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遊醫”跌落:“不看資質看療效”是偽命題

民間“神醫”宣稱能治新冠肺炎 一查涉嫌偽造買賣醫師執業證書。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3月2日,湖北省衛健委綜合監督局公佈《關於對李躍華、張勝兵治療新冠肺炎等相關情況的調查報告》後,為湖北省司法廳原副廳長陳北洋“治癒”新冠肺炎的“神醫”李躍華,持續受到關注。

李躍華因“治好”了陳北洋而聲名大振。雖然經過當地醫療管理機構初步調查,認為李躍華在醫療資質等方面存在多重違法行為,但仍有不少人包括部分業內人士,都認為對這位“遊醫”不能一味打壓,而應該重視並審視其療效。

我認為,無論從哪種層面,李躍華的行醫行為及其所謂的療法都不值得提倡。

孤例有效但不具有普遍性的療法比比皆是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就注意到,在新冠肺炎暴發期間,中國出現了上百種療法,都聲稱對新冠肺炎有療效。

但WHO認為,這些療法要麼是沒有經過臨床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要麼是進行試驗時沒有設計嚴格的研究參數標準,例如對照組、隨機分組和臨床結果的評價標準。

如此一來,任何聲稱有效的藥物和療法都得不到科學證明,也不可能得到醫療管理部門的批准,因此這些聲稱有效的藥物和療法都是徒勞的。

顯然,苯酚穴位療法也是這上百種尚無法證明療效中的一種。

即便李躍華聲稱“治癒”了包括陳北洋一家在內的15名患者,也說明不了問題。

以陳北洋一家三口為例,2月3號,當地疾控中心確診陳北洋一家三口為新冠肺炎陽性病例。由於病房緊張,無法安排住院。陳北洋聽聞李躍華有過人之處,便聯繫到李躍華上門治療。3天之後,陳北洋恢復了正常,其老伴是4天之後恢復正常,其子在7天之後恢復正常。但是,到了2月16日,陳北洋的愛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又轉陽性。

這些事實並不能排除陳北洋一家是自愈的可能性(也稱為倖存者偏差),畢竟,從公開報道來看,自己在家隔離並服用相關藥物自愈的例子也常見諸報端。

退一步說,即便他的療法確實對陳北洋一家有效,也屬於孤例,而孤例有效、但不具有普遍性的療法比比皆是。醫療科學有其嚴格的驗證程序,潛在風險太多的療法並不值得冒險。

更讓人擔心的是,苯酚穴位療法對病人有很大的傷害性。苯酚與乙醇一樣,是一種消毒防腐劑,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是外用。

苯酚也可以作為神經節阻斷劑進行注射,以治療頑固性疼痛。但是,苯酚對神經節阻斷可以造成永久性損毀神經。

儘管李躍華稱其使用比正常5%-10%的苯酚溶液還要低100倍的苯酚溶液做穴位注射劑,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未經臨床試驗的情況下使用,安全風險也是巨大的。

李躍華的療法無法從邏輯關係上獲得“實錘”

最關鍵的問題是,李躍華的苯酚穴位療法,並沒有經過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的“金標準”檢驗。

至於為何要把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當作檢驗藥物和療法是否有效的金標準,簡單地說,就是這種試驗可以從邏輯關係上獲得明確的實錘,證明是因為用某種藥物或療法治療某種疾病有效。

就像瑞德西韋(“人民的希望”)一樣,此前在非洲試驗證明只是對埃博拉病毒有抑制作用,但要用於治療新冠肺炎,還必須進行大規模的臨床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在確認有效之後,才能向醫藥管理部門申請,正式用於治療病人。

李躍華聲稱已經治癒了15例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這只是一種觀察的結果,並無對照組檢驗。因此,15例患者是自己好轉,還是苯酚穴位療法治癒的,無法證明。

而且,這15例患者也無法獲得大數據的支撐,即任何進入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的藥物和療法的1-3期試驗都要求有一定數量的人數參與,如1期臨床試驗需要病人數20-100,2期臨床試驗需要幾百人,3期臨床試驗需要數百至數千人。

所以,即便苯酚穴位療法進行臨床1期試驗,先別說對照試驗,就連試驗人數也不夠格,因此說明不了問題。

同情用藥也有嚴格的規定

當然,有些人最關心的問題是,現在對新冠病毒無特效藥,只要可能有效的藥物或療法都可以試一試,更何況病人病急亂投醫,醫生有“死馬當做活馬醫”的做法。

是的,這種做法其實稱為同情用藥,指對於患有嚴重或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在不能通過現有藥品或入選臨床試驗來得到有效治療時,可以申請在臨床試驗之外使用未經上市許可的試驗用藥物。

同情用藥在美國和中國都可以。關鍵是,同情用藥也有規定,首先是病人病情危重,生命受到威脅;其次要與病人協商,讓病人和家屬知情同意;然後要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准。

正如現在一些醫院使用血漿療法,即抽取康復者的血液經過處理,對個別重症患者使用,而且必須知情同意和經倫理委員會批准。

所有這些情況都表明,如果苯酚穴位療法沒有經過臨床試驗證明,沒有經過醫藥管理部門的批准,即便作為同情用藥也沒有經過批准和讓病人知情同意,這樣的療法既違法,也沒有科學依據,在療效和安全性上都得不到保證。

而那些“不看資質看療效”的論調,真的可以休矣。

□張田勘(專欄作者)

編輯 陳靜 實習生 張曉雨 校對 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