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抗日戰場發現一頭跑散的豬,滇軍將領觀其反應:立即撤退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戰爭和愛情是人類永恆不變的主題。”確實如此,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戰爭就伴隨著文明的發展。在戰略家的眼光中,決定戰爭勝負的最大因素在於人,然而有趣的是,動物在人類戰爭種也曾發揮過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最早的戰馬、信鴿,到現在利用動物仿生學研製出的各種高精尖武器,人類在戰爭中藉助動物力量的情況並不少見。

抗日戰場發現一頭跑散的豬,滇軍將領觀其反應:立即撤退

在古代戰爭中,作為一支軍隊的重要組成,騎兵往往被用於平原野戰,衝破敵軍的防線,與之類似的還有諸如象兵等兵種。而在古代通訊能力差、後勤保障能力低的情況下,人們還利用動物進行交流、運送物資,一戰時期就開始利用信鴿傳遞信息。在無線電尚未問世之時,英國曾率先建立起了本國的信鴿通訊系統,當時英國共馴養了近10萬隻專門用於傳遞信息的信鴿。二戰時期,波蘭軍隊中的“戰鬥熊”也是動物影響戰爭的一個有力體現。

不過,這些只是人們直接利用動物進行戰爭的例子。實際上,人們往往還可以通過動物的作息活動判斷判斷局勢,獲取情報。

抗日戰場發現一頭跑散的豬,滇軍將領觀其反應:立即撤退

抗戰時期,滇軍將領張衝率部對日軍進行伏擊,然而當進入伏擊地點時,張衝卻發現了異常。按照常理,即便是動物,在具有強烈刺激性的戰爭狀態下,往往會變得十分躁動。並且依照日軍一貫殘暴的作風,當地絕不可能有牲畜存在,但張衝快到預定地點時,發現有一頭跑散的豬。

抗日戰場發現一頭跑散的豬,滇軍將領觀其反應:立即撤退

這支豬看見部隊,竟然沒有慌張地逃跑,而是呆呆地看著他們,沒有反應。張衝判斷當面日軍或許負有特殊使命,很可能搶先在該地設伏了,於是下令立即撤退。事後的情報表明,張衝的的判斷是正確的,他成功地避免了損失。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也曾有利用動物作息獲取信息的紀錄。1952年,時任115師師長的王扶之所部遭到美軍轟炸機轟炸,包括王扶在內的7名指戰員被埋在廢墟之下。得知師長遇險後,軍長立即組織工兵連前往搶救,但是經過一晝夜的作業,仍然沒能找到王扶之。一個細心的參謀發現,一個狹小的洞口裡有蒼蠅飛出,這名參謀斷定師長王扶之還活著,又堅持挖掘,最終將王扶之和另外兩名官兵救出。

抗日戰場發現一頭跑散的豬,滇軍將領觀其反應:立即撤退

在越南戰爭期間,越軍也曾通過雨林中馬蜂的活動判斷是否有美軍的蹤跡,並且還反過來利用這些毒性很強的馬蜂,對美軍發動“生物進攻”。可以看出,動物在戰爭中確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