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美國聯邦調查局,那些好萊塢大片就撲面而來,什麼國家安全,什麼社會黑勢力,分分鐘跳出來投案報道了。之所以如此,實在是身為FBI成員能力的牛掰,似乎總是代表著世界無難事,只要有FBI肯插手的感覺。而且,在世人心目中,FBI的權限總是高於一切機構,這是不是真的呢?想來看完這位FBI大咖的人生,人們對聯邦調查局這幾個字就有些認識了。
其實,美國的聯邦調查局這個單位,早在上個世紀,或者準確說1935年之前,不過是簡單的三個字:調查局。有一定的職責,但卻遠沒有今天“聯邦調查局”的高大上。
但當一位叫埃德加·胡佛的年輕人上任之後,美國FBI的名字變得日漸響亮起來。這不只是因為他能辦案,能偵查,還因為他可以對著指揮美國江山,乃至改變世界格局的美國總統產生打擊,甚至直接推下臺。
說起來,胡佛入職FBI時只是一個年輕到不能再年輕的人了,時年22歲。可又不得不說他是個能力超強的人,七年之後,他便從一個普通職員變成了FBI的大哥:聯幫調查局局長。
說起胡佛的故事,實在有理由讓人相信“傳奇”一詞是存在的。一個人在一個位子上工作長達55年之久,且48年穩坐局長之位,這種不能被人撼動的感覺本身就夠讓人瞠目的了吧?
那麼,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如此一帆風順,而且能夠讓美國這個不相信眼淚的國家為之臣服呢?
據後來一些對此事做過調查的人,或者說關注過的人給出了結論:在胡佛的背後,有著強大的美國權勢領導人的支撐。而這領導人肯定不是總統本身,相反應該是可以置總統於臺下的人物。
想來這個結論讓人驚出一身冷汗,美國內在實在水太深,看不透呀。但事實證明胡佛的多年不倒,致使多位總統頭疼不已,足以說明支撐勢力的強大了。
但至於胡佛本身是如何得到這個力量的認可並支撐的,似乎又無從查起。因為作為聯邦成員,就連胡佛的出生證明都是1938年,事實上這一年的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這就是胡佛,一切的身後真實狀態根本無從查起。僅僅是人們所見的日常與行為,並真正經歷了美國九任總統的領導時代,始終如一地保持著他知道的若干重大機密,直到“他在適當的時候死了”。
胡佛如此之牛,為何每一屆上任的總統,寧肯選擇忍隱,也不敢揮一揮手中的大權,將其拔除?
所謂官海沉浮,胡佛在任期間,美國不只是總統多次易主,連FBI的上司都換了19次,為何他卻屹立不倒,穩如泰山呢?而且,其實很多個總統都認為胡佛知道的秘密太多了,從而對他頭疼不已。
但為什麼對這樣一個掌握著自己過多“機密”的危險人物,卻一直放在那裡不去改變呢?這恐怕才是人們最關心的事。
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人比我們更急,比如那些被胡佛掐住了喉嚨的人。只不過,想要扳倒胡佛實在太難,這是太多人有目共睹的呀。
最典型的,且被人們所熟知的人物就是馬丁·路德·金,據說當年他只是沒有接聽胡佛打過來的電話。結果,胡佛便覺得自己的尊嚴被踐踏了,於是,馬丁·路德·金的人生就再也不是“私密”的了:他無時不刻不處於被跟蹤與竊聽之中。
這是不是太可怕了?得罪胡佛後果嚴重,弄不好就得反燒其自身。總統先生們作為政治老狐狸,哪有不心知肚明的。
曾經杜魯門、肯尼迪、約翰遜這些總統,不是沒想過找胡佛的茬兒,可結果就是還沒打響敲邊鼓,自己已經受到了國會的抨擊,差一點就名譽掃地。
試想如此胡佛,誰人敢惹?可正是如此,胡佛的人生就變得越來越巨大,尤如一個深不可見底的“樹洞”,裡面有著上至國家總統,下至普通凡人的各種可以一舉將其擊倒的秘密。
人們明知道胡佛的存在是個危險,但不得不因為投鼠忌器的原因,而最終選擇了讓自己深夜難眠,靜待胡佛“自然”謝幕。
所以至胡佛77歲突然死去的那一天,當時的總統尼克松如此說:他在適當的時候死了。這表面雖然是對胡佛結局的慶幸,但又不難看出人們“危險”離去的如釋重負。
閱讀更多 加拿大樂活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