把以前農村撂荒土地、荒山、荒地,水田、以租賃、合作、聯營、股份制等等的各種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農業與旅遊業連接、旅遊、觀光、民宿、發展路子。



現我們這邊原有農村撂荒的水田、荒山、荒地、因這些有能力的人返鄉創業,集約土地,造成帶來土地租金價格不斷地上升,如今農村基本上見不到有撂荒的土地了啊。


對於有些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這個問題,並非是農民不願意種植莊家,而是有些區域農村分到責任田地少,山區田地又分散耕作不便,僅靠耕種那點責任田,難以維持生計,故造成有些區域農民放棄耕種,能願出門打工討生計,比農村種植莊稼收入高,或嚮往城市發展。


上下左右681218


大家好!在農村,走出家門一看,除了房子周邊農民種有蔬菜之外,滿山遍野都長得是草,到處一遍荒廢。是什麼原因讓農民不願意種莊稼,丟荒農村耕地呢?小編認為,主要還是種植成本偏高,農民收益有限,所以很多農民不願意種莊稼,外出打工掙更多的錢。主要表現為以下四點:

一、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家庭,其實生活開支也是非常大的,孩子教育,父母贍養,醫藥費的開支,這都需要很大一筆資金來維持住家庭正常的開支。如果年輕人守在農村種那幾畝地,遠遠滿足不了家庭的基本開支,所以年輕的農民外出打工掙錢來養家餬口,這是農村土地撂荒主要原因之一。

二、還是因為進口大量糧食導致的國內糧食價格低迷,農產品價格低迷,種地不賺錢,這就是最根本的道理。在農村種地,除去一些種植成本,我們農民的收益到底有多少呢?我們就拿種植一畝玉米來計算一下:每畝玉米種子、化肥、農藥、人工成本、機械成本、儲存成本、秸稈回收成本,這些加起來需要680元左右。而玉米每畝一般產量在一千斤左右,按目前的玉米價格,也是一個平均價格一元計算,每畝的毛收入在1000元,去除成本費,每畝的收入只有320元。一年的汗水,人均一畝三分地,一年的收入還不到500塊錢。如果外出打工每年怎麼也可以剩幾萬元,年輕人又何必在家裡守著那幾畝地呢?

三、當今農村人口老齡化,年輕人口大量外流,導致農村剩餘勞動力不足,雖然現在農村許多老年人依然在耕種,但精力肯定大不如前,僅能滿足自己生活需要,多餘的土地只能丟荒。

四、近年來,我國對農業的大力扶持,基本上只要種地就有補貼。雖然國家農業生產有補助,但是補助額度有一定的限度,農民只靠種地那點補助還不能滿足家裡的開銷。況且,在農村對補貼的落實情況也不完善,農民真正拿到手的又有多少呢?該得的得不到,不該得的一分不少,國家對於補貼的錢花的不少,但是有的卻沒有用到刀刃上。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資源浪費,並非是農民自願的。農民本身也處於弱勢,政策扶持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雖然有相應的農業補貼,但本身補貼額度有限。如果在農村種地,生活就沒有辦法過下去了!如果種地能掙錢,相信沒有一個農民願意離開生養自己的土壤!


鄉村龍少


關於農村土地撂荒的問題在頭條上出現的頻率很高,提問很多回答不少。雖然在字面表述上有所變化,但中心思想是圍繞著農村土地拋荒的原因及後果,回答也不外乎種地不掙錢,無利可圖的既成事實。提問者和回答者可能都有讓國家政府層面重視的意向,但到目前為止,除了有種聲音說拋荒土地不耕種者有專家提出要罰款或收回承包地外,對於農民種地效益低無效益的問題並沒有實際的措施。

在這當中,有種現家令人費解,一方面不斷有人爆料農村土地拋荒嚴重,一方面是官方連年公佈統計數據顯示的是我國糧食連年豐收連年增產。這兩種結果並不一致,在邏輯上也不太通。

首先說中國農村土地的拋荒問題,中國是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國,糧食尤為重要。雖然國土面稱遼闊地理多樣,承載如此龐大的人口負擔不輕。但在之前網絡爆料農村土地拋荒嚴重的時候,我只當是一些耕種條件不好的地區存在,主要農業耕做區不存在這種問題,比如象我們這裡,雖然缺水,但土地肥沃,地勢平坦開闊,農作物產量高質量優。在大集體時代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一直維持著傳統的農業耕做。但在近些年裡,這種傳統的農業生產製度開始瓦解,雖然拋荒土地的現象不太嚴重,但農民種地的熱情急劇下降,主要表現為不少部分的農民家庭把自家承包地無償或很低的價格轉送給他人耕種,更有一部分農戶的承包地是倒貼一部分資金或物讓別人耕種,目的是一方面不願意自家的耕地荒蕪,在我們這裡,耕地荒蕪不種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會引起社會輿論的責罵和他人的譏笑。另一個方面是託付人看好自家的耕地,以免因為拋荒而引起地方政府或者農村集體的追究而有麻煩。這種現象己經成了拋荒土地的前奏。之所以形成這種現象,就如許多人所說的種地不掙錢不能養家的原因。

相對於農民或者一些底層人士所說的農村土地拋荒嚴重,官方連年發佈國家糧食增產的信息,土地拋荒嚴重耕做粗放,連年增產的糧食從哪裡來的?或許是科技發展單位面積產量大增而形成的增產效益吧!但在堅信國家糧食連年增產的同時,又不得己的看到我國的糧食進口連年增加,不僅使我們這樣的傳統的農業大國變成了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肉類等與農業相關的產品的最大進口國,而且進口量之大增長率之速屢闖新高!從老百姓的思維水平上,自然解釋不了國家糧食產量連年增產,為何還要如此大規模進口糧食是一種什麼情況?在這些糧食連年增產之前的大集體時代,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已經自給有餘,還有部分出口。這樣連年增產以後,應該是國內糧食囤積如山,應該出口賣一些才對,為什麼還如此無限制的進口?

不過話再說回來,雖然國內農村土地因為耕種不掙錢而拋荒嚴重,大量外國糧食充斥國內市場。但國家有國家的戰略考量,不是一般老百姓考慮的問題,一般老百姓更不能改變什麼。能做的也只能是能劃得著耕種就耕種,划不來耕種不種也是一種無奈,算不上有什麼大罪過。做為一個普通百姓,總覺得這樣只圖外國糧食便宜就買糧食而荒廢國內土地,擠垮國家糧食生產基礎不是什麼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